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百科 > 正文

成语的文化 形容中华文化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中华文化的成语有哪些?

经天纬地、博古通今、博览古今、深不可测、高深莫测一、经天纬地 [ jīng tiān wěi dì ] 解释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431353432:经、纬:织物的竖线叫“经”,横线叫“纬”,比喻规划。规划天地。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做非常伟大的事业。出自:春秋 左邱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经纬天地曰文。”译文:经纬天地说文章。二、博古通今 [ bó gǔ tōng jīn ] 解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出自:战国 孔子《孔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译文:我听说老子博古通今。三、博览古今 [ bó lǎn gǔ jīn ] 解释:博:广博。广泛阅读古今书籍,通晓古今学识。形容学问渊博。出自:东汉 班固《汉书·成帝纪赞》:“博览古今,容受直辞。”译文:广泛阅读古今书籍,通晓古今学识,接受直言不讳。四、深不可测 [ shēn bù kě cè ] 解释:深得无法测量。比喻对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出自:明·袁宏道《吼山》:“山下石骨为匠者搜去,积水为潭,望之洞黑如墨汁,深不可测。”译文:山下石头被匠的搜走了,积下来的水成了小潭,望向洞中里面没有光,黑得像墨汁一样,深得无法测量。五、高深莫测 [ gāo shēn mò cè ] 解释: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形容使人难以理解。出自:东汉 班固《汉书·严延年传》:“吏民莫能测其意深浅,战栗不敢犯禁。”译文:官吏和百姓都能知道他的用意很浅,战战兢兢不敢违犯禁令

形容有文化的成语

1、才高八斗拼音:cái gāo bā dǒu成语解释:才:文才。形容人文才很高。成语出处:明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5653830 陈汝元《金莲记 偕计》:“不佞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成语例子:左宗棠这人虽然才高八斗,器量却不开阔。(唐浩明《曾国潘》)2、学识渊博拼音:xué shí yuān bó成语解释:指学识深而且广成语出处:孙犁《小说杂谈》:“我们可以说作者的学识渊博,但不会说他是在卖弄。”成语例子:王教授在工程力学界是学识渊博的一流专家。3、博学多识拼音:bó xué duō shí成语解释:学问广博,见识丰富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第45卷:“只是圣人之所以圣,却不在博学多识,而在一以贯之。” 成语例子: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斯人寂寞》:“这个清华国学研究院毕业的包先生,博学多识,通文史,精诗词,尤擅对联。”4、博古知今拼音:bó gǔ zhī jīn成语解释:博:广博。通晓古今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成语出处:三国·魏·王肃《孙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 反义词:孤陋寡闻5、才华横溢拼音:cái huá héng yì成语解释: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文艺书画方面而言。很有才华;或充满了才华。成语出处: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成语例子:他从小就流露出才华横溢的天资来。

形容文化的成语

我国有抄着(源远流长)的袭文化 源远流2113长 yuán yuǎn liú cháng典故5261夫源远者流长,根深4102者枝茂。1653 唐·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释义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历史悠久相近词源源不绝、源源不断、源源而来相反词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年代古代谜语大江无头尾;黄河之水天上来使用◎ 中国史学史虽然源远流长,但真正对史学本身作系统的哲学思考的历史哲学专著,严格说来只有章学诚《文史通义》一部。

形容文化的成语有哪些?

1、胸无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3396431点墨,读音:xiōng wú diǎn mò ,释义:点,一点、极小;墨,墨水、学问。意为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借以形容读书太少,文化水平极低。泛指没有文化的人们。

出处: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某家本殷实,父母以独子故,甚爱之,读书十年,胸无点墨。”

2、蹶角受化,读音:juè jiǎo shòu huà,释义:蹶角,叩头;受化:接受文化。原指四方夷族和外国人来中国朝贡,接受教化。形容声威极大。

出处: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当今皇帝盛明,天下安乐,白环西献,楛矢东来,夜郎、滇池,解辫请职,朝鲜、昌海,蹶角受化。”

3、知文达理,读音:zhī wén dá lǐ,释义:知、达,懂得。有文化,讲道理。形容有教养。

出处: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一折:“只我这知书达礼当恭谨,怎肯着出乖露丑遭谈论。”

4、美雨欧风,读音:měi yǔ ōu fēng,释义:欧:欧洲。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

出处:清·秋瑾《精卫石》第五回:“美雨欧风,顿起沉疴宿疾。”

5、用夏变夷,读音:yòng xià biàn yí,释义:夏,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诸侯国;夷,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各族。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僻远部族。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

6、胸中无墨,读音:xiōng zhōng wú mò,释义:胸中没有墨水。比喻人没有学问,文化水平低。

出处:宋·吴子良《林下偶谈》:“俚俗谓不能文者为胸中无墨,盖亦有据。通典载,北齐策秀才书,有滥劣者,饮墨水一升。东坡监试呈诗试官云:麻衣职再著,墨水真可饮。”

形容有文化的成语是什么?

学识渊博,bai学识渊博是指人的学du识广而深,往往zhi也称其为博学多才的人dao。

才华横专溢,意思是很有才华,属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与锋芒毕露不同。

博览群书,谓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形容学识渊博。

博古通今,思是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

汗牛充栋,本义是指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形容藏书很多。

博学多才,意思是学问广博精深,有多方面的才能。满腹经纶,意思是形容人有才学,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