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资讯 > 正文

写逃跑的成语 描写逃跑的成语有哪些

描写逃跑的成语有哪些?

落荒而逃 、逃之夭夭、2113抱头鼠窜、丢盔弃甲、5261走为上计4102一、落荒而逃 [ luò huā1653ng ér táo ]解释:形容吃了败仗慌张逃跑。出自: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三折:“你自慢慢的从大路上行,我便落慌而走。”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二、逃之夭夭 [ táo zhī yāo yāo ]解释:本意是形容桃花茂盛艳丽。后借用“逃之夭夭”表示逃跑,是诙谐的说法。出自:《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翻译:翠绿繁茂的桃树啊,花儿开得红灿灿。示例:撞人者逃之夭夭,众人向他投去愤怒的眼光。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是逃跑诙谐的说法三、抱头鼠窜 [ bào tóu shǔ cuàn ]解释:抱着头,象老鼠那样惊慌逃跑。形容受到打击后狼狈逃跑。出自:《汉书·蒯通传》:“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与为刎颈之交,及争张黡、陈释之事,常山王奉头鼠窜,以归汉王。”翻译:当初常山王、成安君所以相互结为生死之交,和反对张黡、陈释放的事,常山王带着头老鼠窜,以归汉王。示例:吓得这些人一个个抱头鼠窜而逃。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九回语法:连动式;含贬义,形容敌人的狼狈相四、丢盔弃甲 [ diū kuī qì jiǎ ]解释:盔、甲:头盔和铠甲。跑得连盔甲都丢了。形容打败仗后逃跑的狼狈相。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翻译:战鼓咚咚地一敲响,两军士兵的刀枪一接触,丢盔卸甲,拖着兵器就逃跑,有的跑了一百步之后停下来,有的跑了五十步之后停下来。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五、走为上计 [ zǒu wéi shàng jì ]解释:遇到强敌或陷于困境时,以离开回避为最好的策略。出自:《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翻译:檀公三十六计,逃走是上策。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表示“逃跑”的成语有哪些?

表示“逃跑”2113的成语有丢盔弃甲、落荒而逃、5261逃之夭夭、抱头鼠窜、4102望风而逃等。

形容逃跑快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逃跑快的成语有如2113下:

1.抱头鼠窜 [ bào tóu shǔ cuàn ]

释义52614102

抱着头,像老鼠那样惊慌逃跑。 形容1653受到打击后狼狈逃跑。

出 处

宋·苏轼《拟侯公说项羽辞》:“夫陆贾天下之辩士;吾前日遣之;智穷辞屈;抱头鼠窜;颠狈而归。”

2.仓促出逃[cāng cù chū táo]

释义

仓皇:匆忙,慌张。慌慌张张地外出逃跑。

3.仓促退遁[cāng cù tuì dùn]

释义

仓促:匆忙,慌张;遁:逃跑。慌慌张张地退却逃跑。

4.大败而逃[dà bài ér táo]

解释

大败而逃是一个词语,指吃了败仗慌张逃跑。

出处

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十一回:“那庞集亲自领兵追来,被我姑嫂两个与庞家血战山坡,杀得他兵残将损,大败而逃。”

5.丢盔抛甲 [ diu kuī pāo jiǎ ]

释义

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景象。 同“丢盔卸甲”。

出 处

《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同丢盔卸甲、丢盔掉甲、丢盔弃甲。

6、奉头鼠窜 [ fèng tóu shǔ cuàn ]

释义

奉:捧。抱着头,象老鼠那样惊慌逃跑。形容受到打击后狼狈逃跑。

出 处

《汉书·蒯通传》:“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与为刎颈之交,及争张黡、陈释之事,常山王奉头鼠窜,以归汉王。”

7、狼狈逃窜[láng bèi táo cuàn]

释义

狼狈:窘迫的模样。形容逃跑时的丑态。

形容逃跑的成语

东逃西窜 [dō2113ng táo xī cuàn] 生词5261本基本释义4102 详细释义 窜:逃1653走、乱跑。逃到回东,又窜到西答。到处逃窜。 贬义出 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因那年避乱南奔,被官兵冲散了女儿瑶琴,夫妻两口,凄凄惶惶,东逃西窜,胡乱的过了几年。”近反义词近义词豕突狼奔 落荒而逃反义词束手就擒

描写“逃跑”的成语有哪些?

逃跑[táo pǎ2113o]:为躲避对自己不利的环境或事物而逃离5261。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