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百科 > 正文

带关司的成语 带司的成语有哪些

带司的成语有哪些

司空见惯、牝鸡司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e68a84e8a2ad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1326364知、笔墨官司、司马称好、没头官司、司空眼惯、司农仰屋、司马昭之心、司马青衫、司空不视涂、文君司马、司马牛之叹、各司其职、王司敬民各司其职: 司马青衫: 司马:古代官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司马的衣衫为泪水所湿。形容极度悲伤。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文君司马: 后指相爱的情人或夫妻。司马称好: 喻指老好人是非不分,事理不明。司马昭之心: 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司农仰屋: 主管钱粮的官员一筹莫展,无计可施。形容国库空虚,财政拮据。司马牛之叹: 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叹。青衫司马: 喻指失意之官吏。牝鸡司旦: 母鸡报晓。旧时比喻妇女窃权乱政。同“牝鸡司晨”。见惯司空: 指经常看到,不足为奇。各司其事: 司:主管,经营。各自管好各自的一摊事。光杆司令: 指没有士兵的司令,形容孤立的一个人顶头上司: 本人或本单位的直接领导人或部门司空见惯: 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牝鸡司晨: 母鸡报晓。旧时比喻妇女窃权乱政。笔墨官司: 笔墨:指文字或文章。比喻用文字进行的辩论、争执。

带有司字的成语有哪些

带有司字的成语:笔墨官司 拼音:bǐ mò guān sī 解释:笔e5a48de588b6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5643535墨:指文字或文章。比喻用文字进行的辩论、争执。 出处:清·许叶芬《红楼梦辨》:“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非仅为懵懂辈饶舌,打无谓笔墨官司也。” 示例:雍正、乾隆都自负才辩,喜欢跟臣下打~,御笔上谕动辄数百言。 《玉座珠帘》上册 近义词:笔枪纸弹、笔诛墨伐 反义词:刀兵相见 语法:作宾语、定语;比喻用文字争论 牝鸡司晨 拼音:pìn jī sī chén 解释:母鸡报晓。旧时比喻妇女窃权乱政。 出处:《尚书·牧誓》:“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示例:听谗信佞,残杀忠良,驱逐正士,播弃黎老,昵比匪人,惟以妇言是用,此“~,惟家之索。”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回 近义词:阴差阳错、牝鸡司旦 语法:作谓语、宾语、分句;指女子掌权当政 成语故事:商纣王进攻苏国得到美女“妲己”,妲己看到蚂蚁爬上铜火盆被烫死,就告诉商纣王,纣王命人做两根铜柱,把犯人绑在铜柱上,用火烧热铜柱叫“炮烙”。周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后感慨地说老母鸡一旦打鸣,家境就要衰落了司空见惯 拼音:sī kōng jiàn guàn 解释: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出处: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刘禹锡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示例:“帝国主义”这种字样,在现今已是~了,但在当年却几乎是一种讳名。 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续篇》 近义词:屡见不鲜、习以为常 反义词:绝无仅有、盖世无双、少见多怪 歇后语:眼皮底下放东西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常见的东西成语故事: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因为政治革新被贬职回京,司空李绅设宴款待他,席间命歌妓以歌舞劝酒。刘禹锡感慨万分,当场写诗一首:“高髻云鬟宫样装,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司马青衫 拼音:sī mǎ qīng shān 解释:司马:古代官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司马的衣衫为泪水所湿。形容极度悲伤。 出处:白居易《琵琶行》诗:“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示例:我岂学做重婚王允愚?岂湿着~泪? 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二十九出 语法:作主语、宾语、定语;形容极度悲伤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诗人白居易被降职为江州郡司马,一个秋天的夜晚他送客到湓浦口码头,江面上传来悦耳的琵琶声,就将琵琶女叫来询问,得知她从小在长安跟随名师学艺,因年老色衰而不得已嫁给一个商人为妻,联想到自身,感动得泪流满面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拼音:sī mǎ zhāo zhī xīn,lù rén jiē zhī 解释: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出处:《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语法:作宾语、分句;指人所共知的野心 成语故事:三国时,魏文帝曹丕死后,由司马懿和曹爽辅佐曹睿执政。曹睿死,司马懿杀了曹爽,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立曹髦为皇帝。司马师的弟弟司马昭不把曹髦看在眼里,威胁要封晋公。曹髦气愤不过,说:“司马昭的心,路人所知也。”各司其事 拼音:gè sī qí shì 解释:司:主管,经营。各自管好各自的一摊事。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四回:“今日便须派定路数,各司其事。” 示例:大堂两旁,堆着无数的墨卷箱,承值书吏,~。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五回 近义词:各尽其责 语法:作谓语;指各自管好各自的一摊事见惯司空 拼音:jiàn guàn sī kōng 解释:指经常看到,不足为奇。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座》:“妙部新奇,见惯司空自品题。” 近义词:司空见惯、司空眼惯 反义词:绝无仅有、盖世无双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常见的东西牝鸡司旦 拼音:pìn jī sī dàn 解释:母鸡报晓。旧时比喻妇女窃权乱政。同“牝鸡司晨”。 出处:《隋书·高励传》:“数年以来,荒悖滋基,牝鸡司旦,昵近奸回。” 示例:争奈~,雄狐作奸,却使太阳回照,虹霓蔽天。 明·屠隆《彩毫记·祖饯都门》 近义词:牝鸡司晨 语法:作谓语、宾语、分句;指女子掌权当政青衫司马 拼音:qīng shān sī mǎ 解释:喻指失意之官吏。 出处:唐·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时,所作《琵琶引》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之句。 示例:看逸韵,自名流,~且江州。 宋·辛弃疾《鹧鸪天·郑厚卿席上谢余伯山》词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官场等司马称好 拼音:sī mǎ chēng hǎo 解释:喻指老好人是非不分,事理不明。 出处:五代·李瀚《蒙求》诗:“司马称好。”徐子光集注:“(后汉司马徽)口不谈人之短。与人语,莫问好恶,皆言好。有乡人问徽安否,答曰好。有人自陈子死,答曰大好。妻责之曰:人以君有德,故相告,何忽闻人子死,便言好!徽曰:卿言亦大好。”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故事:汉朝时期,司马徽从不说别人的短处,与人说话时,从来不问别人的好恶,都说好话。一个同乡来问他安否,他回答好。有一个说自己的儿子死了,他也说大好。妻子骂他缺德,别人死了儿子为什么还要说好,司马徽说:“你的话也太好了。”司马牛之叹 拼音:sī mǎ niú zhī tàn 解释: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叹。 出处:《论语·颜渊》:“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示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咱们也算同病相怜,你也是个明白人,何必作‘~’?” 语法:作宾语;用于书面语司马昭之心 拼音:sī mǎ zhāo zhī xīn 解释: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传》:“高贵乡公卒”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示例:岂所谓~,路人皆见者耶? 清·梁启超《新民论·论民族竞争之大势》 近义词:路人皆知 语法:作主语、宾语;指人所共知的野心 成语故事:三国时,魏文帝曹丕死后,由司马懿和曹爽辅佐曹睿执政。曹睿死,司马懿杀了曹爽,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立曹髦为皇帝。司马师的弟弟司马昭不把曹髦看在眼里,威胁要封晋公。曹髦气愤不过,说:“司马昭的心,路人所知也。”司农仰屋 拼音:sī nóng yǎng wū 解释:主管钱粮的官员一筹莫展,无计可施。形容国库空虚,财政拮据。 出处: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30回:“朝廷因连年国费浩烦,且因赔款又重,又要办理新政,正在司农仰屋的时候,势不免裁者经费。” 示例:据国计民生上立论,府库日虚,~,若再兴大工,尤恐支绌! 蔡东藩《元史演义》第五十四回 语法:作定语;用于书面语文君司马 拼音:wén jūn sī mǎ 解释:后指相爱的情人或夫妻。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在宴席上以琴音挑动临邛富商卓王孙寡居的女儿卓文君;文君夜奔相如,与之结为夫妇。卓王孙不认这门亲事,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开了个酒馆,文君当炉卖酒,相如穿着犊鼻裤与奴仆一道洗器皿,卓王孙感到耻 示例: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清腔类·石竹花》:“常言道爱他反着他,怎学得~,俏冤家。”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相亲相爱的夫妇或情侣 成语故事: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回到成都老家,邻邛县令王吉邀请他去大财主卓王孙家去做客。他看上了卓王孙的寡妇女儿卓文君,两人私订终身并私奔回到他那家徒四壁的家,他们开了个酒店,文君当炉卖酒,相如亲自做酒,夫妻俩相亲相爱

带关的成语有哪些

火烧眉毛 火树2113银花 燎原烈火5261 烈火辨日4102 烈火见真金1653 炉火纯青 明火执杖 明若观火内怒火中烧 披麻救容火 炮火连天 泼油救火 敲冰求火 惹火烧身 如火燎原 热火朝天如火如荼 如蹈汤火 石火电光 束缊请火...

带"司"字的成语

笔墨官司见惯司空牝鸡司晨牝鸡司旦青衫司马司空见惯司马称好司马牛之叹司马青衫司马昭之心司农仰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