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然字的成语
1、怦然心动bai
怦然心动,du是一个汉语成语zhi,拼音是pēng rán xīn dòng,是指由于dao受某种事回物的刺激,答思想情感突然起了波动。也指心跳,突感不安;内心有所触动,产生想做某事的念头。
2、焕然一新
焕然一新,读音huàn rán yì xīn,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改变陈旧的面貌,呈现出崭新的样子。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其有晋宋名迹,焕然如新,已历数百年,纸素彩色未甚败。”
3、索然无味
索然无味,读音是suǒ rán wú wèi,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呆板枯燥,一点意味或者趣味都没有。亦作“索然寡味”。出自明·杨慎《丹铅杂录·论衡》:“盖文有以含蓄不尽为工者。说尽,则索然无味。”
4、戛然而止
戛然而止(jiá rán ér zhǐ),汉语成语,形容声音因为被打断而突然终止。出自《文史通义·古文十弊》。戛:象声词。 戛然:突然停止的样子。形容声音一下子被突然停止。
5、勃然大怒
勃然,突然。勃然大怒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ó rán dà nù,意思是形容人大怒的样子。汉·班固《汉书·谷永传》:“是故皇天勃然发怒。”
带有然的成语
带有然的成语有怦然心动、焕然e69da5e6ba90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1336139一新、索然无味、戛然而止、勃然大怒。1、怦然心动,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pēng rán xīn dòng,是指由于受某种事物的刺激,思想情感突然起了波动。也指心跳,突感不安;内心有所触动,产生想做某事的念头。出自战国·楚·宋玉《九辩》:“私自怜兮何极,心怦怦兮谅直。”译文:这样的自叹自怜何时是尽头,内心忠诚正直永远是坚定。2、焕然一新,读音huàn rán yì xīn,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改变陈旧的面貌,呈现出崭新的样子。出自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其有晋宋名迹,焕然如新,已历数百年,纸素彩色未甚败。”译文:在晋宋就有名声,焕然如新,经历了一百年,纸张和色彩都还可以。3、索然无味,读音是suǒ rán wú wèi,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呆板枯燥,一点意味或者趣味都没有。亦作“索然寡味”。出自明·杨慎《丹铅杂录·论衡》:“盖文有以含蓄不尽为工者。说尽,则索然无味。”译文:文章写的很含蓄,说完,就没意思了。4、戛然而止(jiá rán ér zhǐ),汉语成语,形容声音因为被打断而突然终止。戛:象声词。 戛然:突然停止的样子。出自高阳《玉座珠帘》:下册就这一句,戛然而止,听来格外令人注意。5、勃然大怒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ó rán dà nù,意思是形容人大怒的样子。出自汉·班固《汉书·谷永传》:“是故皇天勃然发怒。”译文:所以大发雷霆。
什么然的成语
一:理所当然[ lǐ suǒ dāng rán ] 1. 解释:当然:应当如此。按道理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366303830应当这样。2. 出自:隋·王通《文中子·魏相篇》:“非辩也,理当然耳。”3. 示例:善者福而恶者祸,~。 ◎明·赵弼《续东窗事犯传》二:不期而然[ bù qī ér rán ] 1. 解释:期:希望;然:如此。不希望这样,而竟然这样。表示出乎意外。2. 出自:宋·郑樵《与景韦兄投宇文枢密书》:“盖磁石取铁,以气相合,固有不期然而然者。”3. 示例:名山大川之间,赤县神州之外,无远勿届,不期而然。 ◎清·吴研人《糊涂世界·序》三:道貌岸然[ dào mào àn rán ] 1. 解释:道貌:正经严肃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样子。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2. 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3. 示例:因看见端甫~,不敢造次。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四回四:一目了然[ yī mù liǎo rán ] 1. 解释:目:看;了然:清楚,明白。一眼就看得很清楚。2. 出自:明·张岱《皇华考序》:“可见按图索籍,三溪道路,一目了然。”3. 示例:却说这中堂正对着那个围场,四扇大窗洞开,场上的事,~。 ◎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九回五:毛骨悚然[ máo gǔ sǒng rán ] 1. 解释:悚然:害怕的样子。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2. 出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秦王闻之,不觉毛骨悚然。”3.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十分恐惧
()然()()成语
泰然自若 不以为意,神情e69da5e887aa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231383335如常。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 泰然处之 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处:处理,对待。形容毫不在意,沉着镇定。 昭然若揭 形容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 悠然自得 形容悠闲而舒适。 跃然纸上 活跃地呈现在纸上。形容文学作品叙述描写真实生动。 油然而生 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 嫣然一笑 形容女子笑得很美。 哑然失笑 禁不住笑出声来。 兴味索然 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兴趣盎然 形容兴趣浓厚。 肃然起敬 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毅然决然 意志坚决,毫不犹豫。 轩然大波 高高涌起的波涛。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 依然如故 指人没有什么长进,还是从前的老样子。 依然故我 形容自己一切跟从前一样,没有变得更好。 蔚然成风 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 突然袭击 原指军事上出其不意地攻击,现多比喻突然加于别人的行动使人感到意外而难应付。 索然无味 索然: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形容事物枯燥无味(多指文章)。 怡然自得 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爽然若失 爽然:主意不定的样子;若失:象失去依靠。形容心中无主、空虚怅惘的神态。 怦然心动 指由于受某种事物的吸引,思想情感起了波动。 庞然大物 庞然:高大的样子。指高大笨重的东西。现也用来形容表面上很强大但实际上很虚弱的事物。 孑然一身 孤孤单单一个人。 巍然屹立 比喻象高山一样直立地上,不可动摇。 跫然足音 跫:脚步声。原指长期住在荒凉寂寞的地方,对别人的突然来访感到欣悦。后常比喻难得的来客。 惘然若失 心情不舒畅,好象丢掉了什么东西似的。 截然不同 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茫然自失 若有所失而又不知所以的样子 茫然若失 茫然:失意的样子;若失:好像失去了东西。形容精神不集中,恍惚,若有所失的样子 潸然泪下 潸然:流泪的样子。形容泪流不止 憬然有悟 憬然:觉悟的样子。有所觉悟 豁然开朗 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豁然贯通 指一下了弄通了某个道理。 焕然一新 改变旧面貌,出现崭新的气象。 岿然独存 形容经过变乱而惟一幸存的事物。 岿然不动 岿然:高峻独立的样子。象高山一样挺立着一动不动。形容高大坚固,不能动摇。
参考资料:http://www.shuifeng.net/chengyu_search.asp
带“然”字的成语有哪些?
带然字的成语 :不以为然、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65643631怦然心动、浑然天成、恍然大悟、蔚然成风、泰然处之、突然袭击、理所当然、秩序井然、焕然一新、悠然自得、春意盎然、勃然变色、肃然起敬、庞然大物、安然无恙、怡然自得、井然有序、油然而生、毛骨悚然、轩然大波、戛然而止、巍然屹立、截然不同、酣然入梦、哑然失笑、生机盎然、潸然泪下、豁然贯通、大义凛然
蔼然可亲
读音ǎi rán kě qīn
释义:形容态度和气,使人愿意接近。
出处:明·李开先《贺邑令贺洪滨奖异序》:“迄今才八阅月,绝从生之文法,除苛细之科条,虽若凛不可犯,而实蔼然可亲。”
例句:胡老伯蔼然可亲,谁都喜欢跟他接近。
蔼然仁者 ǎi rán rén zhě
释义:对人和善的有仁德的人。
出处:唐·韩愈《答李翊书》:“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黯然销魂
àn rán xiāo hún
[释义]
黯然:心怀沮丧、面色难看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肉体。心怀沮丧得好像丢了魂似的。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
[出处]
南朝·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例句]
文思泉涌一泻千里黯然销魂不可自拔。
粲然可观
càn rán kě guān
[释义]
粲然:鲜明的样子。形容事物色彩鲜明。指成绩卓著,达到很高的水平。
[出处]
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表古雅之道,粲然可观。”
[例句]
“脱贫发展”论道宿迁“后发突破”粲然可观。
傲然屹立
ào rán yì lì
[释义]
形容坚定,不可动摇地站立着。
[出处]
古华《芙蓉镇》:“抽茎了,长叶了,铁骨青枝,傲然屹立。”
[例句]
那悬崖之上,一株株苍松翠柏拔地倚天,傲然屹立。
欣然自得
指心情舒适、自觉得意貌。
欣然自得读音 xīn rán zì dé
造句:
1、他拿着满分的卷子,欣然自得。
()()然 ()成语
不轻然诺轻:轻易;然诺:许诺。不随便许诺什么。形容人守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