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百科 > 正文

叛道的成语 含有什么叛道的成语

含有什么叛道的成语

成语词目:纳叛招亡成语拼音:nà pàn zhāo wáng拼音代码:npzw成语解释:招收逃亡的人,接纳敌方叛变、归顺的人。

与离经叛道相同的成语有哪些

背恩忘义 背:2113背叛。指背弃5261恩德,忘却道4102义。 出处:《汉书·1653张敞传》:“内背恩忘义,伤化薄俗容。”《晋书·刘聪传》:“沈等皆刀锯之余,背恩忘义之类。” 背盟败约 背:违背。盟、约:誓约。败:败坏。指撕毁。背叛誓言,撕毁盟约。 出处:宋·苏辙《六国论》:“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 逆取顺守 逆:背叛;顺:合理。背叛国君夺取天下,遵循常理治理国家。 出处:《汉书·陆贾传》:“且汤武逆而以取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亲离众叛 离:离开;叛:背叛。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完全孤立。 出处:《左传·隐公四年》:“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无背无侧 不能辨清背叛倾仄之人。 众叛亲离 叛:背叛;离:离开。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完全孤立。 出处:《左传·隐公四年》:“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关于叛的成语有哪些

离经叛道 拼音:lí jīng pàn dào 解释:离:背离,不遵守。原指违反封e68a84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5646234建统治阶级所尊奉的经典和教条。现泛指背离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或学说。 出处:元·费唐臣《苏子瞻风雪贬黄州》第一折:“旦本官志大言浮,离经畔道。” 示例:他早就说过,与其目击儿子那样的“~”的生活,倒不如死了好!他绝对不愿意到上海。 茅盾《子夜》一 近义词:大逆不道、背信弃义 反义词:安分守己、墨守成规、循规蹈矩 歇后语:和尚娶老婆 语法:作宾语、定语、状语;指背离正道 招降纳叛 拼音:zhāo xiáng nà pàn 解释:原指收容接纳敌方投降叛变过来的人,以扩大自己的势力。现指收罗坏人,结党作恶。 出处:《宋史·刘光世传》:“楚州破,命光世节制诸镇,力守通泰。完颜昌屯承楚,光世知其众思归,欲携贰之。……获敌不杀,令持钱文示其徒,有欲归者,扣江执钱为信。归者不绝。” 示例:无论谁搞~、结党营私的罪恶活动,都没有好下场。 近义词:招兵买马、结党营私、招亡纳叛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众叛亲离 拼音:zhòng pàn qīn lí 解释:叛:背叛;离:离开。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完全孤立。 出处:《左传·隐公四年》:“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示例:他坚持与人民为敌,以至~,死无葬身之地。 近义词:土崩瓦解、孤家寡人、分崩离析 反义词:团结一致、同舟共济、和衷共济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不得人心 亲离众叛 拼音:qīn lí zhòng pàn 解释:离:离开;叛:背叛。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完全孤立。 出处:《左传·隐公四年》:“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示例:~,自取奔亡。 明·陆贽《翰苑集》卷二十 近义词:众叛亲离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不得人心招亡纳叛 拼音:zhāo wáng nà pàn 解释:招引接纳敌方叛逃的人。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高帝五年》:“高祖起丰、沛以来,罔罗豪桀,招亡纳叛,亦已多矣。” 示例:那时安禄山久蓄异志,专一~。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卷 近义词:招降纳叛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叛的成语有哪些

叛的成语有哪些:纳叛招亡、亲离众叛、神怒民叛、招降纳叛、招亡纳叛、离经叛道、百约百叛、众叛亲离

离叛的成语有哪些

离叛的bai成语有哪些 :众叛du亲离离经叛道zhi [lí jīng pàn dào] 生词本基本释义离:背离dao,不遵守专。原指违反封建统治属阶级所尊奉的经典和教条。现泛指背离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或学说。出 处元·费唐臣《贬黄州》:“且本官志大言浮;离经叛道。”例 句哥白尼的“日心说”曾被教会诋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