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百科 > 正文

激动的激的成语 形容很激动的成语

形容很激动的成语

兴高采烈、喜出2113望外、喜5261形于色、4102喜上眉梢、喜不自胜、1653喜不自禁、内喜眉笑眼、喜气洋容洋喜笑颜开、笑逐颜开、心旷神怡、心满意足、心情舒畅、心醉神迷、心花怒放、乐乐陶陶其乐融融、乐以忘忧、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心潮澎湃、迫不及待、热泪盈眶、激情澎湃斗志昂扬、慷慨陈词、激情洋溢、心潮澎湃、大喜过望、眉飞色舞、开怀大笑、欣喜若狂怒不可遏、怒气冲天、怒火中烧、怒发冲冠、怒形于色、勃然大怒、恼羞成怒、愤愤不平悲喜交集、悲不自胜、悲愤填膺、痛不欲生、痛心疾首、痛快淋漓、痛哭流涕、义愤填膺暴跳如雷、百感交集、感人肺腑、动人心弦、情不自禁、激昂慷慨、慷慨激昂

形容激动的成语

不能自已动人心bai弦du耳红面赤扼腕长叹zhi扼腕抵掌扼腕叹息dao感慨激昂欢忭鼓舞版哗世取名权欢忻鼓舞举国若狂慨当以慷口沸目赤慷慨陈词慷慨赴义慷慨激扬扣人心弦脸红耳赤脸红耳热老泪纵横面红耳赤面红颈赤磨拳擦掌莫知所为情不自禁情不自已群情鼎沸热泪盈眶无可不可心不由主心潮澎湃掀拳裸袖心头鹿撞心头撞鹿不能自已动人心弦扼腕长叹举国若狂慨当以慷慷慨陈词心潮澎湃手舞足蹈慷慨激扬扣人心弦群情鼎沸心花怒放耿耿于怀怒不可遏意气风发咬牙切齿磨拳擦掌怒发冲冠横冲直撞暴跳如雷破口大骂趾高气扬意气风发怨气冲天气势汹汹

关于激动的成语

不能自已copy 动人心弦 耳红面赤 扼腕长叹2113 扼腕抵掌 扼腕叹息5261 感慨激4102昂 欢忭鼓舞1653 哗世取名 欢忻鼓舞 举国若狂 慨当以慷 口沸目赤 慷慨陈词 慷慨赴义 慷慨激扬 扣人心弦 脸红耳赤 脸红耳热 老泪纵横 面红耳赤 面红颈赤 磨拳擦掌 莫知所为 情不自禁 情不自已 群情鼎沸 热泪盈眶 无可不可 心不由主 心潮澎湃 掀拳裸袖 心头鹿撞 心头撞鹿 不能自已 动人心弦 扼腕长叹 举国若狂 慨当以慷 慷慨陈词 心潮澎湃 手舞足蹈 慷慨激扬 扣人心弦 群情鼎沸

激动的成语有哪些

按纳不住 按纳:克制。指激动、愤怒等感情无法抑制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8卷: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63353766“不想遇着许仙,春心荡漾,按纳不住,一时冒犯天条。” 不能自已 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出处:唐·卢照邻《寄裴舍人书》:“慨然而咏‘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因泣下交颐,不能自已。” 动人心弦 把心比作琴,拨动了心中的琴弦。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出处: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些动人心弦的赠礼,使得另一些战士们难熬了。” 扼腕长叹 用手握腕,长声叹息。形容情绪激动的神态。 出处:《晋书·刘琨传》:“臣所以泣血宵吟,扼腕长叹者也。” 扼腕抵掌 用手握腕,击着手掌。表示很激动、振奋的神态。 扼腕叹息 扼:握住,抓住。握着手腕发出叹息的声音。形容十分激动地发出长叹的情态。 出处:晋·王隐《晋书·刘锟传》:“臣所以泣血宵呤扼腕长叹者也。” 扼腕兴嗟 扼腕:用手握腕;嗟:感叹。用手握腕,长声叹息。形容情绪激动发出叹息的神态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01回:“于是吏民俱困,都累得扼腕兴嗟,愁眉百结了。” 耳红面赤 耳朵和面部都红了。形容过于用力、情绪激动或羞愧时的脸色。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十一回:“忽见禁子走来,轻轻的向倪完耳边说了几句。倪完吃了一惊,不觉耳红面赤。” 感慨激昂 情绪激动,精神昂扬。 出处:清·邵长蘅《侯方域魏禧传》:“[魏禧]其为文主识议,凌厉雄健,不屑屑抚拟如世之貎似大家者,遇忠孝节烈事,则益感慨激昂,摹画淋漓。” 哗世取名 用浮夸的言行使世人兴奋激动,博取虚名。 出处:宋·陆游《除宝谟阁待制谢表》:“窃慕隐居求志之风,尤耻哗世取名之事。” 欢忭鼓舞 形容欢乐振奋,感情激动。同“欢忻鼓舞”。 欢忻鼓舞 形容欢乐振奋,感情激动。 举国若狂 举:全;狂:狂欢。全国的人都激动得像发狂一样。 出处:《礼记·杂记下》:“子贡观于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 慨当以慷 与“慷慨”意思相同,指充满正气,情绪激动。“当以”无实际意义。 出处:汉·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慷慨陈词 慷慨:情绪激动,充满正气;陈:陈述;词:言词。指意气激昂地陈述自己的见解。 出处:宋·陆九渊《荆国王文公祠堂记》:“元丰之末,附丽匪人,自为定策,至造诈以诬首相,则畴昔从容问学,慷慨陈义,而诸君子之所深与者也。” 慷慨赴义 慷慨:意气激昂,情绪激动;赴义:为正义而死。指大义凛然地为正义献身。 出处:明·朱鼎《玉镜台记·王敦反》:“大丈夫当慷慨赴义,何用悲为!” 慷慨激昂 慷慨:情绪激动;激昂:振奋昂扬。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 出处:汉·李陵《录别诗》:“悲意何慷慨,清歌正激扬。”唐·柳宗元《上权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今将慷慨激昂,奋攘布衣,纵谈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门。” 慷慨激扬 激扬:振奋昂扬。精神振奋,意气昂扬。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 出处:汉·李陵《录别诗》:“悲意何慷慨,清歌正激扬。”《周书·韦孝宽传》:“孝宽慷慨激扬,略无顾意,士卒莫不激励,人有死难之心。” 口沸目赤 形容人情绪激动,声音脸色都很严厉的样子。 出处:《韩诗外传》卷九:“言人之非,瞋目扼腕,疾言喷喷,口沸目赤。” 扣人心弦 扣:敲打。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出处:魏巍《东方》第二部第七章:“据说这人最不爱讲话,但那天的几句话,却是那样扣人心弦,感动得自己当时流下了眼泪。” 老泪纵横 纵横:交错。老人泪流满面,形容极度悲伤或激动。 脸红耳赤 形容感情激动或害羞的样子。亦作“脸红耳热”。 出处:萧殷《桃子又熟了》一:“没有等翻译同志把所有的问题都提出来,那个美国人竟脸红耳赤地吼起来。” 脸红耳热 形容感情激动或害羞的样子。同“脸红耳赤”。 面红耳赤 脸笔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惭而脸色发红。 出处:《朱子语类》卷二九:“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耳赤;子文却三仕三已,略无喜愠。” 面红颈赤 形容因激动或羞渐而脸色发红。同“面红耳赤”。 磨拳擦掌 形容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也形容激动、气愤的样子。 出处: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但题起厮杀呵磨拳擦掌,排戈甲,列旗枪,各分战场。”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俺可也磨拳擦掌,行行里按不住莽撞心头气。” 莫知所为 不知道怎幺办好,形容激动得不知怎幺办。亦作“莫知所谓”。 情不自禁 禁:抑制。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出处:南朝梁·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 情不自已 犹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群情鼎沸 形容群众的情绪异常激动,平静不下来。 热泪盈眶 盈:充满;眶:眼眶。因感情激动而使眼泪充满了眼眶,形容感动至极或非常悲伤。 出处:邹韬奋《我的母亲》:“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 无可不可 ①无所不可,都能做到。②犹言不知如何是好。形容情绪激动至极。 掀拳裸袖 高举拳头,卷起衣袖。表示心情激动。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七:“行酒之间,说着许多豪杰勾当,掀拳裸袖,只恨相见之晚。” 心不由主 为情感所激动,指神智不能由自己控制。 出处:宋·无名氏《张协状元·张协贫女团圆》:“张协本意无心娶你,在穷途身自不由己。况天寒举目又无亲,乱与伊家相娶。” 心潮澎湃 澎湃:波涛冲击的声音。心里象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心头鹿撞 形容惊慌或激动时心跳剧烈。同“心头撞鹿”。 出处:《负曝闲谈》第九回:“不要说是看见了和尚头才担心事,就是看见了天生的秃子,也觉得心头小鹿撞个不住。” 心头撞鹿 心里像有小鹿在撞击。形容惊慌或激动时心跳剧烈。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一回:“王庆看到好处,不觉心头撞鹿,骨软筋麻,好便似雪狮子向火,霎时间酥了半边。”

形容兴奋激动的成语

欢呼雀跃来[读音][huān hū自 què yuè] [解释]高兴得像麻雀bai一样跳跃。 形容非常欢乐。[出处du]《庄子zhi·在宥》:“dao鸿蒙方将拊髀雀跃而游。”[例句]我国女排又夺取了世界冠军的消息传来,同学们立刻~起来。[近义]兴高采烈抚掌大笑欢喜若狂欢欣鼓舞[反义]愁眉苦脸黯然销魂肝肠寸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