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百科 > 正文

一个耳的成语 关于耳的成语

关于耳的成语

耳的e5a48de588b6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3623833成语如下:

1、抓耳挠腮,面红耳赤,耳熟能详,耳听八方,如雷贯耳,耳濡目染,掩人耳目,掩耳盗铃,耳提面命,俯首帖耳,洗耳恭听,耳聪目明,交头接耳,肥头大耳,震耳欲聋,舌敝耳聋,耳目一新,不堪入耳,充耳不闻,耳鬓厮磨 ,口耳相传,耳顺之年,贱目贵耳等

1、耳鬓厮磨

成语拼音:ěr bìn sī mó

成语解释:鬓:鬓发;脸颊两旁靠近耳朵的软发;

厮:互相;磨:擦。头靠得很近;耳边的头发互相挨在一起。形容小儿女朝夕相处亲密无间的情态。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2回:“咱们从小耳鬓厮磨,你不曾拿我当外人待,我也不敢怠慢了你。”

2、耳顺之年成语拼音:ér shùn zhī nián成语解释: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3、俯首贴耳成语拼音:fǔ shǒu tiē ěr成语解释:俯首:低头。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恭顺服从;屈卑尊从的样子。成语出处:唐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4、贱目贵耳成语拼音:jiàn mù guì ěr成语解释:指轻视眼前所见,重视远道传闻。比喻舍近求远成语出处: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 草三 蛇床》:“世人舍此而求补药于远域,岂非贱目贵耳乎?”

5、口耳相传成语拼音:kǒu ěr xiāng chuán成语解释: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成语出处: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口耳相传,或逮后世。”

1、耳鬓厮磨成语拼音:ěr bìn sī mó

成语解释:

鬓:鬓发;脸颊两旁靠近耳朵的软发;

厮:互相;磨:擦。头靠得很近;耳边的头发互相挨在一起。

形容小儿女朝夕相处亲密无间的情态。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2回:“咱们从小耳鬓厮磨,你不曾拿我当外人待,我也不敢怠慢了你。”

2、耳顺之年

成语拼音:ér shùn zhī nián

成语解释: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3、俯首贴耳

成语拼音:fǔ shǒu tiē ěr成语解释:俯首:低头。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恭顺服从;屈卑尊从的样子。

成语出处:唐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4、贱目贵耳

成语拼音:jiàn mù guì ěr

成语解释:指轻视眼前所见,重视远道传闻。比喻舍近求远成语出处: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 草三 蛇床》:“世人舍此而求补药于远域,岂非贱目贵耳乎?”

5、口耳相传成语拼音:kǒu ěr xiāng chuán成语解释: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成语出处: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口耳相传,或逮后世。”

带耳的成语有哪些

耳濡目染、交头接耳、耳听八方、面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431366365红耳赤、忠言逆耳。1、耳濡目染解释: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出自: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译文: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2、交头接耳解释:交头:头靠着头;接耳:嘴凑近耳朵。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出自: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不许交头接耳,不许笑语喧哗。”译文:不许头靠着头凑近低声交谈,不许大声喧哗。3、耳听八方解释: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出自: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十六回:“为将之道,须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译文:为将之道,必须要眼观四处,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4、忠言逆耳解释:逆耳:不顺耳。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但有利于改正缺点错误。出自:韩非子·战国《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译文:良药苦口,而智慧的鼓励而喝的,知道他进入而已自己病了;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而第二主听的,知道他可以获得成功的。5、面红耳赤解释:脸比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惭而脸色发红。出自:朱熹·宋《朱子语类》卷二九:“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耳赤;子文却三仕三已,略无喜愠。”译文:现在的人有点小利与害,就到了头红耳赤;子文却三仕三已,几乎没有喜怒。

一个耳朵的成语

面红2113耳赤、耳聪目明5261、掩耳盗铃、4102震耳欲聋、1653耳熟能详、抓耳挠腮、充耳专不闻、交头接耳、洗耳恭听、属俯首帖耳、耳濡目染、如雷贯耳、眼观四路,耳听八方、耳闻是虚,眼观为实、肥头大耳、隔墙有耳、耳目一新、历历在耳、不堪入耳、忠言逆耳、掩人耳目、耳不离腮、耳闻不如面见、言犹在耳、袖手充耳、赁耳佣目、三耳秀才、酒酣耳热

一个耳字疯狂猜成语

答案是:充耳不2113闻

  解释5261:充:塞住。塞住耳朵4102不听。形1653容有意不听别人专的意见。

  出自属:《诗经·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示例:这里袁伯珍只装作~,一面出了告示,按户收起捐来。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九回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含贬义,表示对别人的意见不在意

有个耳字的成语

掩耳盗bai铃、耳濡目染、du震耳欲聋、耳提面zhi命、耳熟能详dao、充耳不闻、隔墙有耳、洗耳内恭听、容耳鬓厮磨、耳目一新、如雷贯耳、忠言逆耳、交头接耳、耳顺之年、不绝于耳、掩耳盗钟、面红耳赤、口耳相传、迅雷不及掩耳、俯首帖耳、耳闻目睹、抓耳挠腮、言犹在耳、马耳东风、黄耳传书、马耳春风、法不传六耳、耳聪目明、肥头大耳、耳听八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