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成语有哪些
安的成语有:
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一路平安、随遇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3626531而安、惴惴不安、国泰民安、局促不安、平安无事、安营扎寨、坐卧不安、安然无恙、忐忑不安、心安理得、寝不安席、焦躁不安、忸怩不安、安之若素等。
1、安居乐业
拼音:ān jū lè yè
意思:生活安定,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满意。《后汉书·仲长统传》:“安居乐业,长养子孙,天下晏然。”
出处:《后汉书·仲长统传》:“安居乐业;长养子孙;天下晏然;皆归心于我矣。”
释义:《后汉书·仲长统传》:“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养育子孙后代,天下安定太平,都爱戴服从我。“
2、安身立命
拼音:ān shēn lì mìng
意思: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寄托。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十卷: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
释义: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十卷:“你以什么来寄托你的精神你的生活?”
3、随遇而安
拼音:suí yù ér ān
意思: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计算起来;也是吾生有限;浩劫无涯;倒莫如随遇而安。”
释义: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细细算起来,人的一生也是有期限的,以后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还不如让自己在哪里就适应那里的环境。“
4、惴惴不安
拼音:zhuì zhuì bù ān
意思:惴: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出处:《诗经·秦风·黄鸟》:“临其穴,惴惴其栗。”
释义:《诗经·秦风·黄鸟》:“众人悼殉临墓穴,胆战心惊痛活埋。”
5、国泰民安
拼音:guó tài mín ān
意思:国家太平,人民安乐。泰:平安,安定。
出处:《汉书·刑法志》:“至今桓公任用管仲;而国富民安。”
释义:《汉书·刑法志》:“桓公任用管仲到现在,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带安字的成语
带安字的成语:安安稳稳、安分守已、安步当车、安居乐业、惴惴不安等。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1346331一:安安稳稳[ ān ān wěn wěn ] 1. 解释:形容十分安定稳当。2. 出自:元·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小储君倒也安安稳稳守着妆盒做护身符,则是我陈琳兢兢战战抱着个天大闷葫芦。”3.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含褒义。二:安分守已[ ān fèn shǒu yǐ ] 1. 解释: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2. 出自:《红楼梦》第七十二回:“从此养好了,可要安分守己,再别胡行乱闹了。”3. 示例:他是个安分守已的公民。三:安步当车[ ān bù dàng chē ] 1. 解释: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2. 出自:《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意思:吃不起肉,就推迟吃饭时间,等饿厉害了再吃就好比吃肉一样香了;没有车座,步行时只要走的安稳些,就好比坐车一样舒。)3. 示例:每日到局只要把照例的公事办完,立刻回公馆吃饭,一到下午,便一个人安步当车,出门逍遥自在去了。 清·李宝嘉《中国现在记》第七回四:安居乐业[ ān jū lè yè ] 1. 解释: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2. 出自:《老子》第八十章:“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意思:人们各自以为自家的食物最香甜,衣裳最漂亮,习俗最安适,职业最快乐。)3. 示例:一家正安居乐业,不想安禄山兵乱,潼关失守,天子西幸。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六五:惴惴不安[ zhuì zhuì bù ān ] 1. 解释:惴: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2. 出自:《诗经·秦风·黄鸟》:“临其穴,惴惴其栗。”(译文:众人悼殉临墓穴,胆战心惊痛活埋。)3. 示例:大家都认为这是震南村第一个大灾难,愁眉苦脸,惴惴不安。 欧阳山《苦斗》六七
带有安的成语
安居乐业安份守己安身立命安于现状安如泰山心安理得相安无事居安思危转危为安一路平安化险为安平平安安忐忑不安寝食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