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百科 > 正文

口()是()的成语 口什么一什么是成语有哪些

口什么一什么是成语有哪些

一口成语有哪些:一口三舌、如出一口、反咬一口、一口两匙、相与一口一口同音、一口一声、一口同声、一口颂歌、一口咬定

什么成语是()口佛心

()口佛心——蛇口佛心。蛇口佛心shé kǒu fó xīn解释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成语什么口什么

黯然失色ànránshībaisè解释黯du然:心里zhi不舒服、情绪低落dao的样子;失色内:因惊恐而变以脸色。本容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出处南朝·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李善注:“黯然,失色貌”结构偏正式。用法多用于两个事物相比之下;原来不差的显得差了;差的显得更差了。一般作谓语、宾语。正音黯;不能读作“yìn”。辨形黯;不能写作“暗”。近义词相形见绌、大相径庭反义词光彩夺目、不相上下辨析~和“相形见绌”;都可表示“相比之下;显得不够”的意思;常可通用。不同在于:~的语义重;是形象的比喻;“相形见绌”语义较轻;是直接陈述性的。~可用于强调“失去颜色;暗淡无光”;“相形见绌”一般不能。例句    (1)真是语惊四座;使得其他人的汇报统统~了。    (2)这些诗的气派;比起今天奉节县的民歌;都会~。

与口有关的成语

笔伐口诛复bǐ fá kǒu zhū成语制解释伐:声讨,攻打;2113诛:痛斥,5261责罚。从口头和书面上对4102坏人坏1653事进行揭露和声讨。成语出处清 忧患余生《<官场现形记>序》:“而吾辈不畏强御,不避斧钺,笔伐口诛,大声疾呼。”饭来张口fàn lái zhāng kǒu成语解释指吃现成饭而不劳动成语出处唐 元稹《放言》:“酒熟脯糟学渔父,饭来开口似神鸦。” 缄口不言jiān kǒu bù yán成语解释缄:封闭;言:说话。封住嘴巴;不开口说话。成语出处《明史 何遵传》:“正德间,给事、御史挟势凌人,趋权择便,凡朝廷大阙失,群臣大奸恶,缄口不言。”口耳相传kǒu ěr xiāng chuán成语解释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成语出处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口耳相传,或逮后世。” 口传心授kǒu chuán xīn shòu成语解释心授:不立文字;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通过口头讲述和心中悟解来传授。成语出处明 解缙《春雨杂述 评书》:“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 口轻舌薄kǒu qīng shé bó成语解释形容说话刻薄尖酸成语出处《天雨花》第25回:“小小年纪无厚道,口轻舌薄诮谁人?”

口字打一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

1. 口说无凭 kǒu shuō wú píng

解释:单凭口说,不足为据。

出处:元·乔吉《扬州梦》第四折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365633961:“咱两个口说无凭。”

2. 心直口快 xīn zhí kǒu kuài解释:性情直爽,有话就说。出处: 元·张国宾《罗李郎》第四折:“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粮军,哥哥是好人。”

3. 口口声声 kǒu kǒu shēng shēng

解释:形容一次一次地说,或经常说。

出处: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你也曾听杜宇,他那里口口声声,撺掇先生不如归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