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羞见江东父老”出自?
出自《史记·项羽2113本纪》:“於是项王乃欲5261东渡乌江。乌江亭长4102檥船待……项王笑曰:‘天之亡我,1653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楚汉相争时期,项羽率领8000江东子弟组成的部队攻打秦军,他们越战越勇,势力也越来越大。由于项羽刚愎自用,听不进部下的意见,一意孤行,被刘邦的汉军围困在垓下乌江边,四面楚歌,江东子弟死伤无数,项羽感觉没脸见江东父老就拔剑自刎。
扩展资料:
与项羽有关的轶事典故
破釜沉舟
巨鹿之战时,项羽率军渡过漳水后,下令把船全部凿沉,把做饭的器具全部毁坏,只带着三日粮草与秦军作战,项羽士卒因此以必死之心奋勇向前,项羽军因此战斗力得到大幅提升,个个以一挡十,杀的诸侯军人人胆寒,最终,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
四面楚歌
项羽兵败垓下后被刘邦军四面围定,刘邦军在晚上高声唱起了楚地的歌,项羽军听到歌后都非常的伤心,以为刘邦已经平定楚地,项羽军的军心也因此被瓦解。[
霸王别姬
项羽有一美人叫虞姬,常常陪伴项羽左右,但项羽要率领精骑准备突围,不得已作歌与虞姬诀别,虞姬也作歌附和,表必死之心,与项羽泪别。 霸王别姬后又被改编为戏曲、影视、小说、歌曲等文艺作品。
作壁上观
由章邯带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围攻赵国于巨鹿时,赵王派人向各地诸侯求救,虽然各地诸侯都有引兵前来,但是都惧怕秦军的强大,而躲在自军修筑的壁垒里不敢出来,与秦军长久相持,但不能解巨鹿之围。
项羽率领英布、蒲将军等几万楚军主动向秦军发起进攻时,诸侯还是只敢躲在壁垒里观看,直到项羽杀败秦军之后,诸侯才敢从壁垒里出来。 作壁上观现指让自己置身事外,不协助任何一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项羽
镜 花 女 日 闭 月 如 雾 没 美 人 看 里 水 拔 羞 见 云 成语
闭月羞花闭2113: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5261羞惭。形容女子容4102貌美丽。拨云见日拨开乌云见到太阳1653。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镜花水月镜里的花,水里的月。原指诗中灵活而不可捉摸的意境,后比喻虚幻的景象。
见的成语有哪些
见的2113成语有:显而易见、司空见惯、重见天日、拨5261云见日、见死不4102救、视而不见、可见1653一斑、见微知著、捉襟见肘、见异思迁、真知灼见、立竿见影、明心见性、见义勇为、数见不鲜、一见钟情、图穷匕见、各抒己见、囿于成见、远见卓识、层见叠出、推诚相见、相见恨晚、一针见血等等。
一、显而易见[ xiǎn ér yì jiàn ]
解释:形容事情或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楚。
出自:清·李渔《闲情偶寄·结构第一》:“此显而易见之事,从无一人辩之。”(这是很明显的的事情,从来没有一个人去辩驳它。)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分句。
二、司空见惯[ sī kōng jiàn guàn ]
解释: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出自: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刘禹锡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官位很大的李绅对这样的场景已经见得多了,但作为小小的苏州刺史对此情此景却不得不大发感慨。)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
三、重见天日[ chóng jiàn tiān rì ]
解释:重新看到了天和太阳。比喻脱离黑暗,重见光明。
出自:宋·文天祥《文山全集·十三·真州杂赋·序》:“一入真州,忽见中国衣冠,如流浪人乍归故乡,不意重睹天日至此。”(一到真州,突然看到我大明的服饰,如同流浪外乡的人倜然火来故乡,没想到在这里重见光明。)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
四、见死不救[ jiàn sǐ bù jiù ]
解释:看见人家有急难而不去救援。
出自: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你做的今见死不救,羞见这桃园中杀马宰乌牛。”(你们现在看见人家有急难而不去救援,见到这桃园中杀马宰黑牛不惭愧么。)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冷酷无情
五、视而不见[ shì ér bù jiàn ]
解释: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
出自:《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心思不在这里,睁着眼却没看见,耳朵去听去听不见,吃起来也不知道其中的味道。)
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羞三个字的词语
羞三个字的词语:不羞见、含羞草、猿鹤羞、立本羞、羞不打、羞山鸡、羞答答、羞耻[心]、花见羞、遮羞布、雪见羞
有口羞见日爱天中不心数组成成语
不见天日2113bù jiàn tiān rì[释义] 比喻社会黑暗,5261见不到一点光明。[语出] 宋·魏泰4102《东轩笔录》第八卷:“1653福州之人,以为终世不见天日也,岂料端公赐问。”[近义] 暗无天日[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社会黑暗[例句] 俺平生只是性情不好,不肯做那~的勾当,才走到这山穷水尽的地步。(《晚清文学丛钞·童子军·越墙》)心中有数xīn zhōng yǒu shù[释义] 比喻了解实际情况;心里有底。[语出] 冯德英《迎春花》第八章:“春玲要同儒春谈一次;摸摸他的底;心中有数;为她去和老东山交锋做准备。”[正音] 数;不能读作“sù”。[近义] 知己知彼 胸有成竹[反义] 心中无数 一无所知[用法] 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宾语。[结构] 主谓式。[辨析] 见“胸有成竹”(1091页)。爱口识羞ài kǒu shí xiū[释义] 爱:吝惜。指怕羞而难以出口说话[语出]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潘文子契合鸳鸯冢》:“这事关系你终身,肯与不肯,明白说出,莫要爱口识羞,两相耽误。”[近义] 碍口识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