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得和举的成语
一举两得
一、2113拼音:[ yī jǔ liǎng dé ]
二、意思:5261做一件事得到两方4102面的好处。
三、出自:《晋书·束1653皙传》:“赐其十年炎复,以慰重迁之情,一举两得,外实内宽。”
四、近义词语:一箭双雕、事半功倍
五、反义词语: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六、造句:
1. 你所干的那件事可是一举两得。
2. 利用废物,既可变废为宝,又可减少空气污染,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3. 封山造林,既能生产木材,又能保持水土,一举两得。
4. 刘老师的博客既能学知识,又能学做人,真是一举两得。
5. 他做好事一举两得,伙伴们知道了,都纷纷跑去做好事。
其中包含举和人的成语有哪些
包含举和人的成语有:2113以言5261举人[yǐ yán jǔ rén] 根据言论来举荐人才。4102惊人之举[jī1653ng rén zhī jǔ] 值得赞叹的,令人惊奇的,好像超出人的能力或努力所达到的事情。人存政举[rén cún zhèng jǔ] 旧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活着的时候,他的政治主张便能贯彻。
带举和国的成语
举国上下
读音jǔ guó2113 shà5261ng xià
解释举:全。指全国上上下4102下的人。
出处梁启超《管子传》1653第六章第一节:“苟且偷惰,习焉成风,举国上下,颓然以暮气充塞之。”
结构偏正式。
用法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
正音“国”不能读作“ɡuǒ”。
近义词举国一致、朝野上下。
反义词四分五裂、一盘散沙。
例句十一届亚运会是我国首次举办的体育盛会,举国上下,都争为亚运会作贡献。
英译the whole nation
不和举的成语
不识抬举 拼音:2113 bù shí tái jǔ 简拼5261: bstj 近义词4102: 不识好歹、不1653受抬举、不中抬举 反义词: 感恩戴德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对人强烈不满 解释: 识:认识,理解;抬举:赞扬,器重。不懂得人家对自己的好意。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4回:“这和尚好不识抬举。” 例子: 这贱人~。(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回) 谒后语: 木偶人坐轿子;丑丫头坐轿;坐轿跌跤;坐花轿哭丧 谜语: 木偶人坐轿
和举有关的成语
百端待举 有很多事情等着要2113兴办。 百废待举5261 许多被搁置的事情等着要兴4102办。 百举百全 每次行动1653都能完成其事,形容事事得心应手,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包举宇内 包举:统括;宇内:天地之间,即天下。并吞天下,占有一切。 飙举电至 飙:疾风、暴风。风起云涌闪电到。形容声势猛烈。 不胜枚举 胜:尽;枚:个。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 不识抬举 识:认识,理解;抬举:赞扬,器重。不懂得人家对自己的好意。 笃近举远 笃:忠实,厚道;举:举荐,选拔。对关系近的厚道,对关系远的举荐,指同等待人。 多此一举 指多余的,没有必要的举动。 纲举目张 纲:鱼网上的总绳;举:提起。把大绳子一提起来,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高蹈远举 意为隐居避世。 高飞远举 举:飞、去。飞得又高又远。比喻前程广大。 管窥筐举 比喻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画眉举案 画眉:指汉张敞为妻画眉毛的故事;举案:指汉朝孟光为夫送饭的故事。比喻夫妻互敬互爱。 举案齐眉 送饭时把托盘肖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举不胜举 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数量很多。 举步生风 形容走路特别快或办事干净利索。 举措不当 措施不得当。 举鼎拔山 能将大鼎举起,能将高山拔动。比喻力大气壮。 举鼎绝膑 绝:折断;膑:胫骨。双手举鼎,折断胫骨。比喻能力小,不能负担重任。
有举和国的成语
举国上下、举国若狂、举国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