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英雄的成语
形容英雄的成语有:
一、奋不顾身 [ fèn bù gù shēn ]
1.解释: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2.出自: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3.示例:部下弟子,虽不敢谓久经训练,有勇知方,惟大义所在,却是~。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十五回
二、赴汤蹈火 [ fù tāng dǎo huǒ ]
1.解释:赴:走往;汤:热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2.出自:《荀子·议兵》:“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晋·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3.示例:有三个人,义胆包身,武艺出众,敢~,同死同生。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五回
三、正气凛然 [ zhèng qì lǐn rán ]
1.解释:正气:刚正之气。凛然:可敬畏的样子。形容正气威严不可侵犯。
2.出自: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十章:“许云峰把椅子一推,正气凛然地站在大厅当中,昂头命令道:‘送我回监狱!’”
四、顶天立地 [ dǐng tiān lì dì ]
1.解释: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
2.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六:“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我韩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
3.示例:先生是楚国的栋梁,是~的柱石。 ◎郭沫若《屈原》第三幕
五、视死如归 [ shì sǐ rú guī ]
1.解释: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
2.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吕氏春秋·勿躬》:“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3.示例:我们已经是~,我们大踏步地走着我们的大路。 ◎郭沫若《如火如荼的恐怖》诗
关于人民英雄的成语20个
一马当先、一身正气、万夫不当、无所畏惧、气冲牛斗、气冲霄汉、气壮山河、气宇轩昂、气吞山河、正气凛然、龙骧虎步、百战百胜、冲锋陷阵、英姿焕发、奋不顾身、奋勇当先、顶天立地、昂首挺胸、昂首阔步、赴汤蹈火,等等。一、一马当先解释: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出自:现代姚雪垠《李自成》:“李自成看见敌人增加了援军,士气复振,就赶快把人马整顿一下,由他一马当先,继续猛冲猛攻。”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二、气吞山河解释: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出自: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八章:“这号人,在困难中不是低头叹息,而是奋发图强,壮志凌云,气吞山河。”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三、冲锋陷阵解释:陷:攻破,深入。不顾一切,攻入敌人阵地。形容作战勇猛。出自:现代白先勇《岁除》:“头一晚醉得倒下马来,第二天照样冲锋陷阵。不能喝酒,还能当军人吗?”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作战勇敢四、无所畏惧解释:畏惧:害怕。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出自:现代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了达到建设新中国的目的,对于什么困难我们共产党人也是无所畏惧。”五、气冲牛斗解释: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出自: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五十四回:“展爷听罢,气冲牛斗,一声怪叫道:“好白玉堂呀!你做的好事,你还称甚么义士!”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形容怒气很盛
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不少于10个
崭露头角、出类拔萃、名列前茅、一鸣惊人、鹤立鸡群、威风凛凛、彪形大汉、五大三粗、顶天立地、一表人才。一、崭露头角白话释义: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多指青少年)。朝代:唐作者:韩愈出处:·《昌黎集·卷三十二·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翻译:虽然少年;已经从成年人;能够考中进士;特别高峻看到头角二、出类拔萃白话释义:指超出一般(多用于形容品德、才能)。出:超越。拔:超出。萃(cuì):草丛生的样子,比喻成群的人或物。朝代:春秋作者:孟子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翻译:圣人之于民;也一样;出于其类;超出了其聚集三、名列前茅白话释义:指名次列在前面。古代行军时持茅(当作旗)的走在前面的叫前茅朝代:东周鲁国作者:左丘明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前茅虑无。”翻译:前茅已毫无忧虑四、一鸣惊人白话释义:意思是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朝代:西汉作者:史学家司马迁出处:《史记 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翻译: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叫则已,一叫就使人惊异五、鹤立鸡群白话释义:形容一个人的仪表或本领出众。朝代:南朝·宋作者:刘义庆出处:·《世说新语·容止》:“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嵇绍)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翻译:有人对王戎说:“嵇延祖(嵇绍)突出如野鹤的在鸡群六、威风凛凛白话释义:威严可畏、有气势的样子。朝代:元作者:费唐臣出处:·《贬黄州》:“见如今御台威风凛凛;怎敢向翰林院文质彬彬。”翻译:看到像现在御台威风凛凛;竟敢向翰林院文化融会贯通。七、彪形大汉白话释义:彪:小老虎,比喻躯干壮大;汉:男子。身材高大、结实的男子。朝代:清作者:·吴趼人出处:《痛史》第九回:“二人都是彪形大汉;浓眉广颡;燕颌虎腮。”翻译:两人都是身材高大、结实的男子。浓眉毛宽额头;燕的下巴虎的腮帮八、五大三粗白话释义:形容人身体高大粗壮;魁梧:这个~的青年人,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朝代:近代作者:梁斌出处:《播火记》:“猛回头,身后站着一个五大三粗的人,仔细一看是大贵。”九、顶天立地白话释义:头顶着天,脚踏着地。形容形象雄伟高大,气概非凡。朝代:宋作者:·释普济出处:《五灯会元·道场无庵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翻译:你们所有人;个个头顶着天,脚踏着地。十、一表人才白话释义:形容人相貌英俊,风度潇洒。朝代:元作者:关汉卿出处:·《望江亭》:“夫人;放着你这一表人物;怕没有中意的丈夫;嫁一个去?”翻译:夫人,放着你这一代表人物;哪怕没有符合你心意的的男人。嫁给一个试试吧
英雄成语
草莽英雄 草莽:草丛,草野。旧时指在山林出没的农民起义或强盗们中的著名人物。 盖世英雄 盖世:压倒当世。超出当代所有的人。用以形容非常杰出的英雄人物。 巾帼英雄 巾帼: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指女子中的英雄。 乱世英雄 乱世:动乱的不安定的时代;英雄:才能勇武超过常人的人。混乱动荡时代中的杰出人物。 无名英雄 姓名不被人知道的英雄人物。也指埋头苦干的人。 英雄气短 指有才能的人因沉迷于爱情而丧失进取心。 英雄入彀 入彀:指进入弓箭的射程以内,比喻就范。天下英雄均已就范。 英雄所见略同 所见:所见到的,指见解;略:大略,大致。英雄人物的见解基本相同同。这是对意见相同的双方表示赞美的话。 英雄无用武之地 比喻有才能却没地方或机会施展。 独胆英雄 指不畏强敌,英勇奋战,以少胜多的杰出人物。 巾国英雄 巾国:即巾帼,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指女子中的英雄。亦作“巾帼英雄”。 时势造英雄 时势:一段时期内的客观形势。特定的历史条件,如社会动荡,使人的聪明才智显露出来,并相互作用,使之成为...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比喻一个很小的困难却使一个很大的事情无法进行,无法完成。也指一个很有本事的人,面对一个小问题而束手无... 英雄辈出 英雄层出不穷。 英雄本色 英雄:杰出的人才。杰出人物的本来面貌。多指杰出的人物必然有非凡的行为、举动。
成语英雄猜猜猜
1、凤凰来仪
2、画龙点睛
3、鸡犬相闻
画龙点睛
huà lóng diǎn jīng
解释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出处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结构连动式。
用法含褒义。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作文或讲话时;用一二精辟的词句点明要旨;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可用作主语、谓语、定语;也可用作状语。
正音睛;不能读作“qínɡ”。
辨形睛;不能写作“晴”。
近义词锦上添花、点石成金
反义词弄巧成拙、画蛇添足、点金成铁
例句一个好题目;常常对作品有~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