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百科 > 正文

士人的成语 关于文人作品 成语150个

关于文人作品 成语150个

1,火中取栗: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的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5646337寓言《猴子与猫》载: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   2,旧瓶装新酒:意为新原理与旧形式格格不入,应用新形式表现新原理。“五四”以来,反其意而用之。比喻用旧的形式表现新的内容。   《新约·马太福音》第九章。耶稣说:“没有人把新酒装在旧皮袋里;若是这样,皮袋就裂开,酒漏出来,连皮袋也坏了。唯独把新酒装在新皮袋里,两样就都保全了。”   3,象牙之塔:指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资产阶级文艺家脱离社会现实的个人幻想的艺术境界。也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知识分子的小天地。   象牙之塔原是法国十九世纪文艺批评家圣佩韦批评同时代消极浪漫主义诗人维尼的话。后用以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文艺家的小天地。   4,杀鸡取卵:为了要得到鸡蛋,不惜把鸡杀了。比喻贪图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利益。   希腊《伊索寓言·生金蛋的鸡》:一个蠢人想杀了鸡从鸡肚子里取出金块,从而一下子发大财,结果却一无所得   5,天方夜谭:(1)书籍:即《一千零一夜》,阿拉伯古代民间故事集。(2)词书名注释“天方”即阿拉伯地,“夜谭”释为故事即阿拉伯的故事   6,火中取栗:栗:板栗,坚果。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7,功德无量:原为佛教语。后亦用以称颂人的功劳、恩德或做大有益于别人的事情   《汉书·丙吉传》:“所以拥全神灵,成育圣躬,功德已无量矣。”  8, 普渡众生:佛教语。众生:指一切有生命的动物及人。普渡众生:指普遍引渡所有的人,使他们脱离苦海,登上彼岸。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丈六金身,能变能化,无大无不大,无通无不通,普渡众生,号作无人师。”   9,大山临盆:“大山临盆”是《拉封丹寓言》里的一则故事,因为王小波在自己文章中引用了它来讽刺中国的人文学者而变得出名,这个词汇逐渐变成一个典故式词汇。   以下全是佛教传来的,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经历了一个中国化的发展过程。   10,二而得烛:这是个外国成语,大致意思是与中国的“三个臭皮匠合作一个诸葛亮”相近   11,醍醐灌顶:出于《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令问维摩,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顶。”,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   12,五体投地: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是古印度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   13,色即是空:是取自《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4,“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的意思是: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就是佛!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5,色即是空   16,解铃还需系铃人   17,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18,无事不登三宝殿   19,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20,十年修的同船渡,百年修的共枕眠

形容文人雅士的成语

骚人墨2113客sāo rén mò kè[释义] 骚人:原指《5261离骚》作者屈原及楚辞作4102者;后泛指诗人1653;墨客:文人。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语出] 《宣和画谱·宋迪》:“运思高妙;如骚人墨客登高临赋。”[正音] 骚;不能读作“zǎo”。[辨形] 客;不能写作“容”。[近义] 一介书生 文人雅士[反义] 胸无点墨[用法] 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结构] 联合式。[例句] 他到达长安后;一有空闲就与王孙公子、~们联句步韵;探幽赏花;作为消遣。

有关文人的成语

百代文宗:宗:被人所2113效法5261的人物。在久远的年代里堪为文人楷模的4102人物。笔下生花1653: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才墨之薮:指文人聚集的地方。持鳌下酒:旧指文人嗜蟹嗜酒,逃避现实。词人才子:词人:善于文辞的人。旧指有才华的文人墨客。词人墨客:墨客:文人。泛指风雅的文人。地下修文:旧指有才文人早死。风流韵事:风雅而有情趣的事。旧指文人诗歌吟咏及琴棋书画等活动。也指男女私情。凤泊鸾漂:飘、泊:随流飘荡。原形容书法笔势潇洒飘逸,后比喻夫妻离散或文人失意。浮白载笔:浮:罚人饮酒;白:指专用来罚酒的大杯;浮白:指喝酒和干杯;载笔:拿着笔。一面喝酒,一面写作。旧时比喻文人的雅量和才气。附庸风雅:附庸:依傍,追随;风雅:泛指诗歌。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瓜字初分: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两个八字以纪年,即十六岁。多用于女子。翰林子墨:对文人的雅称。呵壁问天:呵:大声呵斥;问天:向天发问。形容文人不得志而发牢骚。慧业才人:指有文学天才并与文字结为业缘的人。同“慧业文人”。酒社诗坛:酒社:酒友所成立的团体;诗坛:诗人会聚的场所。指文人墨客相约在一起饮酒作诗的组织。鸾飘凤泊:飘、泊:随流飘荡。原形容书法笔势潇洒飘逸,后比喻夫妻离散或文人失意。抹月秕风:意思是用风月当菜肴。这是文人表示家贫没有东西待客的风趣说法,墨客骚人:墨客:文人;骚人:诗人。泛指文人。俳优畜之:俳优:旧指演戏的人;畜:畜养。当作演戏逗乐来畜养他。指古时皇帝对文人的态度。飘零书剑:古时谓文人携带书剑,游学四方,到处飘泊。弃笔从戎:犹投笔从戎。指文人弃文就武。迁客骚人:迁客:被贬谪到外地的官吏;骚人:诗人。贬黜流放的官吏,多愁善感的诗人。泛指忧愁失意的文人。琴剑飘零:琴:乐器;剑:兵器;飘:飘泊;零:孤零。指文人潦倒失意,落拓四方。穷处之士:处境贫困的文人。穷而后工:工:精巧,精彩。旧时认为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三杯通大道:三杯:指饮了三杯酒;大道:宽广的道路。三杯酒下肚,可达理想境界。形容旧时文人因政治上不得意,靠饮酒来安慰自己,自我陶醉。骚情赋骨:指文人的情调与风骨。骚人词客: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同“骚人墨客”。骚人墨客:骚人: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的作者为骚人。墨客:文人。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骚人墨士: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同“骚人墨客”。骚人雅士: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同“骚人墨客”。骚人逸客: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同“骚人墨客”。骚翁墨客: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同“骚人墨客”。盛肥丁瘦:宋代文人盛度休胖而为文粗疏,丁谓体瘦而作诗精优。比喻文如其人。盛服先生:指戴儒冠,穿儒装,衣冠齐整的文人。诗人墨客:墨客:文人。指单纯从事文学创作的学者。搠笔巡街:搠笔:插着毛笔;巡街:在大街上走。指贫穷的文人在街上卖诗文。斯文扫地: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斯文委地:犹斯文扫地。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斯文一脉:斯文:指文人或儒者。指文人学者或学问归属同一流派。斯文一派:斯文:指文人或儒者。指文人学者或学问归属同一流派。酸不溜秋:酸:穷酸、迂腐。多形容文人的迂腐。投笔从戎:从戎:从军,参军。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脱靴磨墨:指极力侍侯与讨好文人。文行出处:文:学问;行:品行;出:作官;处:隐居。旧指文人的学问、品行和对待出仕隐退的态度。文期酒会:旧时文人定期举行的诗酒集会。文人墨客:泛指文人、文士。文人墨士:泛指文人、文士。文人相轻:轻:轻视。指文人之间互相看不起。文人学士:泛指文人、文士。文阵雄帅:文人行列中的统帅。指文才出众,在文坛上居首位的人。问天呵壁:问天:向天发问;呵:大声呵斥。形容文人不得志而发牢骚。五经扫地:五经:借指文人。把文人的脸都丢尽了。旧时也指圣人之道泯灭。修文地下:修文:修明文教。指文人死亡。雅人韵士:高雅而有风致的文人。一觞一咏:觞:古代盛酒器,借指饮酒;咏:吟诗。旧指文人喝酒吟诗的聚会。一世龙门:一世:一代;龙门:后汉时李膺有重名,后起的文人有登门拜访的,称之登龙门。称文人所崇仰的人物。一咏一觞:咏:吟诗;觞:古代盛酒器,借指饮酒。旧指文人喝酒吟诗的聚会。衣冠文物:衣冠:古代士以上戴冠,这里借喻文人众多。比喻太平盛世,文人众多,文化兴盛。吟风弄月:旧指文人写作或朗诵以风月等自然景色为题材的作品。现多形容作品空虚无聊。吟风咏月:旧指文人写作或朗诵以风月等自然景色为题材的作品。现多形容作品空虚无聊。吟弄风月:旧指文人写作或朗诵以风月等自然景色为题材的作品。现多形容作品空虚无聊。咏风嘲月:旧指文人写作或朗诵以风月等自然景色为题材的作品。现多形容作品空虚无聊。玉楼赴召:文人早死的婉词。玉楼受诏:玉楼:传说中仙人居住的楼宇。文人早死的婉词。御用文人:御用:帝王所用。为帝王所豢养只知道歌功颂德的无聊文人。比喻投靠有势力的集团或有势力的人物而为之吹嘘的文人。

文人墨客之类的成语

文人相轻wén rén xiā2113ng qīng[释义5261] 文人往往彼此看不起。轻:轻视。[语出] 三国·曹丕《典4102论》:“文人相轻1653;自古而然;傅毅之子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正音] 相;不能读作“xiànɡ”。[辨形] 轻;不能写作“清”。[用法] 用作贬义。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结构] 主谓式。[例句] 旧知识分子有一个很大毛病;那就是~。

成语什么人什么士

成语什么人什么士 :仁人志士、骚人雅士、知人下士、文人学士、爱人好士、文人墨士、骚人墨士、仁人义士、高人逸士、众人国士、端人正士、雅人韵士、高人雅士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