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百科 > 正文

第二个带于的成语 第二个是于的成语!!

第二个是于的成语!!

  安于现状 对目前的情况习惯了e5a48de588b6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32613136,不愿改变。  安于一隅 隅:角落。安心在某一个角落。形容苟安一角,不求进取。  鄙于不屑 鄙:粗俗卑鄙。不屑:认为不值得(做或看)。粗俗卑鄙到不值得一顾的程度。指既丑陋又下贱,叫人看不上眼。  定于一尊 尊:指具有最高权威的人。旧指思想、学术、道德等以一个最有权威的人做唯一的标准。  歌于斯,哭于斯 歌唱在这里,哭泣在这里。指安居的家宅。  果于自信 果:果敢。形容过分自信。  毁于一旦 于:在;一旦:一天。在一天的功夫全被毁掉。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一下子被毁掉。  急于求成 不顾一切地想马上取得成效。  急于事功 指做事急于求成。  急于星火 星火:流星。象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形容非常急促紧迫。  老于世故 老:老练,富有经验;世故:处世经验。指对社会上的一切有很深的阅历。  立于不败之地 立于:处在。使自己处在不会失败的地位。  拟于不伦 用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来比方。  疲于奔命 原指因受命奔走而搞得很累。后也指忙于奔走应付,弄得非常疲乏。  轻于鸿毛 鸿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毫无价值。  涩于言论 形容说话迟钝。  死于非命 非命:横死。在意外的灾祸中死亡。  伊于胡底 伊:句首助词;于:到;胡:何,哪;底:尽头。到什么地步为止(对不好的现象表示感叹)。  囿于成见 局限于原有的看法。  止于至善 止:达到;至:最,极。达到极完美的境界。  重于泰山 比泰山还要重。形容意义重大。  坐于涂炭 涂炭:比喻污浊的地方。坐在泥涂、炭灰上。比喻处于不干净的环境,自身也被玷污。  安于盘石 象盘石一样安然不动。形容安定稳固。  败于垂成 指临近成功时遭到失败。参见:“功败垂成”。  出于无奈 指实在没有办法而不得不这样。无奈:无可奈何。  出于意表 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出于意外 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富于春秋 指年少,年轻。  格于成例 为传统的惯例所限制。表示不能达到目的。  敏于事,慎于言 敏:奋勉,慎:小心。办事勤勉,说话谨慎。  鸣于乔木 比喻仕进达于高位。  难于上青天 比上天还难。形容极其困难,不易实现。  难于上天 比上天还难。形容极其困难,不易实现。  迫于眉睫 比喻事情临近眼前,十分急迫。  迁于乔木 迁:迁移。乔木:高树。原指鸟儿从幽深的山谷迁移到高树上去。比喻乔迁新居。  熔于一炉 熔化在同一个炉内。比喻多种事物相互间结合紧密,浑然一体,难分难解。  托于空言 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同“托之空言”。  危于累卵 比垒起的蛋还危险。比喻极其危险。  陷于缧绁 缧绁:捆绑犯人的绳索。指被关进监牢。  刑于之化 指以礼法对待。后用以指夫妇和睦。  询于刍荛 询:问;刍荛:割草打柴的人,借指地位低微的人。指向普通老百姓了解情况,征求意见。  严于律己 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  严于律已 律:约束。严格要求自己。  易于反手 犹易如反掌。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易于反掌 犹易如反掌。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易于拾遗 犹易如反掌。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溢于言表 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溢于言外 溢:水满外流,引申为超出。超出语言之外。指某种意思、感情通过语言文字充分表露出来。亦作“溢于言表”。  著于竹帛 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  安于所习 安:习惯于。习惯于自己所熟悉的东西。指习惯对人的制约  安于磐石 安:安稳;磐石:巨石。像磐石一样安然不动。形容非常稳固

第二个字是于字的成语

与字的成语拼音: yǔyùyú 与世长辞 [yǔ shì cháng cí] 辞:告别。和人世永别了。指去世。 荣辱与共 [róng rǔ yǔ gòng] 光荣与耻辱共

于字在第2位的成语

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指最可悲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238653237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安于覆盂盂:一种敞口装液体的容器。比翻过来放着的盂还要安稳。比喻非常稳固。安于复盂盂:一种敞口装液体的容器。比翻过来放着的盂还要安稳。比喻非常稳固。安于故俗,溺于旧闻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安于盘石象盘石一样安然不动。形容安定稳固。安于磐石磐石:大石头。如同磐石一般安然不动。形容非常稳固,不可动摇。安于所习习惯于自己熟悉的东西。常指习惯势力对人的影响和支配,使人固守常规,不知变通。安于泰山比泰山还稳固。形容稳固而不可动摇。安于现状对目前的情况习惯了,不愿改变。安于一隅隅:角落。安心在某一个角落。形容苟安一角,不求进取。不汲汲于富贵汲汲:心情急切。不迫切追求富贵。指人清高,安于清贫生活。毕其功于一役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亦以形容急于求成。鄙于不屑鄙:粗俗卑鄙。不屑:认为不值得(做或看)。粗俗卑鄙到不值得一顾的程度。指既丑陋又下贱,叫人看不上眼。败于垂成指临近成功时遭到失败。参见:“功败垂成”。拔诸水火,登于衽席拔:拉出来;诸:之于;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从水火里拉出来,放在床席上。比喻解救陷于困境中的百姓。存十一于千百指亡多而存少。出于水火,登之衽席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从水火中拉出来放到床上。比喻解救危难中的人们。出于无奈指实在没有办法而不得不这样。无奈:无可奈何。出于意表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出于意外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带于字成语有哪些

  带于字成语有:  福生于微:微:小数名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61323537,长度为0.000001寸或圆度的六十分之一秒。福佑生于细微的小事件中  寓贬于褒:寓:寄托。在表面褒颂的词句下寓含讥讽的意思  难于启齿:启齿:开口。话很难说出口  重归于好:归于:回到;好:和好。指彼此重新和好  勇于自责:敢于承认错误并自我批评  囿于见闻:拘泥于所见所闻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靛青;蓝:草名。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  自绝于人:绝:断。自己断绝了跟别人的关系。指做了对不起人的事而不愿悔改  乐于助人:很乐意帮助别人  公诸于世:向社会上公开,使人们知道  大白于天下:大白:彻底明白,完全清楚;天下:全国。使全国的人都知道事情的真相  工于心计:工:擅长。擅长用心谋划  于心不忍:指对某人或处理某事物心存怜悯  于事无补:对事情毫无补益  一至于此:竟到如此地步。  溢于言表: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义形于色:义:正义;伸张正义;形:表现;见之于形;色:脸色。伸张正义的神态流露在脸面上。  一年之计在于春:要在一年(或一天)开始时多做并做好工作,为全年(或全天)的工作打好基础。  严于律己: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形容对自己要求严格。也作“严以律己”。  言归于好:言:文言中用在句首的虚词;没有实际意义;归于:回到。指重新和好。  行成于思:品德的养成在于能思考。  无动于衷:衷:内心。丝毫没有触动内心。形容对应该动心的事情毫无感触;漠然置之。  危于累卵:比垒起的蛋还危险。喻极其危险。  推舟于陆:推船在陆地上行,比喻劳而无功。  受制于人:制:控制,辖制。受别人所控制,不得自由。  示贬于褒:犹言寓批评于表扬。 详细»  熔于一炉:熔化在同一个洪炉内。比喻多种事物相互间结合紧密;浑然一体;难解难分。  人浮于食:浮:超过,多余。食:指俸禄。原指人的才能超过所得的俸禄。后比喻人员太多超过了工作的需要。亦作“人...  取信于人:比喻取得别人的信赖。  求过于供:需求多而供应量少  强加于人:把一个人或一方的意见、看法勉强加诸于别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一千里路,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堤:堤坝;溃:崩溃;蚁穴:蚂蚁洞。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比喻小事不慎将...  流言止于智者:没有根据的话,传到有头脑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了。形容谣言经不起分析。  公之于众:公:公开;之:代指事物的内容;于:向;众:大众。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   出于意外:见“出于意表”。  出于无奈:指实在没有办法而不得不这样。无奈:无可奈何。  败于垂成:指临近成功时遭到失败。参见:“功败垂成”。  重于泰山:像泰山一样重。比喻意义很大或分量很重。泰山:我国名山;五岳之首。  寓情于景:在景色的描写中寄托情感。  于心何忍:怎能忍心。即内心不忍。  囿于成见:局限于原有的看法。  业精于勤: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是由于勤奋。  喜形于色:形:表露;色:脸色。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无动于中: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无济于事:济:有益。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比喻不解决问题。  问道于盲:盲:瞎子。向瞎子问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请教;不解决问题。  无敌于天下:天下都没有对手。形容力量强大无比。  同归于尽:一同走向死亡或共同毁灭。归:走向;尽:灭亡。  事实胜于雄辩:事情的真实情况比喻雄辩更有说服力。

第2位和第三位中间带有胜于的成语

()胜于()的成语:21135261聊胜于无4102。

聊胜于无:

⑴解释:聊:略微。比没有要1653好回一点。

⑵出自:晋·陶答潜《和刘柴桑》诗:“弱女虽非男,慰情聊胜无。”

⑶示例:

①王二瞎子一听仍是衙门里的人,就是声光比账房差些,尚属慰情~。 ②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五回

⑷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分句。

成语第一个字是于的,成语第二字是之或在的。急!

第一个字是于的第二个是之或在,如果是同一个成语的话,没有哦。刑于之化 指以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32626132礼法对待。后用以指夫妇和睦。 于飞之乐 于飞:比翼齐飞。比喻夫妻间亲密和谐。 刑于之化 指以礼法对待。后用以指夫妇和睦。 第一个字是于的:于今为烈 烈:厉害。某件事过去就已经有过,不过现在的更加厉害罢了。 于心何忍 怎能忍心。即内心不忍。 于安思危 于: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于飞之乐 于飞:比翼齐飞。比喻夫妻间亲密和谐。 于呼哀哉 于呼:感叹词。哉:语气词。原意感叹或悲哀。又用于祭文,表示对死者的哀悼。 于家为国 为国家为人民。 于事无补 对事情毫无补益。 于心无愧 在心里没有什么可惭愧的。的二个字是之的,这个有很多,就例举一部分: 安之若命 指人遭受的不幸看作命中注定,因而甘心承受。 安之若素 安:安然,坦然;之:代词,指人或物;素:平常。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卑之无甚高论 表示只就浅易的说,没有什么过高难行的意见。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 操之过急 操:做,从事。处理事情,解决问题过于急躁。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嗤之以鼻 嗤:讥笑。用鼻子吭声冷笑。表示轻蔑。 持之以恒 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持之有故 持:持论,主张;有故:有根据。指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一定的根据。 处之泰然 处:处理,对待;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若无其事的样子。形容自理事情沉着镇定。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 丹之所藏者赤 比喻交朋友必须谨慎选择。 当之无愧 无愧:毫无愧色。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当之有愧 当:承受;愧:惭愧。承受某种荣誉或称号与事实不相符,感到惭愧。常作自谦之词。 动之以情 用感情来打动他的心。 放之四海而皆准 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称全国为“四海”;准:准确。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 付之丙丁 指用火烧掉。 付之东流 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象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 付之一炬 付:给;之:它;炬:火把。一把火给烧了。 付之一叹 叹一口气。多指对不满意的某件事表示无可奈何。 付之一笑 用笑一笑来回答。比喻不计较,不当一回事。 甘之如饴 甘:甜;饴:麦芽糖浆。感到象糖那样甜。指为了从事某种工作,甘愿承受艰难、痛苦。 公之于众 公:公开;之:代指事物的内容;于:向;众:大众。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 国之干城 干城:批御敌的武器和工具,这里比喻捍卫者。国家主权的捍卫者。 恨之入骨 形容痛恨到极点。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即:就,立刻;挥:挥手。叫他来就来,叫他走就走。形容统治阶级对下属或奴才的任意使唤。 呼之欲出 呼:叫,喊。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悔之不及 后悔也来不及了。 见之不取,思之千里 见到时不拿过来,以后再想要就更难办了。 居之不疑 对自己所处的地位,毫不怀疑。 拒之门外 拒:拒绝。把人挡在门外,不让其进入,形容拒绝协商或共事。 来之不易 来之:使之来。得到它不容易。表示财物的取得或事物的成功是不容易的。 老之将至 多用作自称衰老之语。 溜之大吉 偷偷地跑掉为妙。 溜之乎也 溜走(讽刺的、风趣的说法)。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弃之如敝屐 敝:破;屣:鞋。象扔破鞋一样把它扔掉。比喻毫不可惜地抛弃掉。 弃之可惜 扔掉它未免可惜。 求之不得 想找都找不到。原指急切企求,但不能得到。后多形容迫切希望得到。 第二个字是在的:兵在其颈 刀架在脖子上。比喻危险已非常逼近。 不在话下 指事物轻微,或者理所当然,不值得一提。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车在马前 大马拖车在前,马驹系在车后,这样,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比喻学习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导,就容易学会。 富在知足 有了财富之后,要知道满足,不要贪得无厌。 祸在旦夕 灾难在很短时间内就要降临。形容处境非常危险。 箭在弦上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 近在眉睫 形容很近,就在眼前。 近在咫尺 形容距离很近。 乐在其中 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蒙在鼓里 比喻受人蒙蔽,对有关的事情一点儿也不知道。 迫在眉睫 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 身在曹营心在汉 比喻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 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 事在人为 指事情要靠人去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事情能否做成要看人的主观努力如何。 叨在知己 叨:谦词,表示辱没他人,自觉惭愧;知己:友谊深厚的朋友。有愧于作为您的知己朋友。 危在旦夕 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形容危险就在眼前。 物在人亡 人死了,东西还在。指因看见遗物而引起对死者的怀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 意在笔先 指写字画画,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 意在言外 语言的真正用意没有明白说出来,细细体会就知道。 志在四方 四方:天下。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兵在精而不在多 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 病在膏肓 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同“病入膏肓”。 道在人为 犹言事在人为。 道在屎溺 比喻道之无所不在。 贵在知心 以知心交心为贵,指朋友之间心心相印。 简在帝心 指能被皇帝所知者。 命在旦夕 旦夕:早晚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生命垂危,很快会死去。 身在江湖,心悬魏阙 魏阙:古代宫门外高大的建筑,用作朝廷的代称。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 身在林泉,心怀魏阙 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同“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矢在弦上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 事在必行 事情非做不可。 事在萧墙 谓祸乱出自内部。事,变故;萧墙,宫室内当门的小墙。 势在必行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束在高阁 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同“束之高阁”。 岁在龙虵 后指命数当终。同“岁在龙蛇”。 岁在龙蛇 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数当终。 所在皆是 到处都是。指某种人或事物普遍存在。 跳在黄河洗不清 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 心在魏阙 指臣民心在朝廷,关心国事。魏阙,古代天子和诸侯宫外的楼观,其下悬布法令,因以代称朝廷。 意在笔前 ①指写字构思在落笔以前。②作诗文先作思想上的酝酿,然后着笔。亦作“意在笔先”。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形容寻找的人或物就在面前。 志在千里 形容志向远大。 志在四海 犹志在四方。 希望帮到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