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用的词语和成语
生活中常用的词语和成语有:
1.硕果仅存:比喻经过淘汰,留存下e68a84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3633431的稀少可贵的人或物。
出处:
侯方域《彭容园文序》:“今则曾未须臾,而生死聚散,升沉显晦之变不可胜穷,而彭子获以硕果独存,岂非天哉。”
例句:敌机轰炸过后,他从废墟里扒出两本修改了多年的手稿,这真是~。
2.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出处:
宋·刘克庄《后村全集》:“窃谓天下不能皆绝类离伦之材,君子未尝持求全责备之论。”
例句:对人要看本质,看主流,不要~,过于苛刻。
3.喜怒无常: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形容态度多变。
出处:《吕氏春秋》:“喜怒无处,言谈日易。”
例句:他最近有些~。
4.功败垂成:在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
出处:《晋书》:“庙算有遗,良图不果;降龄何足,功败垂成。”
例句:试验越接近尾声,越要谨慎小心,任何一个小小的误差,都会~。
5.乐极生悲: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
出处:《淮南子 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
例句:中了大奖的老人激动得偏瘫了,真是~啊。
6.虎视眈眈: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出处:《周易·颐》:“虎视眈眈,其欲逐逐。”
例句:他对你虎视眈眈,势在必得。
7.三足鼎立:比喻三方面的势力对峙。
出处:
《后汉书·窦融传》:“欲三分鼎;连衡合从;也宜以时定。”
例句:咱们应该齐心协力地联合搞这个项目,不应该像过去那样~。
8.亲痛仇快:做事不要使自己人痛心,使敌人高兴。指某种举坳只利于敌人,不利于自己。
出处:
《后汉书·朱浮传》中引朱浮给彭宠的信说:“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
例句:自相残杀会使~的。
"词语"与"成语"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
成语一般是有典故的,有来源的,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6303664的固定短语。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
词语是词和语的合称,一般由两个字组成
成语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
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定型的词。大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的成语。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扩展资料:
词语从构成方式来看,可以分成:
①单纯词:由一个语素组成词,自由的单音节语素和所有的双音节、多音节语素都可以组成单纯词。如:山、水、天、地、人、有、土、红、凑;仿佛、苍茫、水果、蜈蚣、琉璃、参差、蹉跎、敌敌畏、阿司匹林、萨克斯、麦克风等。
②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成的词。
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成语
百度百科——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