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形容没有知音
曲高来和寡_金山词霸拼自 音:qǔ gāo hè guǎ 解2113 释:曲5261:乐曲.高:高雅.和4102:和谐地跟着唱.寡:少.乐曲的格1653调越高;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难觅.现多用于比喻言行卓越不凡、艺术作品等高雅深奥;很难有人... 出 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示 例:通俗读物就应该写通俗些;否则~;看的人就不会多. &^^&老教授这部力作很有学术价值;但~;买的人很少.
形容知音难觅的成语有哪些?
曲高和2113寡[ qǔ gāo hè guǎ ]:曲调高深,5261能跟着唱的4102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1653言论或作版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权。
破琴绝弦[ pò qín jué xián ]:比喻知音断绝。
唱高和寡[chàng gāo hè guǎ]:曲调高深,知音很少。比喻高雅深奥的诗文和其他艺术作品很难被大众理解接受。
古调独弹[gǔ diào dú tán]:独弹:独自弹。曲调古雅,没有人能相附和。比喻人的行为不合时宜,难觅知音同道。
高山流水[ gāo shān liú shuǐ ]:比喻知音难觅,也比喻乐曲高妙。
什么成语表示知音难觅?
绝对是: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262356163高山流水。《高山流水》,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 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有同名电视剧《高山流水》。目录[隐藏]名曲溯源曲谱版本琴曲释义乐曲赏析成语典故另解友谊同名词曲同名电视 [编辑本段]名曲溯源 “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传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编辑本段]曲谱版本 做为古筝曲,高山流水为代表曲目。但高山流水最普遍的是三个版本,一个是山东筝派,一个是浙江筝派,还有一个就是河南筝派。古筝之所以是三个版本,是因为曲调完全不同,而不是演奏技法的不同。 “齐鲁大板”的山东筝派:演奏时,大指使用频繁,刚健有力。即令是“花指”,也是以大指连“托”演奏的下花指为多;而 左手的吟揉按滑则刚柔并蓄,铿锵,深沉,其演奏风格纯朴古雅。 “中州古调”(或称“郑卫之音”)的河南筝派:河南筝在演奏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右手从靠近琴码的地方开始,流动的弹奏到靠近“岳山”的地方,同时,左手作大幅度的揉颤,音乐表现很富有戏剧性,也很有效果。在河南筝中,把这一技巧称为“游摇”。其中尤以左手的滑按(左手按至音位,弹弦时略退少许,迎音迅速滑上,敏越无迹)、小颤(颤音细密紧促)、滑颤(边沿边颤)、大颤(颤幅阔大,动宕有情)等招法最有特色。在演奏风格上,不管是慢板或是快板,亦无论曲情的欢快与哀伤,均不着意追求清丽淡雅、纤巧秀美的风格,而以浑厚淳朴见长,以深沉内在慷慨激昂为其特色。在傅玄《筝赋?序》中对河南筝曲的评价是“曲高和寡,妙技难工”。 “武林逸韵”的浙江筝派:演奏特点有“大指摇”、“快四点”、“夹弹”、“提弦”等技法,并借鉴、学习、融汇了琵琶、三弦、扬琴乃至西洋乐器的演奏技法, 浙江筝中“摇指”的运用是以大指作细密的摇动来演奏,其效果极似弓弦乐器长弓的演奏。严格来说,这是在其他流派的传统筝曲中所没有的,因为在其他流派所称的“摇指”或“轮指”实际上都是以大指作比较快速的“托”、“劈”,浙江筝的“摇指’则显示了它自身的特点而有别于其他流派。 但浙江筝派的高山流水曲调优美。在最开始,右手跨三个八度同时表现山的庄严和水的清亮。曲中部右手如水般流畅,左手在低音位置的配合如山耸立其间。后半部用花指不断划奏出流水冲击高山的湍急。最后用泛音结尾,如水滴石般的柔和清脆。 《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有多种谱本。有琴曲和筝曲两种,两者同名异曲,风格完全不同。[编辑本段]琴曲释义 古代琴曲。战国时已有关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传,故亦传《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乐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此谱之《高山》、《流水》解题有:“《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来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两千多年来,《高山》、《流水》这两首著名的古琴曲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
关于知音成语
高山流水 曲解人意 秉烛夜谈 促膝长谈 八拜之交 白首同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236613362归 道义之交 高情厚谊 恨相见晚 恨相知晚 莫逆之交 倾盖如故 深情厚谊 深情厚意 生死不渝 叨在知己 万古长青 刎颈之交 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相视莫逆 心照情交 心照神交1)义结金兰 (2) 血浓于水 (3)寸草春晖 (4)范张鸡黍 (5)北风之恋 (6)比翼双飞 (7)碧海青天 (8)恨相知晚 (9)莫逆之交 (10)情投意合 (11)琴瑟之好 (12)含情脉脉 (13)如手如足 (14)如胶似漆 (15)深情厚谊 (16)水乳交融 (17)手足之情 (18)温情脉脉 (19)相亲相爱 (20)心心相印 (21)一往情深 (22)一唱一和 (23)谊切苔岑 (24)张敞画眉 (25)海誓山盟 (26)流水桃花 (27)天长地久 (28)至死靡它 (29)淡水交情 (30)情深潭水 (31)桃花潭水 (32)地久天长 (33)举案齐眉 (34)患难之交 (35)刎颈之交 (36)恋恋不舍 (37)两肋插刀 (38)肝脑涂地 (39)依依惜别 (40)难舍难分 (41)生死之交 (42)志同道合 (43)舐犊情深 (44)患难之交 (45)情同骨肉 (46)情投意合 (47)贫贱之交 (48)深情厚谊 (49)骨肉至亲 (50)骨肉相连
表示知音的成语有哪些
志同道合、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431356564情投意合、莫逆之交、惺惺相惜、意气相投一、志同道合 [ zhì tóng dào hé ] 解释:道:途径。志趣相同,意见一致。出自:闻一多《杜甫》:两人起先虽觉得志同道合,后来子美的热狂冷了。 二、情投意合 [ qíng tóu yì hé ] 解释:投:相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出自: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七回:“那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两人情投意合。”翻译:那镇元子和行者结为兄弟,两人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三、莫逆之交 [ mò nì zhī jiāo ] 解释:莫逆:没有抵触,感情融洽;交:交往,友谊。指非常要好的朋友。出自:春秋.庄子《庄子·大宗师》:“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翻译:四人相视大笑,心心相印,于是两人成为了朋友。四、惺惺相惜 [ xīng xīng xiāng xī ] 解释:性格、志趣、境遇相同的人互相爱护、同情、支持。出自:柳残阳《断肠花》第34章:这是双方的互相倾慕,惺惺相惜,但是,又何尝不是一种缘分呢! 五、意气相投 [ yì qì xiāng tóu ] 解释:意气:志趣性格;投:合得来。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出自:元·官大用《范张鸡黍》:“咱意气相投,你知我心忧。”翻译:我们志趣性格合得来,你知道我在忧愁什么。
形容知音难觅的成语
形容知音难觅的成语:千金易得,知己难求、曲高和寡,知音难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