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一成语有哪些
包含有“鸡”字的成语:
“鸡”字开头的成语: 鸡不及凤 鸡虫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65646261得丧 鸡虫得失 鸡肠狗肚 鸡蛋里找骨头 鸡飞蛋打 鸡飞狗叫 鸡飞狗跳 鸡飞狗走 鸡肤鹤发 鸡骨支床 鸡口牛后 鸡零狗碎 鸡烂嘴巴硬 鸡鸣而起 鸡鸣狗盗 鸡鸣狗吠 鸡鸣馌耕 鸡鸣候旦 鸡鸣戒旦 鸡鸣犬吠 鸡鸣起舞 鸡毛蒜皮 鸡皮鹤发 鸡犬不安 鸡犬不惊 鸡犬不留 鸡犬不宁 鸡犬不闻 鸡栖凤巢 鸡犬皆仙 鸡犬桑麻 鸡犬升天 鸡犬无惊 鸡犬相闻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鸡声鹅斗 鸡尸牛从 鸡头鱼刺 鸡豚之息 鸡鹜相争 鸡鹜争食 鸡胸龟背 鸡争鹅斗
第二个字是“鸡”的成语:打鸡骂狗 戴鸡佩豚 斗鸡养狗 斗鸡走狗 斗鸡走马 斗鸡走犬 缚鸡之力 割鸡焉用牛刀 金鸡独立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金鸡消息 家鸡野鹜 家鸡野雉 嫁鸡逐鸡 木鸡养到 牝鸡晨鸣 牝鸡牡鸣 牝鸡司晨 牝鸡司旦 认鸡作凤 杀鸡哧猴 杀鸡骇猴 杀鸡儆猴 杀鸡抹脖 杀鸡取蛋 杀鸡取卵 山鸡舞镜 杀鸡为黍 杀鸡吓猴 杀鸡焉用牛刀 偷鸡不着蚀把米 偷鸡盗狗 偷鸡摸狗 土鸡瓦狗 土鸡瓦犬 闻鸡起舞 雄鸡断尾 雄鸡夜鸣 只鸡斗酒 宰鸡教猴 指鸡骂狗 捉鸡骂狗 争鸡失羊 只鸡絮酒 只鸡樽酒 炙鸡渍酒
第三个字是“鸡”的成语:独鹤鸡群 凤毛鸡胆 范张鸡黍 狗盗鸡鸣 狗盗鸡啼 鹤处鸡群 鹤发鸡皮 鹤骨鸡肤 鹤困鸡群 鹤立鸡群 淮南鸡犬 淮王鸡狗 鹤行鸡群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鼠肚鸡肠 鼠腹鸡肠 味如鸡肋 小肚鸡肠 卓立鸡群
“鸡”字结尾的成语:斗酒只鸡 呆如木鸡 呆若木鸡 呆似木鸡 嫁鸡逐鸡 见卵求鸡 井蛙醯鸡 牛刀割鸡牛鼎烹鸡 汝南晨鸡 偷狗戏鸡 陶犬瓦鸡 瓮里醯鸡
“鸡”字在其他位置的成语:菱角磨作鸡头 手无缚鸡之力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基本字义:“鸡”读音为jī,“鸡是一种家禽,家鸡源出于野生的原鸡,其驯化历史至少约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鸡肉和鸡蛋才成为大量生产的商品。鸡的种类有火鸡、乌鸡、野鸡等。而且鸡也是12生肖中的一属。
带鸡的成语有哪些
鸡飞狗跳、牛鼎烹鸡、鸡飞蛋打、鸡毛蒜皮、金鸡独立等。
一、鸡飞狗跳 [ jī fēi gǒu tiào ]
把鸡吓得飞起来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3653330,把狗吓得到处乱跳。形容惊慌得乱成一团。
出处:茅盾《锻炼》:“然而陈克明却在这里想象,一方面疑神疑鬼,又一方面畏惧怨恨所造成的鸡飞狗跳、人人自危的情形。”
二、牛鼎烹鸡[ niú dǐng pēng jī ]
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比喻大材小用。
出处:《后汉书·边让传》:“函牛之鼎以烹鸡,多汁则淡而不可食,少汁则熬而不可熟。”
译文:用煮牛的大锅来烹鸡,汤添得多则没有味道,添少了则煮不熟就干锅了。
三、鸡飞蛋打[ jī fēi dàn dǎ ]
鸡飞走了,蛋也打破了。比喻两头落空,毫无所得。
出处:周骥良《吉鸿昌》:“只要他一进关抄了咱们的后路,那就鸡飞蛋打,不可收拾了。”
四、鸡毛蒜皮[ jī máo suàn pí ]
比喻轻微琐碎无关紧要的小事。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八章:“目前大敌当前,同心协力还怕迟误,谁还记着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五、金鸡独立[ jīn jī dú lì ]
指用一条腿站立的姿势。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四回:“我是‘金鸡独立’,要一足微长。”
什么一鸡的成语有哪些
一人得copy道,鸡犬升天 拼音bai: yī rén dé dào,jī quǎn shēdung tiān 简拼:zhi yrdt 近义词: 一人飞升,鸡犬升dao天 反义词: 用法: 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含贬义 解释: 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出处: 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
带鸡的好成语有哪些
带鸡的好2113的成语有:鸡犬5261相闻、范张鸡4102黍、鹤立鸡群、鸡1653鸣而起、内鸡犬不惊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