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战争的成语有哪些?
描写战2113争的成语有:围魏救赵、调虎5261离山、围城打援、偃武4102休兵、南征北战1、围魏救赵解释:1653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示例:倘用~之计,且不来解此处之危,反去取我梁山大寨,如之奈何!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四回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近义词声东击西、围城打援、围詹救科、调虎离山反义词围点打援、围城打援、声东击西2、调虎离山解释: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出自: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八回:“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一战成功。”译文: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一战成功。示例:这自然是~之计,邓和武汉派都是不同意的。 ◎郭沫若《海涛集·南昌之一夜》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军事等近义词围魏救赵、声东击西3、围城打援解释:军事术语,进攻的一方以部分兵力包围守城之敌,诱使敌人派兵援救,然后以主力部队歼灭敌人的援军。出自: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五章:“'围城打援'的办法,不是常使用吗?”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军事方面近义词围魏救赵反义词围魏救赵4、偃武休兵解释:停息武备,不事战争。同“偃武息戈”。出自:宋·岳飞《乞解军务第三札子》:“今讲好已定,两宫天眷,不日可还;偃武休兵,可期岁月。”译文:现在讲好已定,两宫上天眷顾,没有一天可以返回;停止战斗部队,可以预期时间。近义词偃武息戈、偃武櫜兵5、南征北战解释: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出自:唐·柳宗元《封建论》:“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译文:经过在宣王,以中兴复古的德,雄南征北伐的威力,最终不能确定鲁侯的后代。示例:老子出生入死,~,打了十几年天下,凭什么快到手中的果子让给别人吃?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七章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经历的战争近义词身经百战、东征西讨、南征北讨、戎马倥偬、转战千里、南征北伐、九死一生、出生入死反义词安家落户、纸上谈兵、安营扎寨、卖剑买牛、按兵不动、买犊卖刀、卖剑买犊、买牛卖剑、买牛息戈
形容战争的成语有哪些
连天烽火 人仰马翻 乌合之众2113 腹背受敌 围魏救赵 马放5261南山 刀枪入库4102 声东击西 出奇制胜 赤膊上阵 远交近攻 以杀去杀1653 偃武息戈 骁勇善战 血肉横飞南征北战 纸上谈兵 以逸待劳 磨盾之暇 枪林弹雨 休养生息 速战速决 调虎离山 偃武休兵 金戈铁甲来好息师 枕戈待旦 各自为战 同仇敌忾 秣马厉兵破斧缺斨 全民皆兵 矢石之难 休养生息 血肉横飞用兵如神 百战百胜 炮火连天 背水一战 兵戎相见兵荒马乱 草木皆兵 赤膊上阵 冲锋陷阵 出奇制胜 打草惊蛇 大获全胜 调虎离山 风声鹤唳 孤军奋战汗马功劳 胡服骑射 金戈铁马 来好息师 龙战鱼骇龙战玄黄 马革裹尸 马放南山 磨盾之暇
形容战争场面的成语
枪林弹雨硝云弹雨炮火连2113天5261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惨不忍睹倒戈卸甲溃不成4102军孤军作战势均力敌1653一败如水一败涂地两败俱伤残兵败将用兵如神转败为胜战无不胜克敌制胜以弱胜强旗开得胜料敌制胜百战百胜大获全胜乘胜追击攻无不取,战无不胜
形容战争激烈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战争激烈的成语有:
赤壁鏖兵、弹e69da5e887aa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3396334雨枪林、枪林弹雨、烽火连天、炮火连天。
描写战争的成语有哪些
万夫2113莫开 草木皆兵 马革裹尸 赤膊上阵 乌合之5261众 打草惊蛇 四面楚4102歌 用兵如神 有勇无谋 全民皆兵 声东击西1653 攻其不备 出其不意 坚壁清野 揭竿而起 围魏救赵 四面楚歌 作壁上观 暗渡陈仓 城下之盟 五十步笑百步 杀身成仁 纸上谈兵 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步步为营 望梅止渴 运畴帷幄 一鼓作气 再衰三竭 破釜沉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