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百科 > 正文

疯狂猜成语鱼的成语 鱼的成语疯狂猜成语

鱼的成语疯狂猜成语

1.缘木求鱼 拼音:yuán mù qiú yú

解释:缘木:爬树。爬到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66303231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出处:"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2.鱼目混珠 拼音:yú mù hùn zhū

解释:混:搀杂,冒充。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出处:汉·魏伯阳参同契上卷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

3.鱼贯而出 拼音:yú guàn ér chū

解释:像游鱼那样连贯着出现。

出处: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回:"三人急不暇择,从窦中鱼贯而出,外面正是一条逼狭的胡同,还静悄悄的没人阻住。"

4.鱼跃龙门 拼音:yú yuè lóng mén

解释:比喻举业成功或地位高升。

出处:语出《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禹凿山开门,阔一里馀,黄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车马。每逢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过者便化为龙。"后以喻举业成功或地位高升。唐·元弼有《鱼跃龙门赋》。 明 高明 《琵琶记·南浦嘱别》:"但愿鱼化龙,青云得路桂枝高折步蟾宫。"《水浒传》第一一三回:"正是了身达命蟾离壳,立业成名鱼化龙。"

5.鱼米之乡 拼音:yú mǐ zhī xiāng

解释:指盛产鱼和稻米的富饶地方。

出处:唐 ·王睃 《清移突厥降人于南中安置疏》提到:“谄以缯帛之利,示以麋鹿之饶,说其鱼米之乡,陈其畜牧之地。”

6.临河羡鱼 拼音:lín hé xiàn yú

解释:比喻空有愿望,而无实际行动。

出处:《昭明文选》卷十五《赋辛·志中·归田赋》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看图猜成语鱼什么成语

两条鱼在互相bai喂口水,答du案就是相濡以zhi沫dao。

相濡以沫

成语拼音:xiāng rú yǐ mò专

成语解释:濡:沾湿;沫:唾沫属。水干了;鱼互相以吐沫沾湿;以维持生命。现比喻在困境中以微薄的力量相互救助。

扩展资料

成语出处:先秦庄周《庄子 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成语用法:相濡以沫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正音:相,不能读作“xiànɡ”;濡,不能读作“xú”。

成语辨形:沫,不能写作“默”。

近义词:同甘共苦、生死与共

反义词:自私自利

成语例子:(1)在困难的时候,我们只有互相帮助,相濡以沫,才能渡过难关。(2)社会最底层的人们常常互相帮助,相濡以沫。

有鱼的成语看图猜成语

一、临渊羡鱼 [ lín yuān xiàn yú ]释义: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结网。比喻只有e68a84e8a2ad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66263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好处。 出处:《汉书·董仲舒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白话译文:《汉书·董仲舒传》:“你站在河塘边,与其急切地期盼着、幻想着鱼儿到手,还不如回去下工夫结好渔网,这样就不愁得不到鱼。”二、鱼贯而入 [ yú guàn ér rù ]释义:像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形容一个接一个地依次序进入。出处:《三国志·魏志·邓艾传》:“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三、缘木求鱼[ yuán mù qiú yú ]释义: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有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白话译文:《孟子·梁惠王上》:“用那样的办法来追求那样的目的,就像爬到树上去找鱼一样。”四、混水摸鱼[ hún shuǐ mō yú ]释义:混水摸鱼是一个汉语成语,也作“浑水摸鱼”,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不正当的利益。出处:茅盾《蚀·动摇》:“他又觉得南乡农民的办法,‘也不无可取之处’,只要加以变化,自己就可混水摸鱼,择肥而噬。”五、鱼死网破[ yú sǐ wǎng pò ]释义:比喻斗争双方同归于尽。出处:《杜鹃山》第五场:“他就是张网捕鱼,我也拼他个鱼死网破。”

有鱼的成语疯狂猜成语

鱼目混珠、临渊羡鱼、浑水摸鱼、涸泽而渔、为渊驱鱼、白龙鱼服、鱼贯而入、遍体鳞伤、鱼传尺素、混水摸鱼、鲍鱼之肆、

鱼的什么成语疯狂猜成语

鱼目混珠

1、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 yú mù hùn zhū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5643530

2、成语解释

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汉·魏伯阳《参同契》卷上:“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

3、成语典故

卷四十〈弹事笺奏记·笺·到大司马记室笺〉~839~

明公道冠二仪,勋超遂古,将使伊周奉辔,桓文扶毂,神功无纪,作物何称?府朝初建,俊贤翘首;惟此鱼目,唐突玙璠。顾己循涯,寔知尘忝,千载一逢,再造难答;虽则殒越,且知非报。不胜荷戴屏营之情,谨诣厅奉白笺谢闻,昉死罪死罪。唐·李善注引《雒书》曰:「秦失金镜,鱼目入珠。」又引《韩诗外传》曰:「白骨类象,鱼目似珠。

4、词语辨析

用 法:用作贬义。用来比喻以假乱真。主谓式;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反义词:黑白分明、泾渭分明、是非分明、一清二楚

近义词:以假乱真、冒名顶替、滥竽充数、鱼龙混杂、浑水摸鱼

辨析:与“鱼龙混杂”有区别,“鱼龙混杂”是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鱼目混珠造句

1、不肖商人想拿仿冒品来鱼目混珠,欺骗不知情的顾客。

2、只见大师走到画作前一看,就说:「这是鱼目混珠的假画!」3、我们要抵制仿冒品,绝不允许鱼目混珠,侵犯智慧财产权。4、我这是金字招牌的祖传救命金丹,岂容他人鱼目混珠?5、收藏古董要先培养鉴定能力,以免买到鱼目混珠的假货。6、这些鱼目混珠的野山人参须,是用萝卜须根制成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