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一点的成语是什么
一知半解2113 注音5261yī zhī bàn jiě 解4102释知道得不全面1653,理解得也回不透彻。 一知半解答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否定句 结构联合式 近义词一孔之见、浮光掠影 相反词真知灼见、真才实学、博古通今 同韵词点金作铁、吾膝如铁、孙康映雪、风霜雨雪、苍蝇见血、偷安苟且、沉冤莫雪、滚汤泼雪、风卷残雪、红炉点雪等
形容“什么都知道一点”的成语有哪些?
略知e68a84e8a2ad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1346364一二、略知皮毛、略识之无、一孔之见、一知半解一、略知一二 [ lüè zhī yī èr ] 解释:一二:形容为数不多。略微知道一点。出自: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二回:“花子道:‘武艺也略知一二。’”二、略知皮毛 [ lüè zhī pí máo ] 解释:比喻稍知表面的情况或稍有肤浅的知识。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7回:“才女才说学士大夫论及反切尚切瞠目无语,何况我们不过略知皮毛,岂敢乱谈,贻笑大方!”三、略识之无 [ lüè shí zhī wú ] 解释:之、无:指最简单的字。形容识字不多。出自:唐·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译文:我出生六七个月时,奶妈抱着弄在书写屏下。有指‘无’、‘之’字给我的,我虽然口不能说,心已默识。后来有人问这两个字的人,虽然老十的考试,而指的不差。四、一孔之见 [ yī kǒng zhī jiàn ] 解释:从一个小窟窿里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出自:汉·桓宽《盐铁论·相刺》:“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通一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译文:坚持计划而不是规矩,抓准而不是绳子,通过一个孔,只懂得一个道理,却不知道权衡。五、一知半解 [ yī zhī bàn jiě ] 解释: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出自: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译文:有透彻的理解,不过不透彻
形容点的成语是什么
点金成bai铁 用以比喻把好文章改坏。du也比喻把好事办坏zhi。 点铁成金dao 原指用手指一点内使铁变成金的法术。比喻容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 点金乏术 术:法术,方法。没有点铁成金的法术。比喻没有最好的方法筹集钱财,解决贫困。 点睛之笔 笔:文笔。指文章传神绝妙之处。 点石成金 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 点头哈腰 比喻虚假的恭敬或过分的客气。
可以看出一点是什么成语
成语:管中窥豹拼音:guǎn zhōng kuī bào解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61326231释: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示例:向~寻知外,坐井观天又出来,运斧般门志何大,出削个好歹。 元·周德清《一枝花·遗张伯元》近义词:窥豹一斑、管窥所及、以管窥天反义词:洞若观火、一目了然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片面看问题英文:have a limited view of something as looking at a leopard through a bamboo tube成语故事:晋朝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从小开始学习写字、绘画,聪明过人,深得父亲的喜爱。一次父亲的朋友及门生在玩骰子时,王献之在旁观看,说了一句“南风不竞!”门生听了笑道:“小孩子是管中窥豹,只看到一个斑点。”(管中窥豹,管中窥豹)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摴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谓从管子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后用以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唐归仁《悼罗隐》诗:“管中窥豹我犹在,海上钓鼇君也沉。”宋陆游《江亭》诗:“濠上观鱼非至乐,管中窥豹岂全斑。”鲁迅《华盖集续编·有趣的消息》:“﹝陶孟和的着作﹞幸而在《现代评论增刊》上提前发表了几节,所以我们竟还能管中窥豹似的,略见这一部新书的大概。”歇后语:略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