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扩充”的成语有哪些?
1、开疆辟土
kāi jiāng pì2113 tǔ
成语解释5261:开:开拓4102;疆:边1653疆;辟:开辟;土:国土。开拓疆域,扩展领土
成语出处: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十卷:“高宗皇帝开疆辟土,仁育义征,决不以平定一隅遽形夸大。”
2、开疆拓土
kāi jiāng tuò tǔ
成语解释:开拓疆域,扩展领土。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02回:“卿等屡立战功,开疆拓土,今日之败,乃是众寡不敌,非卿等之罪也。”
3、开疆拓境
kāi jiāng tuò jìng
成语解释:同“开疆拓土”。
成语出处:明·陈子龙《晋论》:“武帝开疆拓境,几侔秦汉。”
4、开疆展土
kāi jiāng zhǎn tǔ
成语解释:同“开疆拓土”。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俺则待尽良忠开疆展土,辅助着万万年巩固皇图。”
5、扩而充之
kuò ér chōng zhī
成语解释:扩:扩展。扩大范围,充实内容
成语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上》:“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
形容"扩大"的成语有哪些?
1.阐2113扬光大:[ chǎn yáng guāng dà ]指使5261美好的事物在原来基础4102上不断发展1653、扩大和提高。
2.乘胜版追击:[ chéng shè权ng zhuī jī ]乘:趁着。趁着胜利的形势继续追击敌人,扩大战果。
3.大张声势:[ dà zhāng shēng shì ]大造声势,扩大影响。
4.大做文章:[ dà zuò wén zhāng ]比喻为达到某种目的,在某些问题上横生枝节,或借题发挥,扩大事态。
5.东渐西被:[ dōng jiàn xī bèi ]渐:浸渍;被:覆盖。向东浸渍,向西覆盖。指范围逐渐扩大。
什么叫扩字成语
扩字成语就2113是含有“扩”字的成语。如:
扩而充5261之
拼音kuò4102 ér chōng zhī
出处凡有四端于1653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凡自身保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开端的,就懂得扩大充实它们,(它们就会)像火刚刚燃起,泉水刚刚涌出一样,不可遏止。
释义扩:扩展、扩大范围、充实内容。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扩充
结构偏正式
同韵词若有所失、挹彼注兹、瑚琏之资、千虑一失、振古如兹、慎以行师、独茧抽丝、化公为私、百无一失、铁笔无私。
扩展资料
扩常解释为放大,也用来表示环境大,一种动作等。扩能做动词也能用作副词。
用作动词时:
1、 扩大:张开 [expand]
知皆扩而充之矣。--《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懂得扩大充实它们
王者何修身正行,扩施善政?--《论衡·感虚》
译文:为王者如何去提高自己的修养与品行,扩大惠民政策的实施范围吗?
2、又如:扩清(廓清;肃清);扩广(扩张。犹扩大)
用作副词时:
扩被(普遍施及);扩澹(宽广淡泊)
形容扩展的成语
一言九鼎抄 九鼎:古代国家的宝袭器,相传为夏禹所2113铸。一句话抵5261得上九鼎重。比喻说4102话力量大,能1653起很大作用。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 成语“一言九鼎”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 另外:一字千钧、一言为定、金口玉言
形容扩充的成语
进壤广地:指扩2113展地域。开疆辟土5261:开:开拓;疆:边疆;辟:开辟;土4102:国土1653。开拓疆域,扩展领土。开疆拓境:开拓疆域,扩展领土。同“开疆拓土”。开疆拓土:开拓疆域,扩展领土。开疆拓宇:开拓疆域,扩展领土。同“开疆拓土”。开疆展土:开拓疆域,扩展领土。同“开疆拓土”。跨山压海:跨过高山,接近大海。喻势力扩展。扩而充之:扩:扩展。扩大范围,充实内容。有增无已:不断增加或不断扩展。展土开疆:展:拓展;开:开拓;疆:边疆。开拓疆域,扩展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