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百科 > 正文

问高的成语是 形容一个人知识多 字问高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一个人知识多,字问高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一个人知e69da5e887aa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3353861识多,学问高的成语有:学富五车 、 才高八斗、 满腹经纶、学贯中西、博闻强识等。1、学富五车拼音:xué fù wǔ chē释义: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出处:《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例句:大贤世居大邦,见多识广,而且荣列胶庠,自然才贯二酉,~了。2、才高八斗拼音:cái gāo bā dǒu释义: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例句:左宗棠这人虽然~,器量却不开阔。3、满腹经纶拼音:mǎn fù jīng lún释义: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出处:《周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例句:仲老,真佩服,~!这果然是奥妙!4、学贯中西拼音:xué guàn zhōng xī释义:形容学问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种种知识。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一回:“本领事久闻这位某观察,是曾经某制军保举过他留心时务、学贯中西的。”例句:曹汝霖、章宗祥都是~的人物,但结果却都做卖国害民的事。5、博闻强识拼音:bó wén qiáng zhì释义: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出处:《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例句: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位~的学者。

形容一个人知识多,字问高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一个人知识多,学问高的成语有:学富五车 、 才高八斗、 满腹经纶、学贯中西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65636562、博闻强识等。1、学富五车拼音:xué fù wǔ chē释义: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出处:《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例句:大贤世居大邦,见多识广,而且荣列胶庠,自然才贯二酉,~了。2、才高八斗拼音:cái gāo bā dǒu释义: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例句:左宗棠这人虽然~,器量却不开阔。3、满腹经纶拼音:mǎn fù jīng lún释义: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出处:《周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例句:仲老,真佩服,~!这果然是奥妙!4、学贯中西拼音:xué guàn zhōng xī释义:形容学问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种种知识。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一回:“本领事久闻这位某观察,是曾经某制军保举过他留心时务、学贯中西的。”例句:曹汝霖、章宗祥都是~的人物,但结果却都做卖国害民的事。5、博闻强识拼音:bó wén qiáng zhì释义: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出处:《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例句: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位~的学者。

不知道,问问题问比自己高的人是什么成语?

应该是不耻下问,就是问问题比自己低或者高的人请教。希望帮到你。

无,问,五,高,上的成语

至高无复上zhì gāo wú shàng解释制至:最。2113高到顶点,5261再也没4102有更高的了。出处《淮南子·缪称1653训》:“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平乎准,直乎绳,圆乎规,方乎矩。”汉·许慎《说文解字·一部》:“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结构紧缩式。用法多含褒义;常用来形容权力、地位、英雄气概或精神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辨形上;不能写作“尚”。近义词高高在上、无出其右、登峰造极反义词等而下之例句在封建社会里;皇帝有~的权力。

对比自己等级高的人问问题的成语?

礼贤下2113士[ lǐ xián xià shì ]解5261释:对有才有德的人以4102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1653的人不计自回己的身分答去结交。出自:《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礼贤下士,圣人垂训;骄多矜尚,先哲所去。”《新唐书·李勉传》:“其在朝廷,鲠亮廉介,这宗臣表,礼贤下士有始终,尝引李巡、张参在幕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