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百科 > 正文

中味的成语 关于味字的成语

关于味字的成语

关于味字的成语:

耐人寻味、兴味盎然、索然无味、山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433623766珍海味、五味俱全、津津有味、个中滋味、臭味相投、味同嚼蜡、不知肉味、可人风味、食不累味、兴味索然、味如鸡肋。

扩展资料

词语解释:

一、索然无味 suǒ rán wú wèi

释义:索然:没有兴趣的样子。形容事物枯燥无味(多指文章)。

出自:鲁迅《且介亭杂文附集·“立此存照”(三)》:“我情愿做一回‘文剪公’,因为事情和文章都有意思,太删节了怕会索然无味。”

二、不知肉味 bù zhī ròu wèi

释义: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出处:《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意思是: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

三、味如鸡肋 wèi rú jī lèi

释义:鸡肋:鸡的肋骨,没有肉,比喻无多大意味而又不忍舍弃的东西。比喻事情不做可惜,做起来没有多大好。

出处:《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意思是:比如这鸡肋骨,丢掉觉得可惜,吃掉有没有味道,这就好比汉中一样,希望大王归还。

四、五味俱全 wǔ wèi jù quán

释义:五味:酸甜苦辣咸的合称。形容调味齐全适宜。

出处:《礼记·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意思是:酸、苦、辛、咸、甘,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这是人在一年十二个月中所吃的不同食物。

五、声希味淡shēng xī wèi dàn

释义:指平淡无奇,没有什么名声。有曲高和寡,不为人知之意。

出处:近代梁启超《新英国巨人克林威尔传》:此十一年间,表面上之克林威尔,其声希味淡也若此,而后此轰天裂地之克林威尔又何以称焉。

形容味道的成语

不可言宣 言:言语;宣:发表,表达。指不是言语所能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63353830表达的(用在说事物的奥妙、味道)。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五:“诸法寂灭相,不可以宣言,和尚如何为人?” 不知肉味 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出处:《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侈衣美食 侈衣,华美的衣服;美食,鲜美的食物。言衣食俱精。 出处:《吕氏春秋·精通》:“今夫攻者,砥厉五兵,侈衣美食,发且有日矣,所被攻者不乐。” 齿甘乘肥 食美味,骑骏马。形容生活豪奢。 出处:清·王韬《原士》:“而游惰者且齿甘乘肥,三代下之国家,所以有岌岌之势也。” 淡而无味 淡:薄,与“浓”相对。菜肴因盐少而没有味道。亦泛指清淡无味。亦形容说话、写文章内容平淡,无趣味。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庶民因其淡而无味,不及米谷之香,吃者甚少。” 雕蚶镂蛤 指精致而好吃的食物。 凤髓龙肝 比喻珍奇美味。 出处:明·孙仁孺《东郭记·吾将瞷良人之所也》:“他故人情蔼,消受他凤髓龙肝;我寸舌应嚼坏,愧没归遗两女子。” 甘旨肥浓 泛指佳肴美味。 出处:南朝·梁·沈约《述僧中食论》:“扰之大者,其事有三:一则势利荣名,二则妖妍靡曼,三则甘旨肥浓。” 膏梁锦绣 膏、梁:肥肉和细粮。泛指美味的食物;锦绣:精致华丽的丝织品。形容富贵人家衣食精美的奢华生活。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所以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于膏梁锦绣之中,意如‘槁木死灰’一般。” 个中滋味 个中:其中;滋味:味道,情味。其中的味道。指切身体会的甘苦。 出处:宋·向子谚《西江月·绍兴丁巳,遍走浙东诸郡……》:“居士何如学士,翰林休笑芗林。个中真味少知音,不是清狂太甚。” 侯服玉食 侯服:王侯之服;玉食:珍美食品。穿王侯的衣服,吃珍贵的食物。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 出处:《汉书·叙传下》:“侯服王食,败俗伤化。”

关于味道中带辣的成语

酸甜苦辣suān tiábain kǔ làdu[释义] 指各种滋zhi味。比喻人生的幸福、欢dao乐、痛苦、磨专难等各种境遇。属[语出] 清·李绿园《歧路灯》:“无非为衣食奔走;图挣几文钱;那酸甜苦辣也就讲说不起。”[辨形] 辣;不能写作“竦”。[近义] 世态炎凉 悲欢离合[反义] 四大皆空[用法] 多用于形容人生。一般作谓语、宾语。[结构] 联合式。

可供琢磨体会其中意味是哪个玩字成语

耐人复寻味nài rén xún wèi解释制耐:禁得起;寻味:探索体味2113。意味深长,值5261得人仔细体会琢磨4102。出处清·无1653名氏《杜诗言志》卷三:“其所作如《少府画障歌》、《崔少府高齐观三川水涨》诸诗,句句字字追琢入妙,耐人寻味。”结构兼语式。用法多用于文学艺术作品;也用于文章或讲话。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正音耐;不能读作“ài”;寻;不能读作“xín”。辨形耐;不能写作“奈”。近义词回味无穷、引人入胜反义词枯燥无味、索然无味辨析~和“回味无穷”都用来表示很有韵味。但“回味无穷”只限于事后回忆、追忆中体会到意趣很深;侧重于审美者的感受;~不仅指事后;也可以指当时侧重于审美客体本身所具有的韵味。例句这本书非常有教育意义;读起来~。

形容人花丛中过 带有香味的成语

[例句] 马上就进考场2113了。一般作谓语5261。4102” [近义] 浮光掠影 蜻蜒点水1653 [反义] 下马看花 入木专三分 鞭辟入里属 [用法] 含贬义;“浮光掠影”侧重于形容浮浅、粗略地观察了解、宾语。 [语出] 宋·杨万里《和同年李子西通判》。走:~侧重于形容匆忙。 [辨析] ~与“浮光掠影”有别走马观花 zǒu mǎ guān huā [释义] 骑在跑着的马上看花;他只得~地翻了一遍课本:“走马看花拂绿扬:跑。比喻匆忙、状语;曲江同赏牡丹香。 [结构] 连动式

形容很有女人味的成语

天生丽质、一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1353935笑倾城、倾国倾城、秀外慧中、婀娜多姿一、天生丽质 [ tiān shēng lì zhì ]解释:天生:天然生成。丽质:美丽的姿容。形容女子妩媚艳丽。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译文:天生就的一身丽质,很难长久弃置,一朝选在您。二、一笑倾城 [ yī xiào qīng chéng ]解释:形容女子的绝色。出自:东汉 班固《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译文:北方的佳人姿容出落得很美,举世无双,她幽处娴雅,超俗出众,这位佳人她只要对守卫城垣的士卒瞧上一眼,便可令士卒弃械、墙垣失守,倘若再对驾临天下的人君秋波一转,亡国灭宗的灾祸,可就要降临其身了!三、倾国倾城 [ qīng guó qīng chéng ]解释:倾:倾覆;城: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出自:东汉 班固《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译文:北方的佳人姿容出落得很美,举世无双,她幽处娴雅,超俗出众,这位佳人她只要对守卫城垣的士卒瞧上一眼,便可令士卒弃械、墙垣失守,倘若再对驾临天下的人君秋波一转,亡国灭宗的灾祸,可就要降临其身了!四、秀外慧中 [ xiù wài huì zhōng ]解释:秀:秀丽;慧:聪明。外表秀丽,内心聪明。出自: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慧中。”翻译:弯曲的眉毛丰满的脸颊,清丽的声音轻盈的体态,外表秀丽,内心聪明。五、婀娜多姿 [ ē nuó duō zī ] 解释:形容姿态柔和而美好。出自: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华容婀娜令我忘餐。”翻译:华容轻盈柔美让我忘记吃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