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棒的成语有哪些
1、〔 棒打鸳鸯 〕比喻拆copy散恩爱的夫妻或情2113侣。2、〔5261 当头棒喝 〕当头:迎4102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1653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3、〔 当头一棒 〕迎头一棍子。比喻受到严重警告或突然的打击。 4、〔 夹枪带棒 〕指言语中暗藏讽刺。 5、〔 三锤两棒 〕形容处事简单明快 6、〔 使枪弄棒 〕指使弄刀枪棍棒等兵器,借指习武 7、〔 持刀弄棒 〕持:拿;棒:木棍。形容喜欢习武 8、〔 舞枪弄棒 〕指使弄刀枪棍棒等兵器,借指习武 9、〔 舞棍弄棒 〕挥舞着棍棒,高压统治 10、〔 十拷九棒 〕谓严刑拷打。 11、〔 搠枪使棒 〕搠:戳。搬弄兵器,指动武 12、〔 一棒一条痕 〕比喻做事扎实。 13、〔 铁棒磨成针 〕比喻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同“铁杵磨成针”。 14、〔 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掴:用巴掌打。打一棒出现一条血痕,打一掌出现血印。
孙的成语有哪些
炎黄子孙、名落孙山、 子子孙孙、 断子绝孙季孙之忧、 抱子弄孙、 王孙公子、徒子徒孙、
带棒字的成语
带棒字的成2113语有十四个 :
棒打5261鸳鸯、舞枪弄4102棒、当头棒喝、1653舞棍弄棒、使枪弄棒、
夹枪带棒、持刀弄棒、十拷九棒、当头一棒、三锤两棒、
棒打不回头、铁棒磨成针、一棒一条痕、一棒子打死
列举几个解释如下:
成语:棒打鸳鸯
拼音: [bàng dǎ yuān yāng]
释义:用木棒打散一双鸳鸯。比喻拆散恩爱的夫妻或情侣。
出 处:明·孟称舜《鹦鹉墓贞文记·死要》:“他一双儿女两情坚,休得棒打鸳鸯作话传。”
造句:李小姐的父亲因嫌男方贫穷,强行拆散他们这一对恋人,真是棒打鸳鸯。
成语:当头棒喝
拼音: [dāng tóu bàng hè]
释义 :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常常用棒一击或大喝一声,促他醒悟。比喻严厉警告,促使人猛醒过来。
出 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临济义玄禅师问乐普曰:‘从上来;一人行棒;一人行喝; 阿那个亲?’对曰:‘总不亲。’师曰:‘亲处作么生?’普便喝;师便打。”
造句:我们应该~那些扰乱社会治安的不法分子,使他们立即停止各种违法活动。
成语:使枪弄棒
拼音: [shǐ qiāng nòng bàng ]
释义:指使弄刀枪棍棒等兵器,借指习武。
出 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9回:“因他会写诸家字体,人都唤他做圣手书生。又会使枪弄棒,舞剑抡刀。”
造句:奈他自幼专爱~,因此太公访求几个名公教师,教了他十八般武艺,使得两柄好双斧。
成语:夹枪带棒
拼音: [jiā qiāng dài bàng]
释义:指言语中暗藏讽刺。
出 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姑娘倒寻上我的晦气。又不像是恼我,又不像是恼二爷,夹枪带棒,终久是个什么主意?”
造句:她怕太说得明白了,二姨太~一阵乱嚷嚷,就更是不好收拾。
成语:当头一棒
拼音: [dāng tóu yī bàng]
释义:迎头一棍子。比喻受到严重警告或突然的打击。
出 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7回:“一闻那僧问起玉来,好像当头一棒,便说道:‘你也不用银子了,我把那玉还你罢。’”
造句:孔子好象受了~,亡魂失魄地坐着,恰如一段呆木头。
带孙的成语
目前bai所在的位置:带孙du字的成语 黄帝子孙zhi 王孙贵戚dao 孙庞斗智 子子孙回孙 饴含抱孙 炎黄子孙 孝子贤孙答 文子文孙 桂子兰孙 福孙荫子 凤子龙孙 毓子孕孙 贻厥孙谋 孝子慈孙 孝子顺孙 王孙公子 孙康映雪 徒子徒孙 树倒猢孙散 季孙之忧 含饴弄孙 抱子弄孙 名落孙山 绝子绝孙 公子王孙 断子绝孙 不肖子孙
表示一个人很棒的成语
英雄豪杰 一代伟复人 雄才大略 卓而不制群经天纬地 出类拔萃2113 超凡越5261圣 盖世无双 德才兼4102备栋梁之才 中流1653砥柱 顶天立地 力挽狂澜 高瞻远瞩远见卓识 运筹帷幄 励精图治 日理万机 呕心沥血治国安民 自强不息 高风亮节 浩然正气 不同凡响艰苦卓绝 孤军奋战 无坚不摧 所向无敌 叱咤风云气吞山河 名垂青史 永垂不朽 万古流芳
关于孙悟空的成语
火眼金睛copy 神通广大 大闹天宫 腾云2113驾雾 海底捞针 七十5261二变 土龙沐猴4102 千变万化 神出鬼没 手到擒来1653 海底捞针:孙悟空龙宫借定海神针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沐猴而冠:猕猴戴帽子。比喻外表虽装扮得很像样,但本质却掩盖不了。 尖嘴猴腮:孙悟空被称为尖嘴猴腮雷公脸. 孙猴子跳出水帘洞――好戏在后头。 孙猴子封了个弼马温――不知官大官小。 孙猴子变山神庙――露了尾巴。 跟孙悟空比跟头――差着十万八千里。 白骨精遇上孙悟空――原形毕露。 六耳猕猴充悟空――冒牌货。 孙悟空的金箍棒――神通广大。 孙悟空到了花果山――称心如意。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8103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