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百科 > 正文

概和以的成语 有概和以的成语

有概和以的成语

  以抄偏概全 [yǐ piān gà袭i quán] 生词本基本bai释义以:用;偏:片面;概:du概括;全:全部。用片zhi面的dao观点看待整体问题。  出 处吴家国《普通逻辑》:“只有分析地阅读,才能学得深透,不致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只有综合地阅读,才能学得完整系统,不致断章取义,以偏概全。”  例 句吴家国等《普通逻辑》:“只有分析地阅读,才能学得深透,不致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只有综合地阅读,才能学得完整系统,不致断章取义,~。  近反义词近义词一孔之见 一叶障目

以什么概什么成语

以什么概什么成语是2113:以偏概全。5261

以偏概全

拼音:[ yǐ piān gài quán ]

含义:以4102:用;偏:片面;概:1653概括;全:全部。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

出处:吴家国《普通逻辑》:“只有分析地阅读,才能学得深透,不致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只有综合地阅读,才能学得完整系统,不致断章取义,以偏概全。”

扩展资料:

以偏概全近义词:一孔之见、以管窥天、一叶障目。

1、一孔之见,孔:小窟窿。,从一个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比喻片面的见解。

出处:《礼记·中庸》:“反古之道;谓晓一孔之人;不知今王之新政可从。”译文:仿造古代的道路去执行新政,是片面的见解,不知道现在新王从政会不会遵从。

2、以管窥天,成语,管:竹管;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通过竹管子的孔看天。比喻见闻狭隘或看事片面。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秋水》:是直用管窥天,不亦小乎?译文:通过竹管子的孔看天,难道看起来不小吗?

3、一叶障目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yí yè zhàng mù,意思是一片叶子挡在眼前会让人看不到外面的广阔世界。比喻被局部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故事警示我们要看清事物的全貌,还不能盲目轻信、盲目崇拜,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和验证,以谦虚谨慎的态度予以看待。

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以偏概全

以什么概什么的成语

以偏2113概全 1成语拼音以偏概全5261 yǐ piān gài quán2成语释义以:用;偏:片面;概4102:概括1653;全:全部。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3成语出处吴家国《普通逻辑》:“只有分析地阅读,才能学得深透,不致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只有综合地阅读,才能学得完整系统,不致断章取义,以偏概全。”4成语例句郭沫若《当前诗歌中的主要问题--答诗刊社问》:“旧诗词中有好东西,但不等于旧诗词都好,那样就是以偏概 全。”《人民日报》1965.2.23:“领导者必须坚持点面结合,善于以点带面,不要以偏概全。”5近义词一孔之见 以管窥天 一概而论6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看问题片面。7感情色彩中性成语8相关内容歇后语:盲人摸象

成语以什么概什么

以偏概2113全拼音:yǐ piān gài quán释义:以:用;偏:5261片面;概:概括;全:全部4102。用片1653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出处:吴家国《普通逻辑》:“只有分析地阅读,才能学得深透,不致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只有综合地阅读,才能学得完整系统,不致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例句:1、看问题时以偏概全,那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是得不到正确认识的。2、他如果坚持自己以偏概全的见解,就会像盲人摸象一样,怎能得到正确的认识。3、判断事情如果过于狭隘武断,以偏概全,譬犹以管窥天,往往会影响个人的判断与学习能力。4、以偏概全,同管中窥豹是一个道理。5、看问题要看得全面,不能以偏概全.

概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概的组词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433616135:以偏概全、一概而论、概莫能外、概日凌云、一概抹杀、想望风概、斠然一概、概不由己。

一、概的释义

(1)槩:gài

(2)形声。从木,既声。本义:量米粟时刮平斗斛(hú)用的木板。量米粟时,放在斗斛上刮平,不使过满。

(3)同本义

(4)又如:概量(概和斗斛等量谷物的器具)。

(5)节操,风度。

(6)又如:概尚(气节);气概(人遇事表现出来的态度、气势)。

(7)景象;状况。

扩展资料

1、以偏概全

读作 yǐ piān gài quán 。意思是指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

出处:吴家国《普通逻辑》:“只有分析地阅读,才能学得深透,不致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只有综合地阅读,才能学得完整系统,不致断章取义,以偏概全。”

2、一概而论

拼音是yī gài ér lùn,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

出处:唐·刘知几《史通》:“而作者安可以今方古;一概而论得失?”

释义:唐·刘知几《史通》:“作者怎么能拿现在与古代相提并论,用同一标准来衡量得失?”

3、一概抹杀

拼音是yī gài mǒ shā,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

出处: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嘉靖大狱张本》:“是时席元山虽狠愎,亦未敢遽执其事,尚请覆核,而世宗独断,直谓议礼新贵所昭雪,即跖蹻亦必曾史。遂将前后爰书,一笔抹杀。”

释义: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嘉靖大狱张本》:“那时席元山虽然凶狠固执,也不敢固执行事,有事还会请示,而世宗独断专行,直接为议论礼制的新任高官昭雪,把贼人也视为仁与义的代表。然后将前前后后的司法文书,一一否定。”

概的成语有哪些

一概抹杀、想望风概、概不由己、斠然一概、以偏概全、概莫能外、一概而论、概日凌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