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一试就成功的成语
一蹴抄而就 拼音:yī cù é2113rjiù 解释:蹴:踏;就:成5261功。踏一步就成功。比4102喻事情轻而易1653举,一下子就成功。 出处:宋·苏洵《上田枢密书》:“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 示例:从前所受,皆为大略,~于繁赜,毋乃不可!清·吴趼人《痛史·原叙》近义词:一蹴即至、一举成功、迎刃而解 反义词:一事无成、一蹶不振、欲速不达 歇后语:足球运动员踢中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一下子就成功
形容一个人什么事情都想去试试的成语
跃跃欲试[ yuè2113 yuè yù shì5261 ]
生词本
基本释义4102详细释义
[ yuè yuè yù shì ]
跃跃1653:急于要行动的样子;欲内:要。形容急容切地想试试。
出 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一席说;说得唐二乱子心痒难抓;跃跃欲试。”
例 句
随着赛场情况的瞬息万变,观众们都~,摩拳擦掌。
第一个字是试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试的成copy语:试金石释义:一bai种黑色坚硬的石块,用du黄金在上面画一zhi条纹,就dao可以看出黄金的成色。比喻精确可靠的检验方法。出处:元·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折:“这里,端的,现放着试金石。”语法:作主语、宾语、定语。例句:“特别是第三个题目,是试验一个人品质的试金石。”
形容一试就知道了 成语
尝鼎一2113脔发音 cháng dǐng yī luán 释义 鼎:古5261代炊具,三4102足两耳;脔:1653切成块的肉。尝鼎专里一片肉,就可以知道整个鼎属里的肉味。 出处 《吕氏春秋·察今》:“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示例 那上等的,自有一班王孙公子去问津,那下等的,也有那些逐臭之夫,垂涎着尝鼎一脔。(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
形容第一次尝试的成语
初出茅庐、初露头角、初露锋芒、头上末下、初试啼声1、初出茅庐读音:chū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431356630 chū máo lú 解释:茅庐:草房。原比喻崭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初出茅庐第一功。”白话释义:崭露头角第一次立功。2、初露头角读音:chū lù tóu jiǎo解释:比喻刚刚显示出能力或才干。出处:周得京《花城洛阳赏牡丹》:“相传洛阳牡丹在隋前还是默默无闻的,到唐朝初露头角。”3、初露锋芒读音:chū lù fēng máng解释:比喻刚开始显示出力量或才能。出处:《人民日报》1984.2.25:“舒同的墨海生涯从他十四岁在乡间初露锋芒时算起,已有六十五个年头了。”4、头上末下读音:tóu shàng mò xià解释:第一次,初次。也指从上到下,从头到尾。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19回:“恰似俺们把这桩事放在头里一般,头上末下就让不得这一夜儿!”白话释义:好像我们把这件事都放在里心里面,第一次就过不完今晚。5、初试啼声读音:chū shì tí shēng解释:本指初生婴儿啼声宏大,将来一定不凡。后也比喻音乐会歌唱者初次登台。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初生牛犊不惧虎。白话释义:刚出生的小牛不害怕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