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什么而什么的成语。
什么什么而什么的成语:背道而驰、竭泽而渔、鱼贯而出、不劳而获、侃侃而谈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431363635。一、背道而驰解释: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出自:虽然很象背道而驰,其实倒是心心相印。 鲁迅《坟·从胡须说到牙齿》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形容越跑越远,永远达不到目的二、竭泽而渔解释:泽:池、湖。掏干了水塘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也形容反动派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出自: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抽干湖水来捕鱼,怎么可能捕不到? 但是明年就没有鱼了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近义词涸泽而渔、杀鸡取卵、不留余地反义词从长计议三、鱼贯而出解释:像游鱼那样连贯着出现。出自: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回:“三人急不暇择,从窦中鱼贯而出,外面正是一条逼狭的胡同,还静悄悄的没人阻住。”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四、不劳而获解释:获:获取,得到。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出自:我的目标是不满于杨,而因此而是为的举动,却也许被第三者收渔人之利,不劳而获。 鲁迅《两地书》三十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比喻不劳动而得到成果近义词不稼不穑、不义之财、坐吃享福、坐收其利、坐收渔利、尸位素餐、坐享其成、不劳而食反义词先难后获、一无所得、徒劳无功、自食其力、劳而无功五、侃侃而谈解释: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出自:春秋孔子《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在朝堂上,和下大夫说话,安详从容。示例:却从来不曾见过象这位蛮子般的那末侃侃而谈,旁若无人的气概。 郑振铎《桂公塘·三》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近义词放言高论、口齿伶俐、喋喋不休、呶呶不休、海阔天空、夸夸其谈、口如悬河、夸夸其言、滔滔不绝、大言不惭、娓娓而谈、口若悬河、高谈阔论、夸夸而谈、谈天说地反义词噤若寒蝉、噤口不言、缄口无言、支吾其词、闭口无言、半吞半吐、沉默寡言、一言不发、张口结舌、吞吞吐吐、理屈词穷
一什么什么的成语大全
一往无前、一事无成、一五一十、一心一意、一言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1376634为定、一路平安、一团和气、一表人才、一鸣惊人、一知半解
1、一往无前
解释:一直往前,无所阻挡。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
出自:现代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2、一事无成
解释:连一样事情也没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
出自:唐·白居易《除夜寄微之》诗:“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释义:我的鬓毛不知不觉中已经变得白而细长,想起我至今一事无成,就觉得不堪。
3、一言为定
解释: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反悔。
出自: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程婴,我一言已定,你再不必多疑了。”
释义:程婴,我说话算数,你就不要再多疑了。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分句;指说话算数。
4、一表人才
解释:表:指外貌。形容人容貌俊秀端正。
出自: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夫人,放着你这一表人物,怕没有中意的丈夫?”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5、一鸣惊人
解释: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出自:战国 韩非《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释义:虽然没有去飞翔,但是如果去飞翔,必定一飞冲天,虽然没有鸣叫,但是如果鸣叫,一定一鸣惊人。
语法: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国家、集体。
什么以什么什么成语
自以为是、夜以继日、聊以自慰、坐以待毙、引以为荣一、自以为是 [ zì yǐ wéi shì ]解释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431366431:是: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出自:战国 孟子《孟子·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译文:大家都喜欢他,不过总是以为自己是对的罢了。二、夜以继日 [ yè yǐ jì rì ]解释: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出自:战国庄子《庄子·至乐》:“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译文:高贵的人,加紧工作或学习,考虑是否妥善。三、聊以自慰 [ liáo yǐ zì wèi ] 解释:聊:姑且。姑且用来安慰自己。出自:汉·张衡《鸿赋序》:“南寓衡阳,避祁寒也……余五十之年,忽焉已至,永言身事,慨然其多绪,乃为之赋,聊以自慰。”译文:南方的家在衡阳,为了躲避寒冬啊……五十岁的年纪,转眼已到,说起之前遇到过的事情,慷慨的多端,于是将这些写下来,姑且用来安慰自己。四、坐以待毙 [ zuò yǐ dài bì ]解释:坐着等死。形容在极端困难中,不积极想办法找出路。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译文:但是不征伐敌人,皇朝也是会灭亡的,只是坐着等死,不如去征伐敌人。五、引以为荣 [ yǐn yǐ wéi róng ] 解释:以此事为光荣。出自:老舍《四世同堂》七四:“他们一向规规矩矩,也把儿女们调教的规规矩矩,这是他们引以为荣的事。”
什么什么以什么成语
1、持之以恒成语拼音:chí zhī yǐ héng成语解释:持:保持;坚持;之:代词;指所要坚持的东西;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65656466恒:长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坚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成语出处:宋 楼钥《攻愧集 雷两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2、长此以往成语拼音:cháng cǐ yǐ wǎng成语解释:长:长久;此:如此;这样。长久这样下去。成语出处:鲁迅《书信集 二五六 致张廷谦》:“倘长此以往,恐怕要日见其荒凉。” 3、动之以情成语拼音:dòng zhī yǐ qíng成语解释:用感情来打动他的心。成语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随便他如何导之以理,动之以情,一个只是不肯松口。” 4、降格以求成语拼音:jiàng gé yǐ qiú成语解释:降:降低;格:规格;标准。降低标准来寻求或要求。指不坚持原来的要求和标准。成语出处:鲁迅《坟 灯下漫笔》:“那么到亲戚朋友那里借现钱去罢,怎么会有?于是降格以求,不讲爱国了,要外国银行的钞票。” 5、授人以柄成语拼音:shòu rén yǐ bǐng成语解释:把剑柄交给别人。比喻将权力交给别人或让人抓住缺点、失误,使自己被动。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梅福传》:“倒持泰阿,授楚其柄。”
什么什么成什么成语
集腋成裘、杀身成仁、卓有成效、聚沙成塔、众志成城一、集腋成裘解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431366366释:腋:腋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裘:皮衣。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出自:《慎子·知忠》:“狐白之裘,盖非一狐之皮也。”译文:白狐狸皮衣,这不是一只狐狸的皮啊。二、杀身成仁拼音:shā shēn chéng rén释义: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译文:“志士仁人;无求生存而害仁;有杀身成仁。”三、卓有成效读音:zhuó yǒu chéng xiào解释:形容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也指做事效率很高,办事方式很有效果。出处:明·王守仁《申行十家牌法》:“若巡访劝谕著有成效者,县官备礼亲造其庐,重加奖励。”译文:“如果巡视访求劝谕著有成效的,政府准备礼物亲自来到他的房子里,重加奖励。”四、聚沙成塔拼音:[ jù shā chéng tǎ ]解释:聚细沙成宝塔。原指儿童堆塔游戏。后比喻积少成多。出自:经文《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译文:即是是玩耍,也可以玩出个样来;想做成任何事,都需要一点一滴地积累。五、众志成城拼音: [ 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 ]解释: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出自:春秋 左邱明《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译文:众志成城,众口一词,虽金石亦可熔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