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百科 > 正文

礼好大的成语 形容人礼仪好的成语

形容人礼仪好的成语

彬彬2113有礼 [bīn bīn yǒu lǐ] 基本释义彬彬:原意5261为文质兼4102备的样子,后形容文1653雅。形容文雅有礼版貌的样子。出 处权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三回:“唤出他两个儿子;兄先弟后;彬彬有礼。”例 句导游小姐~的服务态度,受到中外游客的一致好评。近反义词近义词文质彬彬 温文尔雅反义词丑态百出

有关礼的成语

礼崩乐坏指封2113建礼教5261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4102破坏。1653礼之用,和为贵按礼行事,当回以平和答宁静为本。礼仪之邦礼仪礼节和仪式邦国家。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礼禁未然旧时指以礼教化人民,防范 * 的事情发生。礼下于人,将有所求礼礼物求请求。送礼物给人,一定是对人有所求助。礼尚往来尚注重。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礼义廉耻古人认为礼定贵贱尊卑,义为行动准绳,廉为廉洁方正,耻为有知耻之心。指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礼烦则乱礼仪繁琐势必导致混乱。礼贤下士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分去结交。礼门义路指义好比是大路,礼好比是门,只有君子才能从这条大路行走,由这扇门出入。礼让为国治理。以礼所提倡的谦让精神治理国家。礼失则昏失去礼义就必然导致昏乱。

礼的成语有哪些

礼仪之邦、克己抄复礼、分庭抗礼2113、礼尚往来、5261顶礼膜拜、41021653彬彬有礼、礼崩乐坏、礼义廉耻、礼贤下士、来而不往非礼也、先礼后兵、知书达礼、礼轻情意重、博文约礼、爱礼存羊、以礼相待、诗礼传家、知书识礼、三茶六礼、诗礼之家、礼轻人意重、敬贤礼士、导德齐礼、磕头礼拜、傲慢无礼、恭而有礼、言之有礼、焚香顶礼、礼让为国

形容礼重而且好说好听的话的成语

成语:复 顺耳悦目制拼音: shùn ěr yuè2113 mù解释: 顺耳5261:合乎心意,听着4102舒服;悦:1653好看。听着舒服,看着好看。指言行迎合人的心意。出处: 《三国志·蜀志·法正传》:“趋求顺耳悦目,随阿遂指,不图远虑为国深计故也。”拼音代码: seym

带礼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一:分庭抗礼[ fēn tíng kàng lǐ ] 1. 解释:庭:庭院;抗礼:平等行礼。原指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66303731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2. 出自:《史记·货殖列传》:“(子贡)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3. 示例:知县此番便和他~,留着吃了饭,叫他拜做老师。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七回二:先礼后兵[ xiān lǐ hòu bīng ] 1. 解释:礼:礼貌;兵:武力。先按通常的礼节同对方交涉,如果行不能,再用武力或其他强硬手段解决。2.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以慢备心,然后进兵攻城,城可破也。”3. 示例:你这~方法实在高明。三:彬彬有礼[ bīn bīn yǒu lǐ ] 1. 解释: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2. 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3. 示例:唤出他两个儿子,兄先弟后,~。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三回四:以礼相待[ yǐ lǐ xiāng dài ] 1. 解释:用应有的礼节接待。2.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九回:“赵枢密留住禇坚,以礼相待。”3.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五:礼贤下士[ lǐ xián xià shì ] 1. 解释: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分去结交。2. 出自:《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礼贤下士,圣人垂训;骄多矜尚,先哲所去。”《新唐书·李勉传》:“其在朝廷,鲠亮廉介,这宗臣表,礼贤下士有始终,尝引李巡、张参在幕府。”3. 示例:我今天看见了一位~的大人先生,在今世只怕是要算绝少的了。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