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太保原来是什么成语
十三太保2113 shísān tàibǎo[the thirteen naughty children] 相传唐朝5261末年的李克用有义子十三4102人,都任太保官职。台湾的一些1653顽劣的男学生结盟做坏事,自称“十三太保”,一些女学生则自称“十三太妹”
太子太保成语答案
太师,太傅,太保,都2113是东宫官职。太师教文5261,太傅教武,太保保护其4102安全。少师,少1653傅,少保均是他们的副职。后来和太子没有什么关系 只是一个荣誉称号 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衔;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三师”从一品衔;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衔,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三少”正二品
形容保险的成语
有备无患yǒu bè2113i wú huàn[释义5261] 备:防备;患:患难;灾4102祸。事先有防备就可能避免灾祸。[语出] 《尚1653书·说命中》:“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正音] 患;不能读作“ɡǔ”。[辨形] 备;不能写作“惫”。[近义] 未雨绸缪 防患未然 有恃无恐[反义] 措手不及 临阵磨枪 临渴掘井[用法] 多用来劝勉人事前要有准备以避免祸患。一般用谓语、宾语。[结构] 联合式。[辨析] ~和“有恃无恐”;都含有“有所倚仗而没顾虑”的意思。但~偏重在“有准备”;是为了避免祸患;“有恃无恐”偏重在“有依靠”便无所畏惧或毫不顾忌。表示“有特殊势力撑腰而放开胆量行事;近乎嚣张”的意思。[例句] 春季来临;我们要作好山林禁火;以便~。
疯狂猜成语太子太保443
半推半就 bàn tuī2113 bàn jiù 解释5261推:抵拒,推托;就:靠拢,4102迎上去。一面推辞,1653一面靠拢上去。形容装腔作势假意推辞的样子。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半推半就,又惊又爱,檀口揾香腮。” 结构联合式。 用法用于心里愿意;表面上却不肯痛快答应;故意推搪一下。一般作定语、状语。 正音推;不能读作“duī”。 辨形推;不能写作“堆”。 近义词虚情假意、装模作样、半真半假 反义词拒人千里、闭门谢客、婉言谢绝 例句 (1)她接受别人给她的贿赂时;总是先~;假意推辞一番。 (2)谭科长对这些茅台酒~地接受了。 英译accept while pretending to refuse
太子太保395关疯狂成语答案
阳春白雪2113 [拼音]yáng chūn bái xuě [释义]原指5261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41021653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例句]萧邦的许多纲琴曲真可说是阳春白雪,确实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