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百科 > 正文

受亲的成语 X受X亲成语

X受X亲成语

授受不亲[读音][shòu shòu bù qīn] [解释2113]《孟子·5261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4102” 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互相递接1653物品。[出处]《孟子·离娄上》:“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近义]男女有别

成语什么受什么亲

授受不亲的解释2113成语拼音shòu shòu bù qīn成语解释授5261:给4102予;受:接受。旧指男1653女不能互相亲手递受物品。指儒家束缚男女的礼教。成语出处《孟子·离娄上》:“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神情民?’孟子曰:‘礼也。’”成语繁体授受不亲成语简拼SSBQ成语注音ㄕㄡˋ ㄕㄡˋ ㄅㄨˋ ㄑ一ㄣ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儒家束缚男女的礼教。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成语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男女有别成语例子英语翻译(in ancient times)could not communicate between man and woman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齐国雄辩家淳于髡问孟子男女之间不用手递受物品是礼,那么嫂子掉进水里,小叔子用手去救是礼吗?孟子认为是礼。淳于髡又说天下的人都掉进水里,你为什么不去救?孟子回答说应该用道去救,而不是用手去救

亲的成语有哪些

非亲非故、大义灭亲2113、5261和蔼可亲、皇亲国戚、无亲无故、沾亲带故、六亲不4102认、亲密1653无间、至亲好友、访亲问友、举目无亲、众叛亲离、相亲相爱、事必躬亲、儿女亲家、天道无亲、孔怀之亲、内疏外亲、穷亲泼故、蔼然可亲、安忍无亲、亲昵亡间、形亲之国、比肩相亲、兰怨桂亲、显亲扬名、日亲日近、亲戚朋友、因隙间亲、六亲不和日亲以察、疏不谋亲、爱亲做亲、白云亲舍、远亲不如近邻、串亲访友、亲上做亲、疏亲慢友、意气相亲、食亲财黑、亲疏贵贱、外亲内疏、人急偎亲、暮云亲舍、指腹为亲、亲若手足、亲近不疑、家贫亲老、礼不亲授、亲痛仇快、一脉亲承、同气之亲、亲如兄弟、远亲近邻、彩衣娱亲、御驾亲征、亲不敌贵、儿女姻亲、举眼无亲、指亲托故礼士亲贤、亲眼所见、亲知把臂、割股疗亲、六亲无靠、析交离亲、亲如骨肉、九故十亲、义不背亲、温柔可亲、腹背相亲、骨肉之亲、以疏间亲、戏彩娱亲、骨肉至亲、传闻不如亲见、远亲近友、骨肉相亲、亲仁善邻、三亲六眷、攀亲道故、葭莩之亲、至仁无亲、亲操井臼、亲力亲为、老莱娱亲、亲不隔疏、求亲靠友、相亲相近、说亲道热众散亲离、授受不亲、十亲九眷、亲上加亲、亲贤远佞、近亲繁殖、日远日疏,日亲日近、立爱惟亲、至人无亲、必躬必亲、攀亲托熟、亲上作亲、形影相亲、任人唯亲、六亲同运、疏不间亲

带受的成语有哪些

  带受的成语有哪2113些 :  自作自受、5261  腹背受敌4102、  受益匪浅、  受制于人1653、  引颈受戮、  临危受命、  逆来顺受、  感同身受、  受宠若惊、  担惊受怕、  挨冻受饿、  忍饥受冻、  幽囚受辱、  传道受业、  耳听心受、  伏阁受读、  受夹板气、  受怕担惊、  肤受之言、  沿才受职、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一尘不受、  信受奉行、  八面受敌、  零敲碎受、  虚己受人、  肤受之愬、  满招损,谦受益、  末学肤受

受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肤受之诉 比喻被2113人说了有关切身利益的坏5261话。 肤受之言 肤:肤浅4102;受1653:感受。指肤浅的,使人感受不深的言论。也指不切合实际的言辞。 伏法受诛 伏法:由于违法而受处死刑;诛:杀死。犯法被杀。 腹背受敌 腹:指前面;背:指后面。前后受到敌人的夹攻。 感同身受 感:感激;身:亲身。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 临危受命 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满招损,谦受益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末学肤受 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只学到一点皮毛。 逆来顺受 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 全受全归 封建礼教认为人的身体来自父母,应当终身洁身自爱,以没有受过污辱损害的身体回到父母生我时那样。 授受不亲 授:给予;受:接受。旧指男女不能互相亲手递受物品。指儒家束缚男女的礼教。 受宠若惊 宠:宠爱。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 私相授受 指不是公开的给予和接受。 无功受禄 禄:旧时官吏的薪俸。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

受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零敲碎2113受、束身受命、忍饥受饿、无功受禄、分5261文不受、4102辞多受少、八面受敌、盗嫂受金、忍饥受渴1653、上当受骗、挨打受骂、代人受过、受之有愧、虚己受人、应图受箓、挨打受气、私相授受、受天之祜、首尾受敌、受之无愧、授受不亲、应箓受图、大请大受、应天受命、膺图受箓、小受大走、五积六受、相安相受、表里受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