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百科 > 正文

百度倒的成语 倒成语有哪些

倒成语有哪些

倒成2113语有:东歪西倒、倒5261行逆施、穷困潦倒、倒山倾海、颠三倒四。4102

1、东歪西倒是一个成语1653,读音是dōng wāi xī dǎo,形容身不由己,倾斜不稳。

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九回:“日暮挑灯闲徙倚,郎不归来留恋谁家里?及至归来沈醉矣,东歪西倒难扶起。”

译文:一天晚上点灯之间徘徊,你不回来留恋谁家里?等到回来沈醉了,东歪西倒难扶起。

2、倒行逆施,汉语成语,拼音是dào xíng nì shī,原指做事违反常理,不择手段,现多指所作所为违背时代潮流或人民意愿。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译文:已到日暮途远,故意违背时代潮流或人民意愿。

成语典故:春秋时期,楚国有个人名叫伍奢,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伍尚,小儿子叫伍员。伍奢和费无忌都是楚平王太子的老师。费无忌是个奸恶小人,常在楚平王面前说太子的坏话。楚平王听信谗言,把太子派到边境做官,让他远离自己。

后来,费无忌又诬陷太子阴谋反叛。楚平王听了非常生气,又派人去杀太子。太子得到秘密通知后,就逃往宋国去了。伍奢去为太子说情,楚平王又把伍奢抓起来关进了监狱。费无忌又无耻地对楚平王说:伍奢的两个儿子很有才干,必须捉来杀了,否则会成为祸害的。

于是,楚平王派人去把伍尚、伍员骗来。伍员识破了这场骗局,并在他人的帮助下逃往宋国,最后到了吴国。他为了借吴国的兵力替自己报仇,就帮助吴王阖闾(hélǘ)夺取了王位。后来,伍员同吴王阖闾领兵进攻楚国,打进了楚国的国都。

这时楚平王已死,伍员便把他的坟墓挖开,用鞭子狠狠地把楚平王的尸体抽了三百下。伍员的好友申包胥写信责备他太过分了。

伍员对送信的人说:你替我谢谢申包胥,并告诉他,我报仇心切,就像行人赶路一样,天快黑了,但离目的地还很远,所以只好不择手段,倒着走路,不能按常理办事了。

3、穷困潦倒,汉语成语,拼音是qióng kùn liáo dǎo,意思是生活贫困,失意颓丧。

出自:唐·杜甫《登高》诗:“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时世艰难生活困苦,常恨鬓如霜白,困顿潦倒精神衰颓,我且戒酒停杯。

4、倒山倾海,汉语成语,拼音是dǎo shān qīng hǎi,意思是形容声势浩大。

出自:宋·晔《后汉书·董卓传》:“及残寇乘之,倒山倾海,昆冈之火,自兹而焚,《版荡》之篇,于焉而极。”

译文:和残贼乘的,颠倒山倾海,昆仑山上的火,自兹而焚烧,《动荡》篇,在这里达到了顶端。

5、颠三倒四是汉语成语,拼音是diān sān dǎo sì,意思是形容说话做事错杂紊乱,没有次序。

出自: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四回:“连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颠三倒四,坐卧不安。”

译文:连拜了三四天,就把姜子牙拜的错杂紊乱,坐着睡着都不踏实。

什么什么什么倒成语

神魂:精神,神志。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形容对人、物或事入迷着魔。神魂颠倒释义精神,神志。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用 法作谓语、定语、补语词性贬义

倒成语是什么成语

颠三倒四 [拼音] diān sān dǎo sì [释义] 三、四:表示杂乱。形容说话做事错杂紊乱。

倒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倒冠落2113佩 冠:帽子;佩5261:佩玉。这里指官服。脱下帽子,摘4102去佩玉。1653形容辞官还乡。 倒戈内卸甲 比喻放下武器认输。容 倒海翻江 形容力量或声势非常浩大。 倒三颠四 形容言行无条理或神智不清,精神恍惚。 倒山倾海 形容声势很大,力量无比。 倒背如流 背:背诵。把书或文章倒过来背,背得像流水一样流畅。形容背得非常熟练,记得非常牢。 倒绷孩儿 绷:包扎。接生婆把初生婴儿裹倒了。比喻一向做惯了的事因一时疏忽而弄错了。 倒裳索领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