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意思
不亦乐乎 亦:也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238643732。乎:文言中表示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吗”或“呢”。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后用以形容事态发展到过甚的地步。温故知新温:复习。故:旧。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体会或有新的发现。现也常指吸收历史经验,从而更好地认识现在。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一起行走的三个人当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指应该虚心地向一切有长处的人学习。任重道远 任:责任,负担。负担很沉重,道路很遥远。比喻责任重大,必须长期艰苦奋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死而后已已:停止、完毕。死了以后方才停止。指一生努力奋斗,一直到死为止,奉献了一切。亦作“死而后止”。在线成语查询http://www.lingkong.com/zhishi/chengyu.htm相关资料查询http://zhidao.baidu.com/q?word=%BC%BA%CB%F9%B2%BB%D3%FB%20%CE%F0%CA%A9%D3%DA%C8%CB&ct=17&pn=0&tn=ikaslist&rn=10&srs=1
关于学习的成语及意思
如饥似渴、手不释卷、好学不倦、聚精会神、目不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1366365斜视一、如饥似渴 [ rú jī sì kě ]解释: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出自:三国魏·曹植《责躬》计:“迟奉圣颜,如渴如饥。”译文:慢侍奉皇上,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二、手不释卷 [ shǒu bù shì juàn ]解释: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出自:西晋 陈寿《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译文:光武帝在军队的事务,书本不离手。三、好学不倦 [ hào xué bù juàn ]解释:喜欢学习,不知疲倦。出自:西汉 司马迁《史记·楚世家》:“昔我文公,狐季姬之了也,有宠于献公,好学不倦。”译文:过去我们文公,特别喜欢季姬,将她献给了文公,不知疲倦。四、聚精会神 [ jù jīng huì shén ]解释:会:集中。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出自: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译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才能将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五、目不斜视 [ mù bù xié shì ]解释: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也形容只朝一个方向看。出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译文:古代的圣王有胎教的方法,怀孕三个月,从居住在别宫,眼睛不斜视,耳朵不能乱听。
关于成语的解释
寅吃卯粮:今年吃掉了明年的口粮,比喻入不敷出,预先e5a48de588b6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236396561支用了以后的收入。亦称“寅支卯粮”半夜三更: 三更,即半夜,指午夜钟鸣漏尽:晨钟已鸣,更漏将尽。比喻年老力衰,已到迟暮之年丁是丁,卯是卯:丁、卯分别是天干、地支之一,不能相混,错乱了影响记时。形容做事认真,一丝不苟。凤姐笑道:“我看你厉害,明儿有了事,我也是丁是丁,卯是卯的,你也别抱怨。——《红楼梦》金榜题名:科举时代殿试取得名次,高中红榜独占鳌头:科举时代称中状元,据说皇宫殿前石阶上刻有巨鳌,只有状元及第才可以踏上迎榜。后来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殿前兽献升平策,独点鳌头第一名。——《元曲选·陈州粜米》名落孙山:婉言应考落榜登堂入室:登上厅堂,又进入内室。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亦比喻学艺深得师传皆黄门登堂入室者,实自足以名家。——宋·吴炯《五总志》大相径庭:比喻彼此差别很大,极为不同户枢不蠹: 门轴不受虫蛀。比喻常运动的东西不容易受侵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劳动不息也。——《云笈七签》蓬荜生光:蓬荜:蓬门荜户。形容穷人的陋屋。使贫贱之家增加光彩。多用于获赠书画、陈设或对客人来访时的一种谦语贵脚踏于贱地,蓬荜生光。——《元曲选外编·剪发待宾》亦作“蓬屋生辉”、“蓬筚生辉”、“蓬筚增辉”、“蓬闾生辉”偷梁换柱: 意为玩弄手法、暗中改换内容,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军事上是说与别的军队联合作战时,暗中抽换其主力,使作战失利,以乘机吞并之峨冠博带:高冠阔带,古代形容士大夫的装束袍笏登场:袍,古代官服;笏,古代大臣上朝所执手板。袍笏登场,就是扮演大臣的演员登台演戏,现在常用来比喻坏人上台,有贬义;或比喻新官上任,有讽刺意袍笏登场也等闲。——清·赵翼《瓯北诗钞》集腋成裘: 集积许多狐狸的腋毛而成为裘衣。比喻集众资以成一事他这会就去同人家商量,想趁此机会,捐个知县班,果然一齐应允,也有二百的,也有一百的,也有五十的,居然集腋成裘,立刻到捐局里,填了部照出来。——《官场现形记》钟鸣鼎食:古代富贵人家击钟奏乐,列鼎而食。形容生活奢侈豪华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许多人聚在一起饮酒的热闹情景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座上觥筹交错。——《三国演义》举案齐眉:指后汉梁鸿之妻把食具抬举到眉眼那样的高度递给丈夫,极言夫妻相互敬爱之至席不暇暖: 连坐位也来不及坐暖,形容事务繁忙白孤剑谁托,悲歌自怜,迫于恓惶,席不暇暖。——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咫尺天涯:相距很近,却像远在天边,形容相见之难实在太多了,只能解释这么多。。
关于成语意思和XX
扇枕温bai袭(席)成语名称:扇枕温席成语发du音:shāzhin zhěn wēn xí成语释义:形dao容对父母十分孝专敬。成语出处:汉·刘珍《东属观汉记·黄香传》:“冬无被裤而亲极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温席。” 孝顺的黄香为了让父亲睡个好觉,夏天帮父亲扇席子,冬天帮父亲暖被窝。。。,形容十分孝顺恣蚊饱血 释义:晋朝有一个叫吴猛的少年,八岁时就知道对双亲十分行孝。他家很穷,床上连蚊帐买不起。每到夏天夜里,许多蚊子叮咬他的皮肤,在他身上吃饱了他的血。不管蚊子多到什么程度,吴猛从来不驱赶身上的蚊子,他害怕蚊子离开自己再去咬自己的母亲和父亲。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他爱父母的孝心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谁知道有关于成语的意思
简介 成语:baichéng yǔ idiom 语言词汇中的du一部分定型的zhi词组或短句dao。汉语成版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权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定义 所谓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形式 成语一般都是四字格式,也有二字、三字、五字等成语。如“五十步笑百步”、“ 欲速则不达”、“ 醉翁之意不在酒”。成语一般用四个字,这与汉语本身句法结构和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