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百科 > 正文

其类的成语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找成语)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找成语)

成语是:出类拔萃2113

出类拔萃

解释拔:超出;类:同5261类;萃:4102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1653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出自战国·《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产生在人群中,但远远超出同类之上。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人了。

示例而在那海一样的人民当中,到处都有出类拔萃的劳动英雄,这些英雄本身就是人民当中开出的鲜艳花朵。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用于人或事物

近义词卓乎不群、庸中佼佼、超尘拔俗、数一数二、卓绝群伦、秀出班行、栋梁之材、高人一、鳌里夺尊、卓尔不群、超群绝伦、头角峥嵘、卓尔独行、不可多得、拔群出萃、鹤立鸡群、高人一等、鹤在鸡群、超群轶类、名列前茅、佼佼不群、天之骄子、天下无双、出人头地、不同凡响、卓荦超伦、百里挑一

反义词江郎才尽、滥竽充数、碌碌无为、碌碌无能、普普通通、泯然众矣

扩展资料

1、出类拔萃的近义词

卓乎不群

解释指超出常人。

出自金·王若虚《揖翠轩赋》:“意其劲挺坚确,卓乎不群,举世皆怯而我独勇,众人既屈而我独伸。”

意思是他劲挺坚定,超出常人,整个世界都胆怯而我独自勇敢,许多人已经屈服我独自伸展。

例子一身黑衣也掩不住他卓尔不群英姿。

语法 作谓语、定语;指与众不同

2、出类拔萃的反义词

滥竽充数

解释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出自战国·韩非《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为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官仓供养的乐手有好几百人。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王继位。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

示例买了两斤橘子,回家却发现被骗了,里面有好多坏橘子滥竽充数。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包含了什么成语

关于老子成语图难bai于其易,为大于其细。du 天下难事必作于zhi易,天下大事dao必作于细。版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无中生有权;上善若水;天长地久;道法自然;功遂身退;金玉满堂;宠辱若惊;微妙玄通;自知之明;大器晚成;大成若缺;大巧若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关于孔子的成语1.无得而逾。 出自《论语》: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2.出类拔萃。 出自《孟子》: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无有盛於孔子也。与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 (1)至圣先师 (2)有教无类 (3)见贤思齐 (4)慎终追远 (5)举一反三 (6)温故知新 (7)见义勇为 (8)怨天尤人关于孟子的成语孟子所说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简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语,用来比喻修学、做事没有恒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舍生取义

形容类别多的成语。

 形形色2113色解释:形形:原5261指生4102出这种形体;色色:原指生出这种颜色1653。指各式各样,种类很多。 出自:《列子·天瑞》:“有形者,有形形者,有色者,有色色者。” 各式各样 解释:指多种不同的式样、种类或方式。 出自:茅盾《子夜》十二:“毒太阳晒得马路上的柏油发软,汽车轮辗过,就印成了各式各样的花纹。” 不可胜举 解释:指无法一一枚举,极言其多。 出自:明·方孝孺《答俞景文》:“古之传世者虽不可胜举。而其大较皆豪杰之士,道德充溢于中,事功见于当时。” 五花八门 解释: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出自:《虞初新志·孙嘉淦》:“伏龙以西,群峰乱峙,四布罗列,如平沙万幕,八门五花。” 应有尽有 解释:该有的全都有。形容很齐全。 出自:《宋书·江智渊传》:“人所应有尽有,人所应无尽无,其江智渊乎!” 不可枚举 解释:枚:个。不能够一个个地列举。形容数量、种类极多。 出自:宋·王楙《野客丛书·俗语有所自》:“似此等语,不可枚举。” 形形色色 解释:形形:原指生出这种形体;色色:原指生出这种颜色。指各式各样,种类很多。 出自:《列子·天瑞》:“有形者,有形形者,有色者,有色色者。” 林林总总 解释:林林:众多的样子;总总:众多而杂乱的样子。形容众多。 出自:唐·柳宗元《贞符》:“惟人之初,总总而生,林林而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