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什么不什么的成语有哪些?
不三不四、不慌不忙、2113不折不扣、不仁不义、5261不生不灭等。1、不三不四4102解释:指不正派,也指不象样1653子。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回:“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来,莫不要攧洒家。”译文: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来,没有不重要攧洒家。2、不慌不忙解释:不慌张,不忙乱。形容态度镇定,或办事稳重、踏实。出自: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三折:“轮起刀来望我脖子砍,不慌不忙缩了头。”译文:轮起刀来望我脖儿子砍,不慌不忙缩回了头。3、不折不扣解释:折、扣:出售商品时,按定价减去的成数。没有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出自:老舍·当代《女店员》第二幕:“如今的妇女跟男人不折不扣一样尊贵!”4、不仁不义解释:仁:仁爱;义:道义。不讲仁德,不讲道义。形容品性卑劣、残忍。出自:宋·朱熹《朱子语类·大学三》:“害人与穿窬,因为不仁不义。”译文:加害人与小偷,因为是不仁不义。5、不生不灭解释:佛家语,认为佛法无生灭变迁,即“常住”之异名。出自:晋·王巾《头陁寺碑文》:“仰苍苍之色者,不足知其远近;况视听之外,若存若亡,心行之表,不生不灭者哉。”译文:仰望蓝蓝的颜色的,不值得知道的远近;何况视听的外,若有若无,中心行的表,不生不灭的!。
“不()为()”的成语有哪些?
不足为训2113[bù zú wéi xùn]
不足为虑[bù zú wéi lǜ]
不以为耻5261[bù yǐ wéi chǐ]
不足为奇4102[bù zú wéi qí]
不以为然[bù yǐ wéi rá1653n]
不以为奇[bù yǐ wéi qí]
不足为道[bù zú wéi dào]
不足为据[bù zú wéi jù]
不足为怪[bù zú wéi guài]
不足为凭[bù zú wéi píng]
不足为法[bù zú wéi fǎ]
不足为患[bù zú wéi huàn]
不相为谋[bù xiāng wéi móu]
不以为意[bù yǐ wéi yì]
不贪为宝[bù tān wéi bǎo]
不足为意[bù zú wéi yì]
不足为外人道[bù zú wéi wài rén dao]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bù yǐ wéi chǐ,fǎn yǐ wéi róng ]
不常用的成语有哪些?
人莫予毒、暴虎冯河2113、韦编三绝5261、魑魅魍魉、入主出奴1、人莫予毒读音:4102rén mò yú dú解释:莫:1653没有。予:我。没有谁能危害我;即谁也不能把我怎样。形容骄傲自大。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曰:‘莫予毒也已。’”白话释义:“晋侯听了之后的高兴可想而知了,说:‘没有人和我作对了。’”2、暴虎冯河读音:bào hǔ píng hé 解释: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出处: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鲁斋郎暴虎冯河。”白话释义:鲁斋郎有勇无谋,鲁莽冒险。3、韦编三绝读音:wéi biān sān jué解释: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白话释义:读《易经》需要多度几遍。4、魑魅魍魉读音:chī mèi wǎng liǎng解释:原为古代传说中的鬼怪。指各种各样的坏人。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宣公三年》:“螭(魑)魅罔两;莫能逢之。”白话释义:传说中的鬼怪,不要碰到。5、入主出奴读音:rù zhǔ chū nú解释:原意是崇信了一种学说,必然排斥另一种学说;把前者奉为主人,把后者当作奴仆。后比喻学术思想上的宗派主义。出处:唐·韩愈《原道》:“入者主之,出者奴之。”白话释义:把前者奉为主人,把后者当作奴仆。
表示不理睬的成语有哪些?
1 置之不理(zhì zhī bù lǐ)2113之:代词,它;理:理5261睬。放在一边,不理不睬。出自4102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十六1653回:“各人听了,反不以为是,就有说他是嫌钱多的,又有说他是愿贫不愿富的,邓仪卿种种置之不理而已。”
2 漠然置之(mò rán zhì zhī)置:放。很冷淡地把它搁在一边。指对人或事态度冷淡,放在一边不理。
3 不理不睬(ài lǐ bù lǐ )不爱答理。比喻对人冷漠,没礼貌 。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9回:“黄二麻子爱理不理的,问他什么事。”
4 视若无睹(shì ruò wú dǔ)睹:看见。虽然看见了,却象没有看见一样。指对眼前事物莫不关心。出自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
5 面北眉南(miàn běi méi nán)指脸面相背,互不理睬。形容相处不合,各不照面。
6 视而不见(shì ér bù jiàn)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
表示不同意的成语有哪些?
一、不以为然 bù yǐ wéi rá2113n释义5261: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4102不同意或否定。1653出处: 《史记·魏世家》:“谋士苏代听了这些话,很不以为然。”解释:谋士苏代听了这些话,很不同意或否定。二、不敢苟同 bù gǎn gǒu tóng释义:不敢随便地同意,指对人对事抱慎重态度。出处:出自 明·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蔺相如完璧归赵,人人都称赞他。但我不敢苟同这一看法。”三、不置可否 bù zhì kě fǒu释义:不表示赞同,也不表示反对。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温钦差听了一笑,也不置可否。四、嗤之以鼻 chī zhī yǐ bí释义:指用鼻子轻蔑地吭气,表示瞧不起。出处:《后汉书·樊宏传》:“尝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解释:尝想做器件物件,要先种梓漆树,表示瞧不起。五、满腹狐疑 mǎn fù hú yí释义:一肚子都是疑惑,形容疑虑很多、极不相信。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六回:“宝玉满腹狐疑,只得问道:‘姐姐说是妃子叫我,那妃子究竟是何人?’”六、一无是处 yī wú shì chù释义:一点对的地方都没有:要全面看待一个同志,不要因他有缺点,就把他说得~。出处:明·张岱《与胡季望》:“是犹三家村子,使之治山珍海错,烹饪燔炙,一无是处。明眼观之,只发一粲。”七、大谬不然dà miù bù rán释义:非常错误;完 全不对。 谬(miù):错误的。然:对。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以求亲媚于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解释:因此求亲于媚的主上。然而事乃有完全不对的人。八、大错特错 [ dà cuò tè cuò ]释义:强调错误到极点。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25回:“如今想来,真是大错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