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颜有关的成语
与颜有关的成语 :五颜六色、和颜悦色、笑逐颜开、厚颜无耻、强颜欢笑、奴颜媚骨、奴颜婢膝、颜面扫地、驻颜有术、颜色发扬、朱颜粉面、颜丹鬓绿、胡颜之厚
和颜有关的成语
奴颜婢膝、颜面扫地、驻颜有术、朱颜粉面、颜色发扬、颜丹鬓绿、韶颜稚齿、不徇颜面、胡颜之厚、变颜变色、红颜薄命、腼颜事仇、颜筋柳骨、血指汗颜、破颜微笑、正言厉颜
和颜什么什么成语?
和颜悦色发音 hébai yán yuè sè 释义 颜:du面容;悦:愉快;zhi色:脸色。脸dao色和霭喜悦。形回容和善可亲。答 出处 《论语·季氏》:“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也。”邢昺疏:“善柔,谓面柔,和颜悦色以诱人者也。” 示例 申子平急上前,和颜悦色的把原委说了一遍。(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八回) 近义词 平易近人 和蔼可亲 反义词 横眉怒目 杀气腾腾 声色俱厉
有关“颜”的成语有哪些?
五颜六色(wǔ yán liù sè):形容色彩复杂而艳丽或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65633961花样繁多。引申为各色各样。“五颜”指金、银、铜、铁、锡五颜或为童颜、红颜、粉颜、龙颜、鹤颜。“六色”指三元色和三间色,即红、黄、蓝和橙、绿、紫或为喜色、怒色、哀色、忧色、愁色、伤色。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惟各人所登之云,五颜六色,其形不一。”
和颜悦色(hé yán yuè sè):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出 处:《论语·季氏》:“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也。”邢昺疏:“善柔,谓面柔,和颜悦色以诱人者也。”
厚颜无耻(hòu yán wú chǐ):指人脸皮厚,不知羞耻。
出 处: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见《文选》卷四十三):“岂可使芳杜厚颜;薜荔蒙耻。”
笑逐颜开(xiào zhú yán kāi):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面笑容,非常高兴的样子。
出 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母亲方才转忧为喜;笑逐颜开道:‘亏得儿子峥嵘有日;奋发有时。’”
强颜欢笑(qiǎng yán huān xiào):心里不畅快,但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
出 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女》:“‘汝狡兔三窟,何归为?’柴俯不对。女肘之,柴始强颜为笑。”
颜面扫地(yán miàn sǎo dì):比喻面子丧失干净。
出 处: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戴过一次高帽子的,从此颜面扫地,做不起人。”
驻颜有术(zhù yán yǒu shù):留住容颜,令人不衰老。
例句:这个人都这么大年纪了看着还和小姑娘一样,可真是驻颜有术。
颜筋柳骨(yán jīn liǔ gǔ):颜"指颜真卿,"柳"指柳公权。都是中国古代书法史上著名的楷书四大家:颜真卿的书法用笔肥厚粗拙,显得筋健洒脱。柳公权的书法棱角分明,以骨力遒劲著称。“颜筋柳骨”是说他们二人的风格像筋、骨那样挺劲有力。
典故:
宋·范仲淹《祭石学士文》:“曼卿之笔,颜筋柳骨。”
宋 陆游《唐希雅雪鹊》诗:“我评此画如奇书, 颜筋柳骨追欧虞 。”
元 关汉卿《普天乐·喜得家书》曲:“却是断肠诗词,堪为字史,颜筋柳骨,献之羲之 。”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此书颜骨柳筋,无一笔不合法。”
红颜薄命(hóng yán bó mìng):旧时指女子容貌美丽但遭遇不幸。
出 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自怜红颜薄命;遭此强横。”
鹤发童颜(hè fà tóng yán):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出 处:唐·田颖《玉山堂诗文集·梦游罗浮》:“自言非神亦非仙;鹤发童颜古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