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百科 > 正文

成语与教育的成语 跟教育有关的成语

跟教育有关的成语

一:因材施教[ yīn cái shī jiào ] 1. 解释:因:根据;材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66303766: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2. 出自:《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3. 示例:教师应当注意学生各方面的差异,以便~。二:讽一劝百[ fěng yī quàn bǎi ] 1. 解释:讽:用委婉含蓄的言语批评、指责;劝:劝告,劝戒。委婉含蓄地批评、指责一个,使大家都受到教育。2. 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讽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3. 示例:然~,势不自反。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三:言传身教[ yán chuán shēn jiào ] 1. 解释:言传: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以行动示范。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2. 出自:《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3.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含褒义四:耳提面命[ ěr tí miàn mìng ] 1. 解释: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2. 出自:《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3. 示例:有一种文字,即有一种文字之法脉准绳,载之于书者,不异~。 ◎清·李渔《曲话·结构》五:因势利导[ yīn shì lì dǎo ] 1. 解释:因:顺着;势:趋势;利导:引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2. 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3. 示例:所以开明的行政者对于民意是~的,民意得到畅达,社会也就健全地发展了起来。 ◎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续篇》

关于教育的成语

良师益友、诲人不倦、谆谆教导、谆谆告诫、触类旁通一、良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1353432师益友 [ liáng shī yì yǒu ] 解释:良:好;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出自:夏衍《知公此去无遗恨——痛悼郭沫若同志》:和一位缔交半个多世纪的良师益友诀别,悲痛之情是难以尽述的。 二、诲人不倦 [ huì rén bù juàn ] 解释: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出自:春秋.孔子《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翻译: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有什么在我哦?三、谆谆教导 [ zhūn zhūn jiào dǎo ] 解释:谆谆:恳切、耐心的样子。恳切、耐心地教导。出自:毛岸青《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父亲,您生前谆谆教导我们,不要那种脱离人民的虚无主义、个人主义。 四、谆谆告诫 [ zhūn zhūn gào jiè ] 解释:谆谆:教诲不倦的样子;告诫:规劝。恳切耐心地劝告。出自:周.孔子编订《诗经·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翻译:反覆耐心教导你,你既不听也不睬。五、触类旁通 [ chù lèi páng tōng ] 解释: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相互贯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出自: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我真高兴,得着两个新鲜的意思,让我对于生活的方法,能触类旁通的思索一回。

和教育有关的成语

春风风抄人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2113比喻及5261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帮助 屡教4102不改1653 屡:多次,一次又一次;教:教育。经过多次教育,仍不改正 比屋可封 意思是在唐、虞时代,贤人很多,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后比喻社会安定,民俗淳朴。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 不教而杀 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不教而诛 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与教育有关的成语

与教育有关抄的成语:十年2113树木,百年树人:5261 语出《管子.权修》: “一年之4102计,莫如树谷;1653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喻培养人才很不容易.一树百获:语出《管子.权修》. 树:种植。种一次收获一百次。比喻培植人才能长期获益。桃李满天下:语出《资治通鉴·唐纪·武后久视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身教重于言教:语出《后汉书.第五伦传》:“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用自身的行动来教育人比用语言来教育人更重要。

关于教育的四字成语

成语 解释 春风风人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e69da5e6ba90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3353838比喻及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帮助 屡教不改 屡:多次,一次又一次;教:教育。经过多次教育,仍不改正 比屋可封 意思是在唐、虞时代,贤人很多,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后比喻社会安定,民俗淳朴。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 不教而杀 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不教而诛 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不可教训 教训:教育,教诲。对某人无法进行教育。 春风化雨 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东风化雨 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反面教员 反面:坏的,消极的一面。指与人民为敌的人的言行,可以从反面教育人民。 画荻教子 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指对一个人施加教育应该及时及早。 科班出身 比喻具有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的资格。 累教不改 多次教育,仍不改正。 蒙以养正 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 孟母三迁 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生聚教训 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