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接龙正式版
版载千秋~秋风落叶~叶落归根~根深蒂固~固不可彻~彻彻底底~底气不足~足智多谋~谋财害命~命比黄花~花红柳绿~绿肥红瘦~瘦虎肥龙~龙腾虎跃~跃然纸上~上善若水~水滴石穿~穿针引线
出世词语接龙正式怎么接?
出世词语接龙正式的接法,例如世道,道法等等都是可以的。
成语接龙
1、功德无量→量才器使→2113使臂使指→指东划西→西5261台痛哭→哭笑不得→4102得不补失
功德无量1653 [ gōng dé wú liàng ]
解释:功德:功业和德行;无量:无法计算。旧时指功劳恩德非常大。现多用来称赞做了好事。
出自:《汉书·丙吉传》:“所以拥全神灵,成育圣躬,功德已无量矣。”
示例:现在先生既然得到原文,我的希望是给他们彻底的修改一下,虽然牺牲太大,然而~。
◎《鲁迅书信集·致孟十还》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来称赞做了好事
2、入木三分→分烟析生→生功止过→过市招摇→摇唇鼓喙→喙长三尺→尺椽片瓦
入木三分 [ rù mù sān fēn ]
解释: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出自: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示例:我们读这首诗,尤其有一种~、痛快淋漓的感受。
◎秦牧《手莫伸》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3、生死存亡→亡国之社→社会贤达→达官显宦→宦海浮沉→沉痼自若→若涉渊水
生死存亡 [ shēng sǐ cún wáng ]
解释:生存或者死亡。形容局势或斗争的的发展已到最后关头。
出自:《左传·定公十五年》:“夫礼,死生存亡之体也。”
示例:亲承懿旨到西宫,~掌握中。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紧急关头
赵丁的成语接龙大全集
赵丁 --> 丁公2113凿井5261--> 井底蛤蟆1、丁公凿井dīng gōng záo jǐng解释比喻传来传去4102而失真。出处汉·王充《论1653衡·书虚》:“俗传言曰,丁公凿井,得一人于井中。夫人生于人,非生于土也。”结构主谓式用法主谓式;作谓语;比喻语言传来传去而失真2、井底蛤蟆jǐng dǐ há má解释指井底的癞蛤蟆,比喻没有见识的人。出处明·陈汝元《金莲记·弹丝》:“妾阅人多矣,皆是井底蛤蟆,未有中原麟凤。”结构偏正式成语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关于成语接龙,接来接去就一个成语!
铤而走险copytǐng ér zǒu xiǎn[释义bai] 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du行为。铤:快跑zhi的样子;走险:奔赴险地。[语出dao] 《左传·文公十七年》:“铤而走险;急何能择?”[正音] 而;不能读作“ěr”。[辨形] 铤;不能写作“挺”。[近义] 见义勇为 孤注一掷[反义] 畏缩不前[用法] 多用作褒义;有时也用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结构] 偏正式。[辨析] ~与“逼上梁山”区别在于:~偏重于“走险”;指冒险行为;行为可以是好的;也可是坏的;“逼上梁山”偏重于“逼”;指被迫反抗采取的一种正义的行为。[例句] 这伙持刀抢劫杀人犯~;杀人后又潜伏到某工厂武装部去盗武器弹药
成语接龙(接3个)1.焕然一新2.按部就班3
1.焕然一新bai→新婚燕尔→尔虞我du诈zhi→诈败佯输→输财助边→边尘dao不惊。回
2.按部就班→班马文答章 →章台杨柳→柳暗花明→明察秋毫→毫发不爽→爽然若失。
班马文章
bān mǎ wén zhāng
解释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与班固的并称。泛指可与班固、司马迁相比美的文章。
出处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夔龙礼乐承先范,班马文章勘墨铅。”
结构偏正式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优秀文章
例句~由夙慧,庾鲍诗句实前缘。 清·刘璋《飞花艳想》第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