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公共厕所,便所,三个词在一起是什么成语
有的放矢baiyǒu dudì fàng shǐ[释义] 的:靶子;矢:箭。对zhi准靶子射dao箭。比喻言论、行动有回针对性;答目标明确。[语出] 宋·叶适《水心别集》:“论立于此;若射之有的也;或百步之外;或五十步之外;的必先立;然后挟弓注矢以从之。”[正音] 的;不能读作“dí”或“de”。[辨形] 的;不能写作“地”。[近义] 对症下药[反义] 无的放矢[用法] 含褒义。用来表示说话或做事要有目的。一般用作谓语、定语、宾语、状语。[结构] 连动式。[辨析] 见“对症下药”(266页)。[例句] 我们在评论工作时要~。[英译] have a definite object in view
第三个字是便字的成语
如果是看图复后猜成语的游戏制就是大腹便便。如2113果不是,5261有大腹便便和家常便饭。4102大腹便1653便解释 便便:肥胖的样子。形容肥胖的样子。出自《后汉书·边韶传》:“边孝先,腹便便。”家常便饭解释 指家中日常的饭食。也比喻常见的事情。出自 唐·宋若华、宋若昭《女论语·事夫章》:“莫教寒冷,冻损夫身;家常茶饭,供侍殷勤。”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四:“常调官好作,家常饭好吃。”
与三有关的成语
与三有关的成语有
一、三人成虎 [ sān rén chéng hǔ ]
1.解释: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6303164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2.出自:《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3.语法:复句式;作分句;含贬义
二、三缄其口 [ sān jiān qí kǒu ]
1.解释:缄:封。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谨慎。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
2.出自: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
3.示例:危行言逊,祸免生肘;金人示诫,~。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
三、孟母三迁 [ mèng mǔ sān qiān ]
1.解释: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2.出自:汉·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四、丢三落四 [ diū sān là sì ]
1.解释:形容做事马虎粗心,不是丢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
2.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咱们家没人,俗语说的‘夯雀儿先飞’,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令人笑话。”
3.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含贬义
五、垂涎三尺 [ chuí xián sān chǐ ]
1.解释:涎:口水。口水挂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也形容非常眼热。
2.出自:老舍《赵子曰》第三章:“对面坐着一个垂涎三尺的小黑白花狗,挤眉弄眼的希望吃些白薯须子和皮。”
3.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见了别人东西眼红
词在第三个的成语有哪些
1、义正词严解释:义:道理。词:言辞。道理正当公允,严肃的措词。亦作“e68a84e8a2ad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3363461义正辞严”、“辞严义正”、“辞严意正”、“词严理正”、“正义严辞”。出自: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四》:“子玄之论,义正词严,圣人复起,弗能易矣。”示例:本大臣、本部堂声罪致讨,~,断断不能再缓矣。2、理屈词穷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用 法贬义成语。一般用于争论中被驳倒而无话可说的人。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3、包揽词讼解释:指招揽承办别人的诉讼,从中谋利。出自:《红楼梦》第一○五回:“那参的京官就是大老爷,说的是包揽词讼,所以火上浇油。”示例:钱文贵在村子上~,出出歪主意,一定是可能的。4、理正词直解释:道理正当,言词朴直。5、空费词说解释:说的话别人不听,等于白说。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三:“仆有一计,于兄甚便。只恐兄溺 枕席之爱,未必能行,使仆空费词说耳!”6、语近词冗解释:指文辞浅近,但不简炼。出自: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考史三》:“翟公巽谓范蔚宗书语近词冗,事多注见。”7、虚废词说解释:空费精神白说话。指说话不起作用。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刘使君与孙将军自来无旧,恐虚废词说。”
带3三的成语(解释+出处)
三人成虎 很多人说得多了假的也会变成真的表现娱论的力量强大。
“三”开头的成语
一:三从四德[ sān cóng sì dé ] 1. 解释:封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6303734建礼教束缚妇女的道德标准之一。2. 出自:《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周礼·天官》:“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3. 示例:从来不出闺门里,羞答答怎便将男儿细窥,则我这~幼闲习,既嫁鸡须逐他鸡。 ◎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三折二:三番五次[ sān fān wǔ cì ] 1. 解释:番:遍数。一再,多次。2. 出自: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一折:“你将书呈三番两次调发小生到此,萧条旅馆,个月期程,不蒙放参。”3. 示例:离毕业分配还有几个月,他就~地诉说困难,请求领导照顾。三:三姑六婆[ sān gū liù pó ] 1. 解释:比喻不务正业的妇女。2. 出自:元·陶宗仪《辍耕录》卷十三:“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也。”3. 示例:吾闻贵地有~,一经招引入门,妇女无知,往往为其所害,或哄骗银钱,或拐带衣物。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四:三五成群[ sān wǔ chéng qún ] 1. 解释:几个人、几个人在一起。2. 出自: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二:“三五成群,高谈嬉笑。”3. 示例:一般也有轻薄少年及儿童之辈,见他又挑柴,又读书,~,把他嘲笑戏侮。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二十七五:三缄其口[ sān jiān qí kǒu ] 1. 解释:缄:封。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谨慎。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2. 出自: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3. 示例:危行言逊,祸免生肘;金人示诫,~。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