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声音响的成语有哪些
震天动抄地震动了天袭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bai震耳欲聋形容du声音很大,zhi耳朵都快dao震聋了。振聋发聩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响彻云霄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象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天震地骇〖解释〗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有时形容事件、场面令人惊骇。声振屋瓦〖解释〗声音把房子上的瓦都振动了。形容呼喊的声音很宏大猛烈。如雷灌耳亦作“如雷贯耳”。①形容声音大(多指语音)。②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形容潮水声音的成语
一、穿云裂石[chuān yún liè shí]
解释:穿破云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433653365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出自:宋·苏轼《〈水龙吟〉序》:“善吹铁笛,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
翻译:善于吹奏铁笛,响亮但有穿云裂开石头的声音
二、响彻云霄[xiǎngchèyúnxiāo]
解释: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声音响亮
三、滔滔不绝[tāo tāo bù jué]
解释:滔滔:形容流水不断。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出自: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翻译:张九龄善于谈论,每次和朋友讨论经义要旨,滔滔不竭,就像下山坡的跑球一样。
四、山崩地裂[shān bēng dì liè]
解释: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出自:《汉书·元帝纪》:“山崩地裂,水泉涌出。”
翻译:好像山崩塌地裂开了一样,泉水喷涌而出
五、震耳欲聋[zhèn ěr yù lóng]
解释: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出自:沙汀《呼嚎》:“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震耳欲聋的吆喝。”
语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声音很大
形容声音大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声音大的成语有掌声雷动、声如洪钟、天震地骇、震天动地、振聋发聩、锣鼓喧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6306433天、如雷灌耳、山崩地裂、穿云裂石、撼天震地、响彻云霄、鼓乐喧天、响遏行云、震耳欲聋、人声鼎沸。1、掌声雷动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zhǎng shēng léi dòng,指鼓掌的声音像打雷一样震动全场。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五回:“满厅掌声雷动中,忽然从外面气急败坏奔进一个人来,大家面色都吓变了。”2、声如洪钟,读音shēng rú hóng zhōng,汉语成语,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如同敲击大钟似的。出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忆胥目如闪电,声如洪钟。”3、人声鼎沸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rén shēng dǐng fèi,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炸开了锅。人声喧闹的意思。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4、震耳欲聋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 zhèn ěr yù lóng。释义: 欲: 快要,就要。形容声音很大。出处:沙汀《呼嚎》:“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震耳欲聋的吆喝声。”5、山崩地裂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shān bēng dì liè,意思是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或山和地都裂开了。东汉·班固《汉书·元帝纪》:“山崩地裂,水泉涌出。”
描写声音美的成语有哪些
娓娓动听,悦耳动听,声如莺啼,细声细语,弦外之音,高山流水。笑似银铃。婉转悠扬。抑扬顿挫,洋洋盈耳。袅袅余音。掷地有声,绵绵细语,余音绕梁,沉鱼出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