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文和东的成语
博文约礼发音bó wén yuè lǐ2113释义博:金5261我,广;约:约束。广4102求学问,恪守礼法。出处《论1653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示例博文约礼,讵穷于钻仰也。(清·王闿运《八代文粹序》)
成语:()文东()
成语2113字典里没有这样的成语。最接近的是5261:掇拾章句 拼音:4102 duō shí zhāng jù 简拼: dszj 解释: 掇:拾取。摘1653取别人文章的句子。指东摘西抄地拼凑文章。 粗制滥造 拼音: cū zhì làn zào 简拼: czlz 解释: 滥:过多,不加节制。写文章或做东西马虎草率,只求数量,不顾质量。
文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文字开2113头的成语有文质彬彬、5261文武全才、文不加点、文采风流4102、文韬武略
扩展资1653料
1、文质彬彬,成语,读作wén zhì bīn bīn,指人的文采和实质配合适当,形容气质温文尔雅,行为举止端正,文雅有礼貌。
2、文武全才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wén wǔ quán cái,意思是基本释义是文才与武功同时具备的人才。
3、文不加点,读音wén bù jiā diǎn,比喻作文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4、文采风流,横溢的才华与潇洒的风度,亦指才华横溢与风度潇洒的人物。
5、文韬武略,读音是wén tāo wǔ lüè,汉语成语,解释是以天地万物的信息规律做外形(意识的形态)以作保护、以最精要的方式来操作,是为文武双全、大智大勇也。
参考来源:文不加点-百度百科
东字开头的成语
东字开头的成语有东2113山再起、东躲5261西藏、东张西望、东拉西扯、东施效4102颦。
一、东山再起
释义:指再1653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出处: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回到家乡,先图个骨肉团聚,一面藏器待时,或者圣恩高厚,想起来还有东山再起之日,也未可知。”
二、东躲西藏
释义:形容为了逃避灾祸而到处躲藏。
出处:石昆玉《三侠五义》第九十八回:“凤仙拽开弹弓,连珠打出,打得喽啰东躲西藏。”
三、东张西望
释义: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
出处:茅盾《子夜》九:“他们一面走,一面东张西望,又不时交换一两句简单的话语。”
四、东拉西扯
释义:东凑一言,西凑一语,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杂乱无章,也指从各处拾取得来。
出处: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二回:“东拉西扯,弄的牛鬼蛇神,还自以为博奥。”
五、东施效颦
释义:比喻模仿别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丑。有时也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根底差,学别人的长处没有学到家。
出处:《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译文:西施因胸口痛,所以皱着眉头走在村子中,村中的一个长得丑的人(东施)看见了,觉得她这样做很漂亮,回家后也捂着自己的心口走在村子中。村中的富人见了她,牢牢地关着大门不出去;穷人见了东施,带着妻儿躲开(她)。
关于东和起的成语
东山再起发音2113dōng shān zài qǐ释义指再度出任5261要职。也比喻失4102势之后又重新得势。1653出处《晋书·谢安传》 东山再起的故事示例要警惕军国主义死灰复燃,东山再起。近义词重振旗鼓 卷土重来 重作冯妇反义词风流云散 过眼烟云东山复起发音dōng shān fù qǐ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同“东山再起”。出处明·张煌言《祭建国公郑羽长鸿逵文》:“悬拟壮猷,东山复起。夫何讣闻,遽骑箕尾?”
带东字的成语有哪些
成语(点击查看详解2113)解释东奔西跑指到处奔波东躲5261西藏指到处躲避4102藏匿东郭先生泛指对坏人讲仁1653慈的糊涂人,比喻不分善恶,滥施仁慈的人东拦西阻指极力阻拦东零西碎指零碎,分散,不集中东挪西凑指各处挪借,凑集款项东挪西借指到处挪借款项东碰西撞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东飘西荡指不固定,没有着落。也指无定向地漂浮东拼西凑东一点、西一点零零碎碎地拼凑起来东瞧西望指到处乱看东食西宿比喻贪婪的人唯利是图东搜西罗指到处寻找与搜集东谈西说指议论的面很宽东逃西窜四处逃亡与逃避东偷西摸指暗中干不正当的事东歪西倒形容身不由己,倾斜不稳东寻西觅指到处张罗东游西荡指到处游荡,不务正业东遮西掩指左右遮掩,隐瞒真相付诸东流付:交给;诸:之于;东流:向东流的江河。投入东流的河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前功尽弃辽东豕辽东:地名,今辽宁省辽河以东;豕:猪。比喻知识浅薄,少见多怪买东买西指买各种物品拆东补西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为了应急而牺牲这个弥补那个。大江东去长江的水往东奔流而去。后借用为词牌名。多表示陈迹消逝,历史向前发展。东奔西走到处奔波。多指为生活所迫或为某一目的四处奔走活动。东窗事发比喻阴谋已败露。东床快婿指为人豁达,才能出众的女婿。是女婿的美称。东床坦腹指女婿。东倒西歪指行走不稳,身不由主。也形容物体倾斜不正。东道之谊东道:主人。谊:情谊。指主人的情谊。东道主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东方千骑旧指女子的如意郎君。东风吹马耳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东风浩荡东风:春风。指吹着强劲的春风。形容春风吹拂大地,大地即将万象更新,面貌焕然。东风化雨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东风人面指一年一度的春风依旧,而当年邂逅含情之人却不得重见。东风压倒西风原指封建大家庭里对立的两方,一方压倒另一方。现比喻革命力量对于反动势力占压倒的优势。东扶西倒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东观续史东观:汉代官家藏书的地方。原指汉代女史学家班昭奉诏就东观续成其兄班固没有完成的《汉书》。后用以指女子才学高深。东海扬尘大海变陆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东箭南金东方的竹箭,南方的铜,古时都认为是上品。比喻可宝贵的人才。东拉西扯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指说话条理斋乱,没有中心。东劳西燕劳:伯劳。比喻情侣、朋友离别。东鳞西爪原指画龙时龙体被云遮住,只是东边画一片龙鳞,西边露一只龙爪,不见龙的全身。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东南半壁半壁:半边。指长江中下游及其以东、以南的半边江山。东南雀飞比喻夫妻分离。东怒西怨比喻迁怒于人。东跑西颠比喻到处奔走。东墙处子指邻居的处女。东山高卧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东山再起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东施效颦效:仿效;颦:皱眉头。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东涂西抹涂、抹:原喻从事文辞。比喻用笔随便写写画画。东西南北指四方、到处、各地、普天下或方向;亦指到处飘泊,行踪不定。东摇西摆形容走路不稳。比喻容易动摇、不坚定。东野巴人古代楚国民间通俗歌曲,又称《下里巴人》。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东张西望张:看。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东征西讨指四面出兵征战讨伐。东走西顾比喻顾虑多。福如东海福气象东海那样大。旧时祝颂语。付之东流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象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高卧东山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关东出相,关西出将关:函谷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民风好文,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民风好武,多出将帅。河东狮吼比喻悍妒的妻子对丈夫大吵大闹。江东父老江东:古指长江以南芜湖以下地区;父老:父兄辈人。泛指家乡的父兄长辈。辽东白豕比喻少见多怪。马耳东风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南金东箭南方的金石,东方的竹箭。比喻优秀的人才。齐东野语齐东:齐国的东部;野语:乡下人的话。孟子蔑视农民,认为他们说的话没有根据,听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话。声东击西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日东月西比喻远隔两地,不能相聚。什伍东西什伍:纵横错杂。原指南斗六星,牵牛六星,箕四星等分布得杂乱无章。后多形容事物错杂纷乱。坦腹东床旧作女婿的美称。说东道西没有中心地随意说。铜山西崩,洛钟东应比喻重大事件彼此相互影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旭日东升旭日:初升的太阳。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形容朝气蓬勃的气象。移东就西彼此挪动转移。比喻只求暂时应付,不作长久打算。移东补西用之方面的钱、物弥补那方面的亏空或不足。比喻只求暂时应付,不作长久打算。指东画西指说话时的手势动作。比喻说话避开主题,东拉西扯。失之东隅东隅:日出的地方。比喻这个时候遭到损失或失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东西南北客指居处无定之人。东西南北人指居处无定之人。东西南朔指居处无定之人。同“东西南北”。东西易面指东西方向颠倒。后比喻是非颠倒,视听淆乱。河东三箧〖解释〗指亡失的书籍。东补西凑〖解释〗指各处挪借,凑集款项。同“东挪西凑”。避世墙东指隐居于市井贩夫之中。不识东家指不识近邻是圣贤。拆东墙补西墙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拆西补东见“拆东补西”。朝衣东市谓大臣就戮。典出《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上令错衣朝衣斩东市。”道东说西见“道西说东”。道西说东谓乱加谈论。东捱西问谓四处探问、打听。东挨西撞同“东奔西撞”。东奔西窜同“东逃西窜”。东奔西逃同“东逃西窜”。东奔西向谓各奔东西,互不相关。东奔西撞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东壁余光东邻墙壁上透过来的光。表示对他人有好处而对自己并无损害的照顾或好处。东播西流谓流落四方。东猜西揣谓多方猜测。东猜西疑谓胡乱猜疑。东藏西躲形容为了逃避灾祸而到处躲藏。东差西误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池、错误。形容办事不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