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百科 > 正文

关了水的成语 关于水的成语

关于水的成语

海不扬波、碧波浩渺、2113河清海晏、风5261平浪静、风微浪4102稳

一、海百不扬波

白话1653释义:比喻太平无事。

朝代:清

作者:陈恭尹

出处:《饶歌》:“海不扬波万国通,三吴闽浙各乘风。”

翻译:海上不起波浪万国顺通,三吴闽浙各乘风。

二、碧波浩渺

白话释义:大片水域壮观景象,通常修饰相对平静的江河湖泊。

朝代:近代

作者:不详

出处:《搜狗百科》在碧波浩渺的湖水中泛舟横渡,饱览湖光山色。

翻译:在平静度的湖水中泛舟横渡,饱览湖光山色。

扩展资料:

一、水面[ shuǐ miàn ]

1、水的表面:水面上漂着片片花瓣。

2、水域的面积:我国可以养鱼的水面很大。

二、水果[ shuǐ guǒ ]

可以吃的含水分较多的植物果实的统称,如梨、桃、苹果等。

三、河水[ hé shuǐ ]

河里的水,含有碳酸盐、硫酸盐及钙等溶解物与海水主要含有氯化物和钠有区别。

和水有关的成语

水深火热、滴水穿石、水泄不通、水落石出、似水流年一、水深火热 [ shuǐ shēn huǒ rè ] 解释:老百姓所受的灾难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431353866,象水那样越来越深,象火那样越来越热。比喻人民生活极端痛苦。出自:梁斌《红旗谱》四二:只要能把国家从水深火热里救出来,他就是至高无上的英雄。 二、滴水穿石 [ dī shuǐ chuān shí ] 解释:水不断下滴,可以闹穿石头。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出自: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翻译:用绳子可以把木头锯断,水不住往下滴,时间长了能把石头滴穿。三、水泄不通 [ shuǐ xiè bù tōng ] 解释:泄:排泄。像是连水也流不出去。形容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德山门下,水泄不通。”翻译:德山门下,连水也流不出去。四、水落石出 [ shuǐ luò shí chū ] 解释: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出自:冯德英《迎春花》第二十章:水山,不要急。事情早晚能弄个水落石出。 五、似水流年 [ sì shuǐ liú nián ] 解释:流年:光阴。形容时间一去不复返。出自: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翻译:就是你像花一样美的眷属,姻缘十分美好。时间一去也不复返。

有关节水的成语

滴水不漏、点水不漏

一、

解释:一滴水也不外漏。形容说话、办事非常细致、周密,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431356666无懈可击。也形容钱财全部抓在手里,轻易不肯出手。

出自:宋·朱熹《朱子语类·易三》:“又要说得极密处无缝罅,盛水不漏。”

译文:另外要说得很密处无缝裂缝,装水不漏。

示例:这也是王春宇几年江湖上精细,把这宗事,竟安插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二十七回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近义词一五一十、颠扑不破、天衣无缝、涓滴不遗、点水不漏、涓滴不漏

二、点水不漏

解释:形容十分周到、严密,毫无差失漏洞。

出自:《隋唐演义》第四九回:“罗成见线娘这枝方天戟,使得神出鬼没,点水不漏。”

译文:罗模式线娘这枝方天戟,要得到神出鬼没,点水不漏。

扩展资料

反义词自相矛盾、漏洞百出

一、自相矛盾

解释: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出自:《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称赞他说:‘我盾坚固,没有人能穿的。’又称赞他的矛说:‘我的矛的利益,在万物没有不穿的。’或者说:“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不能回答了。”

二、漏洞百出

解释:百:极言其多。有很多漏洞。形容文章、说话或办事,破绽很多。

出自:鲁迅《病后杂谈之余》:“留心研究起来,那就漏洞百出。”

跟水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细水长流、汹涌澎湃、一泻2113千里、滔滔不绝、5261风平浪静。41021、风平浪静解释:指没有风浪1653。比喻平静无事。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七:“僧问:‘风恬浪静时如何?’师曰:‘吹倒南墙。’”译文:和尚问:没有风浪时如何?老师说:吹倒南墙。2、汹涌澎湃解释:汹涌:洪水猛烈上涌的样子;澎湃:波浪互相撞击。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出自: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沸乎暴怒,汹涌澎湃。”译文:暴怒起来,洪水猛烈上涌的样子,声势浩大,不可阻挡。3、滔滔不绝解释:滔滔:形容流水不断。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出自: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译文:张九龄善于谈论,每次和朋友讨论经义要旨,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如果下山坡跑球了。4、一泻千里解释:泻: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出自:唐·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诗:“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译文:长江豁然中间奔流,奔腾千里直泻江南。5、细水长流解释: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地做某件事。出自:清·翟灏《通俗编·地理》引《教经》:“汝等常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译文:你们常常努力精进,比如小水常流,那么能穿石。

有关水的成语大全

巴山蜀水 巴、蜀指四2113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5261。 跋山涉4102水 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1653过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白山黑水 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我国东北地区。 白水鉴心 白水:清水;鉴:照。清澈的水能照见人的心。形容人心像明净的水一样纯洁。 杯水车薪 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背水一战 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冰寒于水 冰比水冷。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 不服水土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 不通水火 形容跟人不相往来。 残山剩水 指国家领土大都沦陷后残余的部分。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 车水马龙 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臣心如水 心地洁净如水。比喻为官清廉。 尺水丈波 比喻说话夸张,不真实。 抽刀断水 抽刀:拔出刀来。水:流水。抽出刀来要斩断流水。比喻无济于事,反会加速事态的发展。 出山泉水 出山:比喻出仕。旧指做了官的人,就不象未做官时那样清白了。 出水芙蓉 芙蓉:荷花。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 吹皱一池春水 原形容风儿吹指水面,波浪涟漪。后作为与你有何相干或多管闲事的歇后语。 春风沂水 原意是大人和儿童在沂水洗个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指放情自然,旷达高尚的生活乐趣。 啜菽饮水 啜:吃;菽:豆类。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

有关水的成语

水泄不通来 汇:排泄。象是连水也流源不出去。形bai容拥挤或包围du的非常严密。 水佩风裳 以水zhi作佩dao饰,以风为衣裳。本写美人的妆饰。后用以形容荷叶荷花之状貌。 水净鹅飞 比喻人财两失,一无所有。亦比喻民穷财尽。 水中捞月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力气。 水中捉月 比喻空虚幻想,不能实现。 水落石出 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水滴石穿 水不停地滴,石头也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水陆杂陈 形容菜肴丰富。 水过鸭背 比喻事过之后没有留下一点痕迹。 水乳交融 交融:融合在一起。象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水碧山青 碧:青绿色。形容景色很美,艳丽如画。亦作“水绿山青”。 水底捞针 在水底下捞一根针。形容很难找到。 水涨船高 水位升高,船身也随之浮起。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增长提高。 水母目虾 比喻人没有主见,人云亦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