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非常生气的成语
令人发指、愤愤不平、大发雷霆、恼羞成怒、气急败坏。1、令人发指解释: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431363634极为愤怒。使人头发都竖起来了。形容使人极度愤怒。出自:庄子·战国《庄子·盗跖》:“谒者入通,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译文:禀报的人入内通报,盗跖听说后大怒,眼睛像明星,头发上指着帽子。2、愤愤不平解释:愤愤:很生气的样子。心中不服,感到气愤。出自:刘向·西汉《汉书·刘据传》:太子进则不得见,退则困于乱臣,独冤结而亡告,不忍忿忿之心,起而杀充,恐惧逋逃。译文:太子进则不见,退则被困在混乱我,独自蒙冤而死告诉,忍不住忿恨的心,起而杀死充,恐惧逃跑。3、大发雷霆解释:霆:极响的雷,比喻震怒。比喻大发脾气,大声斥责。出自:陈寿·西晋《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译文:现在不能容忍小忿而发雷霆的愤怒。4、恼羞成怒解释: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乌额拉布见田小辫子说出这样的话来,便也恼羞成怒。”译文:乌前额拉我见到田小辫子你说出这样的话来,就羞愧到了极点。5、气急败坏解释: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荒张或恼怒。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七回:“水军头领棹船接济军马,陆续过渡,只见一个人气急败坏跑将来。”译文:水军头领驾船接济军马,陆续过河,只见一个人气急败坏跑将来。
形容生气的成语有哪些?
愤怒、来负气、怄气、发源火、动怒2113一、愤怒 [ fèn nù ] 解释:因极度5261不满而情4102绪激动:~的人群。~1653声讨侵略者的罪行。引证:鲁迅 《华盖集·杂感》:“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二、负气 [ fù qì ] 解释:赌气:~出走。引证:茅盾 《昙》四:“即使是不可耐地无聊与寂寞, 张女士也负气地不肯再让这两位闯进来伴她的孤独。”三、怄气 [ òu qì ] 解释:闹别扭,生闷气:不要~。怄了一肚子气。引证: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十三章:“没想到把我分到后方,我就怄气,觉得上级瞧不起我。”四、发火 [ fā huǒ ] 解释:发脾气:有话好好说,不要~。引证: 沙汀 《过渡》:“这个人一向脾气很好,最后一次可发火了!”五、动怒 [ dòng nù ] 解释:发怒。引证: 曹禺 《王昭君》第三幕:“你先不要为我动怒,你就说吧!别叫我着急了。”
形容生气的成语,有哪些。
暴跳如雷2113、大发雷霆、无名5261孽火、怒发冲冠、怒不4102可遏1653一、暴跳如雷白话释义:内跳着脚喊叫,容像打雷一样,形容大怒的样子。朝代:清作者:吴敬梓出处:《儒林外史》第六回:“严贡生越发恼得暴跳如雷。”翻译:严贡生越想越生气的跳着脚喊叫,像打雷一样二、大发雷霆白话释义:比喻大发脾气,高声斥责别人朝代:明作者:凌濛初出处:·《初刻拍案惊奇》第十五卷:“陈秀才大发雷霆。”三、无名孽火白话释义:名:称呼;孽:邪。说不出的邪火。指极大的怒气。朝代:清作者:文康出处:《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那里我一把无名孽火,从脚跟下直透顶门,只得碍着众亲友不好动粗。”四、怒发冲冠白话释义:愤怒得头发直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愤怒到了极点。朝代:春秋作者:司马迁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翻译:蔺相如于是捧着璧退了几步站住,背靠着柱子,怒发竖立,像要把帽子顶起来。五、怒不可遏白话释义: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朝代:清作者:·李宝嘉出处:《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却说贾大少爷正在自己动手掀王师爷的铺盖;被王师爷回来从门缝里瞧见了;顿时气愤填膺;怒不可遏。”
生气的成语有哪些
火冒三丈、抄七窍生烟、怒发冲冠暴跳如bai雷、du咬牙切齿、气急败坏怒目相视、横眉zhi怒目、勃然大悟dao大发雷霆、恼羞成怒成语词条:艴然不悦(浏览数:29)成语发音:fúránbùyuè成语释疑:非常生气。艴fú然,也作怫然,生气时表现一付脸色难看的样子。成语出处:典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