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答案:有的放2113矢,无的放矢,众矢之5261的。无的放矢wú dì fàng shǐ解释4102的:靶心;矢:箭1653。没有目标乱射箭。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目的,或不切合实际。出处《改造我们的学习》:“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矢。”结构连动式。用法多含贬义。形容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毫不关心。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正音的;不能读作“dí”或“de”。辨形矢;不能写作“失”。近义词对牛弹琴反义词有的放矢例句他的深沉的眼光;真挚的声音;使得一切违反真理与正义的东西~。
形容努力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努力的成语有:
一、夙兴夜寐 [ sù xīng yè mèi ]
1.解释:夙:早;兴:起来;寐:睡。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66303765早起晚睡。形容勤奋。
2.出自:《诗经·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3.示例:可怜数载宫闱,克勤克俭,~,何敢轻为妄作,有黍姆训。
二、持之以恒 [ chí zhī yǐ héng ]
1.解释: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2.出自:清·曾国藩《家训喻纪泽》:“尔之短处,在言语欠钝讷,举止欠端重,看书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峥嵘。若能从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自尔精进而不觉。”
3.示例:学习要锲而不舍,~,就能取得好成绩。
三、焚膏继晷 [ fén gāo jì guǐ ]
1.解释: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2.出自: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3.示例:相传文人目多眚,归咎读书,~,以致损明。
四、业精于勤 [ yè jīng yú qín ]
1.解释:业:学业;精:精通;于:在于;勤:勤奋。学业精深是由勤奋得来的。
2.出自:唐·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学业精深在勤奋。
五、勤学苦练 [ qín xué kǔ liàn ]
1.解释: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2.出自:秦牧《秘诀》:“他的儿子听后,再不敢妄图侥幸走上捷径,经过真正的勤学苦练,终于也成为书法家。”
点的成语有哪些
点的2113成语有哪些 :星星点点、画龙点睛、斑斑点点、一点一5261滴、煽风点火、心有灵犀一4102点通、点头哈腰、1653雷声大,雨点小、一丁点儿、蜻蜓点水、青蝇点素、点金无术、一点犀通、铄金点玉、泥金万点、屏风误点、朱衣点头、点金作铁、装点一新、龙门点额、乱点鸳鸯、点头之交、朱衣点额、指点江山、一星半点、齐烟九点、点头称是、点指画字、文无点易
带有的成语有哪些
生财有道2113、开卷有益、一无所有、有志5261者事竟成、4102天若有情天1653亦老、有问必答、有的放矢、内盗亦有道、心有灵犀容一点通、亢龙有悔、有恃无恐、有教无类、有凤来仪、津津有味、井然有序、心有灵犀、无独有偶、情有独钟、有条不紊、胸有成竹、心有余悸、岂有此理、游刃有余、今朝有酒今朝醉、化为乌有、炯炯有神、铿锵有力、子虚乌有
带以的成语有哪些
以守为攻、不以为耻、引以为憾、难以预料、以防不测、引以为耻、忘乎所以、慷慨以赴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431346364、不以为然、习以为常、一言以蔽、以死明志、以死相逼、以邻为壑、不以为意、以人为镜、无以复加、物以类聚、以小见大、好整以暇、长此以往、文以载道、以点带面、孜孜以求、以牙还牙、道路以目、俭以养德、以眼还眼、以蠡测海、出以公心、难以为继、降格以求、授人以柄、以暴易暴、慨当以慷、宽以待人一、以守为攻 [ yǐ shǒu wéi gōng ] 解释:用防御作为击破敌人的手段。出自:宋·秦观《边防策下》:“盖充国以先零穷寇,急与之角,则中国必有馈挽转输之劳,故罢骑留屯而图以期月,此则以守为攻者也。”示例:我军决定暂时以守为攻,消耗敌人兵力,然后再集中力量突过河去,全歼敌人。 二、不以为耻 [ bù yǐ wéi chǐ ] 解释:不认为是可耻的。指不知羞耻。出自:邓析子《邓析子·转辞》:“今墨劓不以为耻,斯民所以乱多治少也。”示例:对于自己的历史一点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三、忘乎所以 [ wàng hū suǒ yǐ ] 解释: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夫人倾身配奉,忘其所以。”示例:他刚取得一点成绩就忘乎所以,目中无人了。四、不以为然 [ bù yǐ wéi rán ] 解释:然:是,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出自:宋·苏轼《再乞罢详定役法状》:“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只当招募,不当定差,执政不以为然。”示例:听他说洋人不是,口虽不言,心下却老大不以为然。 五、以邻为壑 [ yǐ lín wéi hè ] 解释: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出自:战国 孟子《孟子·告子下》:“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示例:有些自私自利的人,做事从来不为别人着想,甚至以邻为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