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好听的句子 > 正文

请别对我说谎 撒谎的十七种表现

眨眼:不停眨眼。

笑容:微笑或者大笑。

腿部动作:移动腿脚。

眼神:盯着对方的脸看。

头部动作:点头和摇头。

声音和表情都是重要的线索。

摆弄自己:搔头、抓手腕等等。

无关信息:回答牛头不对马嘴。

停顿频率:说话的时候老是突然沉默。

其他

声音特点

声调:改变声调,比如声音突然拔高或者降低。

说话间隔时间:问答中间有一段时间的沉默。

反应时间:指反应时间长短或者话语的多少。

停顿持续时间:指谈话过程中沉默时间的长短。

行为举止

躯干动作:躯干有所移动(通常伴随头部动作)。 ( www.dghengtie.com)

面部表情特征

貌似可信的回答:指那些有道理、听上去既可靠又合理的回答。

改变坐姿:为了改变坐姿而做出的动作(通常伴随躯干和腿部移动)

附加信号:大幅度的手部和手臂动作,为了对所说的话进行修正或补充。

另外,弗瑞教授还给出了一些非常具体的言语线索,用来辨别一个人是否在撒谎。

频繁自指:使用“我”、“我的”之类的措辞。

说谎的人会露出马脚。大部分人都会努力对谎言加以掩饰,但同时控制话语、声音、表情和肢体语言可不是简单的事情。

说话犹豫:使用“啊”,“嗯”,“呃”等词。

语速:某一段时间内语速很快。

过于绝对的回答:比如使用“总是”、“从不”、“没有任何人”、“每个人”之类的措辞。

手部动作:在手臂保持不动的情况下,手部的小动作。

话语错误:比如重复某个词或句子,同样的意思换句话再说一遍,话说一半,口误等等。

直接回答:紧扣主题、坦率直接的话语,比如“我喜欢约翰”就比“我喜欢约翰的公司”来的直接。

要想识破一个人的谎话,就需要留心各种各样十分细微的线索。善于识破谎言的高手和常常被误导的外行之间的区别有三:所关注的线索、对线索的信赖程度以及解读线索的方式。

英国朴茨茅斯大学(Portsmouth University)阿尔德特·弗瑞教授(Prof Aldert Vrij)指出了十七种可能与说谎有直接关联的非言语行为:

消极话语:话语中透露出对某一人、物或者观点的反感,包括否定、轻蔑以及表达消极情绪的话语。

人依靠言语、声音和视觉线索进行沟通。一个人的措辞、声音特征以及各种肢体语言不仅反映了他的情感和认知状态,还反映了他是否在说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