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不慌张的成语
遇事不慌张的成语很多,2113如:不慌不忙、镇定自5261若、临危不4102惧、从容不迫。1、不慌不忙拼音:1653bù huāng bù máng释义:不慌张,不忙乱。形容态度镇定,或办事稳重、踏实。出处: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三折:“轮起刀来望我脖子砍,不慌不忙缩了头。”例句:公路在山上盘旋,车子~地打着圈子。2、镇定自若拼音:zhèn dìng zì ruò解释:指面对灾难时冷静的表现表面上都镇定自若,像往常一样精神饱满指面对情况紧急或灾难时冷静的表现。例句:孟子认为,一个人有了浩气长存的精神力量,面对外界一切巨大的诱惑也好,威胁也好,都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达到“不动心”。3、临危不惧拼音:lín wēi bù jù释义:临:遇到;危:危险;惧:怕。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出处:《邓析子·无厚》:“死生自命,贫富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例句:方志敏烈士~;慷慨就义的英雄形象;永远留在中国人民的记忆里。4、从容不迫拼音:cóng róng bù pò释义: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不迫:不急促。不慌不忙,沉着镇定。出处:《旧唐书·刘世龙传》“而思礼以为得计,从容自若,尝与相忤者,必引令枉诛。”例句:这些人~地叩了头,花费了半点钟以上的时间。
形容“遇事不慌张”的成语
从容du不迫[ cóng róng bù pò ]
从容:不慌不忙zhi,很dao镇静;不迫:不急促。不慌不忙,沉内着镇定。
处之泰然容[ chǔ zhī tài rán ]
处:处理,对待;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若无其事的样子。形容自理事情沉着镇定。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不慌不忙[ bù huāng bù máng ]
不慌张,不忙乱。形容态度镇定,或办事稳重、踏实。坦然自若[ tǎn rán zì ruò ]
态度安详,一如常态。从容应对[ cóng róng yìng duì ]
从容:舒缓,悠然。不慌不忙地应付答对。比喻心中有数遇事不慌的成语有哪些?
胸有成竹、从容不迫、2113处之泰然、5261镇定自若、成竹4102在胸
写出四个表示勇敢无畏遇事不忙,不慌的成语是什么?
表示勇2113敢无畏遇事不忙,不慌的成语有处变不惊、泰然5261处之、4102不慌不乱、从容不迫、1653不动声色。
一、处变不惊
释义:指人在面对变乱时,能镇定自若,不惊慌,能泰然处之。
出处:刘绍棠《村妇》卷一:“汉根的金童跟阿斗不大相同,黑更半夜,生死关头,竟满脸憨笑,咿呀哼哈,自言自语,一声也不啼哭,整个儿是一副处变不惊的大将风度。”
二、泰然处之
释义:形容毫不在意,沉着镇定。
出处:冯德英《迎春花》第二十二章:“老东山已松开孙若西,他平了平气,眼睛半闭,泰然处之,稳立不动。”
三、不慌不忙
释义:形容态度镇定,或办事稳重、踏实。
出处:高文秀《襄阳会》第三折:“轮起刀来望我脖子砍,不慌不忙缩了头。”
四、从容不迫
释义:态度镇静,不慌不忙,从容镇定。
出处:《诗经.小雅.都人士序》:“古者长民,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则民德归壹。”
译文:以前年长的人,穿旧衣服是常事,态度镇静,不慌不忙,与民众保持一致,则可以归拢民心。
五、不动声色
释义: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神态镇静;形容轻易,不费气力。
出处: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
译文:垂着衣带,拿着手板,不动声色,把天下放置得像泰山一样安稳,可谓是国家重臣了。
遇到事情不慌不乱的成语是什么
泰然自若从容不迫沉着冷静镇定自如处变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