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资讯 > 正文

赵充国的成语 百闻什么一什么成语

赵充国的成语 百闻什么一什么成语

百闻什么一什么成语

百闻不如一见 [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 生词本基本释义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e5a48de588b6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1323639到一次。出 处《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隃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例 句1. 我生平第一次过三峡,那瑰奇的景象令我激动不已,真是~。近反义词近义词耳闻不如目见反义词道听途说典 故汉朝的时候,西边湟水一带,聚居着羌族人,称为西羌。自从汉武帝打败匈奴以后,西羌比较安定。汉宣帝时,朝廷派了官员渠安国去西羌视察。那里的一些部落请求朝廷放宽禁令,但问题没有解决,渠安国就回来了。过了不久,西羌的一些部落联合起来渡过湟水,并派人与匈奴联系。渠安国带了一批人马再去西羌,结果被西羌打得大败。再派谁去呢?宣帝派人向老将军赵充国请教。赵充国说:”我去最合适了。”宣帝又派人问赵充国:”皇上请将军估计一下西羌的情况,他们的实力如何,该派去多少人马?”赵充国说:”百闻不如一见。对方军事上的情况如何,在后方很难准确地估计,还是让我上前方了解了解再来制定策略吧!”赵充国到了西羌,先认真了解情况,又采取了分化瓦解的办法,团结了大多数西羌人,终于使西羌安定下来。赵充国说的”百闻不如一见”后来就成了谚语。它的意思是听到一百次,也不如亲自去看一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凡事要调查研究才能下结论。百科释义百闻不如一见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汉书·赵充国传》,指听别人说多少遍,也不如自己亲自看一下。表示听得再多也不如亲见可靠。 查看百科英文翻译To see it to believe.

百闻不如一见 成语

百闻不如一见是成语成语故事  汉朝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61323661的时候,西边湟水一带,聚居着羌族人,称为西羌.自从汉武帝打败匈奴以后,西羌比较安定.汉宣帝时,朝廷派了官员渠安国去西羌视察.那里的一些部落请求朝廷放宽禁令,但问题没有解决,渠安国就回来了.   过了不久,西羌的一些部落联合起来渡过湟水,并派人与匈奴联系.渠安国带了一批人马再去西羌,结果被西羌打得大败.   再派谁去呢?宣帝召集群巨商议,询问谁愿领兵前去拒敌.76岁的老将军赵充国说:“我去最合适了.”   宣帝又派人问赵充国:“皇上请将军估计一下西羌的情况,他们的实力如何,该派去多少人马?”   赵充国说:“百闻不如一见.对方军事上的情况如何,在后方很难准确地估计,还是让我上前方了解了解再来制定策略吧!”   后来,赵充国来到了西北的金城郡(今甘肃兰州和青海西宁一带),实地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渡过黄河,侦察羌人地区形势.又从俘虏口中问明羌兵各部首领之间的关系等情况,于是定出了驻兵屯守的计划.主张对羌人不进行攻剿而采取分化瓦解,争取和好的政策,叫做“全师、保胜、安边之策”.   赵充国就这样奏报了汉宣帝.但汉宣帝听了朝中大臣的相反意见,仍然主张硬打,下令进兵.赵充国不同意,一再分析实际情况,据理力争,说明不出兵而“留屯田,得十二便;出兵,失十二利”.   赵充国反复奏报,宣帝和大臣们反复讨论,赞成赵充国的人逐渐由原先的十分之三增至十分之五,最后达到十分之八,赵充国的方案通过了,实行以后,果然效果很好,不久,朝廷就派兵平定了羌人的侵扰,安定了西北边疆.赵充国说的"百闻不如一见"后来就成了谚语和成语.它的意思是听到一百次,也不如亲自去看一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凡事要调查研究才能下结论.

形容兵器的成语有哪些

志在沛公 悬剑空垄 学书不成暗箭明枪 唇枪舌剑 单枪独马 单枪匹马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63366166 弹雨枪林 刀枪剑戟 刀枪入库 荷枪实弹 横枪跃马 夹枪带棒 夹枪带棍 临阵磨枪 明枪暗箭 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明枪容易躲,暗箭最难防 明枪易躲,红刀子出 宝刀不老 宝刀未老 操刀必割 操刀伤锦 操刀制锦 持刀动杖 抽刀断水 大刀阔斧 大马金刀 代人捉刀 单刀赴会 单刀直入 刀耕火耨 刀耕火耘 刀耕火种 刀光剑影 刀光血影 刀过竹解 刀锯鼎镬 刀锯斧钺 刀枪剑戟 刀枪入库 刀山火海 刀山剑树 刀头剑首 刀头舔蜜 刀头燕尾 刀下留人 刀俎余生 鼎镬刀锯 短刀直入 二把刀 放下屠刀,暗箭难防 南金东箭 驽箭离弦 弩下逃箭 如箭在弦 似箭在弦 万箭穿心 万箭攒心 一箭上垛 一箭双雕 一箭之地 一箭之遥 移的就箭 折箭为誓 拔刀相向 拔刀相助 白刀子进,意在沛公 项庄舞剑,暗箭难防 明枪容易躲,立地成佛 风刀霜剑 封刀挂剑 割鸡焉用牛刀 弓折刀尽 横刀揭斧 横刀跃马 火海刀山 火耨刀耕 剑树刀山 借刀杀人 快刀斩乱麻 快刀斩乱丝 快刀斩麻 利傍倚刀 两肋插刀 两面三刀 临阵磨刀 柳树上着刀,暗箭最难防 明枪易躲,我为鱼肉 杀鸡焉用牛刀 善刀而藏 收刀检卦 吞刀刮肠 吞刀吐火 舞刀跃马 笑里藏刀 心如刀锉 心如刀锉 心如刀割 心如刀绞 心如刀搅 心如刀锯 靴刀誓死 一刀两段 一刀两断 一刀切 真刀真枪 锥刀之利 锥刀之末 捉刀代笔 案剑瞋目 拔剑论功 驰马试剑 齿剑如归 唇枪舌剑 弹剑作歌 刀光剑影 刀枪剑戟 刀山剑树 刀头剑首 风刀霜剑 封刀挂剑 故剑情深 挥剑成河 剑拔弩张 剑胆琴心 剑及屦及 剑及履及 剑戟森森 剑气箫心 剑首一吷 剑树刀山 剑态箫心 剑头一吷 解剑拜仇 借剑杀人 屦及剑及 刻舟求剑 口蜜腹剑 买犁卖剑 买牛卖剑 卖剑买犊 卖剑买牛 卖剑买琴 弩张剑拔 盘水加剑 批鳞请剑 飘零书剑 弃书捐剑 契船求剑 牵鬼上剑 琴剑飘零 琴心剑胆 刃树剑山 上方宝剑 舌剑唇枪 深情故剑 十年磨剑 松枝挂剑 帷灯箧剑 帷灯匣剑 匣剑帷灯 项庄舞剑 项庄舞剑,桑树上出血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买犊卖刀 卖刀买犊 卖犊买刀 磨刀不误砍柴工 磨刀擦枪 磨刀霍霍 拿刀动杖 拿刀弄杖 牛刀割鸡 牛刀小试 驽马铅刀 千刀万剁 千刀万剐 铅刀一割 倩人捉刀 枪林刀树 枪声刀影 鞘里藏刀 人为刀俎,志在沛公 项庄之剑,暗箭难防 磨刀擦枪 鸟枪换炮 鸟枪换炮 匹马单枪 枪林弹雨 枪林刀树 枪声刀影 枪烟炮雨 枪烟炮雨 舌剑唇枪 铁面枪牙 虚晃一枪 银样蜡枪头 银样镴枪头 真刀真枪 真枪实弹 吹弹得破 吹弹歌舞 吹竹弹丝 弹冠结绶 弹冠相庆 弹冠振衿 弹冠振衣 弹铗无鱼 弹剑作歌 弹斤估两 弹尽粮绝 弹尽援绝 弹空说嘴 弹丝品竹 弹丸黑志 弹丸黑子 弹丸脱手 弹丸之地 弹无虚发 弹雨枪林 弹指之间 跌弹斑鸠 对牛弹琴 冯驩弹铗 冯生弹铗 贡禹弹冠 古调不弹 古调单弹 荷枪实弹 击石弹丝 见弹求鹗 见弹求鸮 旧调重弹 老调重弹 乱弹琴 明珠弹雀 牛听弹琴 弄竹弹丝 品竹弹丝 千载一弹 枪林弹雨 隋珠弹雀 随珠弹雀 糖衣炮弹 脱手弹丸 王贡弹冠 硝云弹雨 一弹指顷 以珠弹雀 龈齿弹舌 真枪实弹 暗箭明枪 暗箭难防 暗箭伤人 暗箭中人 草船借箭 东箭南金 东南竹箭 放冷箭 光阴如箭 光阴似箭 归心如箭 归心似箭 箭拔弩张 箭不虚发 箭穿雁嘴 箭在弦上 开弓不放箭 乱箭攒心 明枪暗箭 明枪好躲

含一的成语及解释

安于一隅ān yù yī yù成语解释:隅:角落。安心在某一个角落。形容苟安一角,不求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1316564进取。成语出处:宋·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二书》:“臣恭惟皇帝陛下厉志复仇,不肯即安于一隅,是有功于社稷也。”百闻不如一见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成语解释: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成语出处:《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遥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例  句:从前画师所绘的狮子形,统是全身有毛,我观现在这狮子并不是这么样子,所以百闻不如一见。(《慈禧太后演义》第三十六回)百不失一bǎi bù shī yī成语解释:一百次中无一次失误。表示射箭或打枪命中率高,或做事有充分把握。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须颂》:“从门应庭,听堂室之言,什而失九,如升堂窥室,百不失一。”例  句:他把算子一动,便晓得这人姓名,穷通寿夭,百不失一。(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七)并为一谈bìng wéi yī tán成语解释: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成语出处:唐·韩愈《平淮西碑》:“万口和附,并为一谈。”不管三七二十一bù guǎn sān qī èr shí yī成语解释: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二:“若三日没有银时,老身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公子不公子,一顿孤拐,打那光棍出去。”不可一世bù kě yī shì成语解释:一世:一时。认为当代的人都不行。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极点。成语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卷一五:“荆公少年,不可一世。”例  句:盖兴会飙举,不可一世矣。(柳亚子《燕子龛遗诗序》)背城借一bèi chéng jiè yī成语解释:背:背向;借:凭借;一:一战。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成语出处:《左传·成公二年》:“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例  句:合家细弱,依栖于此,屡被封家女子,横见摧残,今欲背城借一,烦君属檄草耳。(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绛妃》)百无一能bǎi wú yī néng成语解释:什么都不会做。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二回:“宋江道:‘我自百无一能,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高人一等gāo rén yī děng成语解释:高过一般人。成语出处:《礼记·檀弓上》:“献子加于人一等矣。”例  句:他常常自以为高人一等,实际上很平庸。傲睨一世ào nì yī shì成语解释:睨:斜视。高傲地旁观,对当代的一切都不看在眼里。形容傲慢自负,目空一切。成语出处:《宋史·沈辽传》:“辽字睿达,幼挺拔不群,长而好学尚友,傲睨一世。”宋·高斯得《耻堂存稿·留赵给事奏札》:“但其再来,遂负虚骄之气,傲睨一世,自以人莫能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bǎi chǐ gān tóu,gèng jìn yī bù成语解释: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例  句:故聊复言之,恐或可以少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之势也。(宋·朱熹《答巩仲至书》)百星不如一月bǎi xīng bù rú yī yuè成语解释: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质优。成语出处:《淮南子·说林训》:“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十牖之开,不如一户之明。”不堪一击bù kān yī jī成语解释:不堪:经不起。形容力量薄弱,经不起一击。也形容论点不严密,经不起反驳。例  句:这篇文章论点不严密,不堪一击。背城一战bèi chéng yī zhàn成语解释: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成语出处:《左传·成公二年》:“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例  句:他皱着眉头问道:“可是我们怎么背城一战呢?”(茅盾《子夜》十八)一尘不染yī chén bù rǎn成语解释: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成语出处:唐·释道世《法苑珠林》:“若菩萨在乾土山中经行,土不著足,随岚风来,吹破土山,令散为尘,乃至一尘不著佛身。”宋·张耒《腊月小雪后圃梅开》:“一尘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风露身。”例  句:特别是夏季,绿树红楼,一尘不染。(臧克家《老舍永在》)彼一时,此一时bǐ yī shí,cǐ yī shí成语解释: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成语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例  句:彼一时,此一时。他如今在天上,我得收拾门下,免死沟壑,便为万幸了,还敢妄言甚么。(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毕其功于一役bì qí gōng yú yī yì成语解释: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例  句: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不值一钱bù zhí yī qián成语解释:比喻毫无价值。成语出处:《史记·魏其安侯列传》:“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例  句:此两公俱以直臣起家致大位,晚途遭诟,不值一钱,宪体至是扫地矣。(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御史大夫被论》)别具一格bié jù yī gé成语解释:别:另外。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成语出处:清·吕留良《与施愚山书》:“咏见赠诗,风力又别具一格。”例  句:这个画家的人物画拙中见巧,别具一格。百不一存bǎi bù yī cún成语解释:一百个里面没有留下一个。表示丧失殆尽。成语出处:《南史·蔡廓传附蔡兴宗》:“时士庶危惧,衣冠咸欲远徙,后皆流离外难,百不一存。”更进一竿gèng jìn yī gān成语解释:更:再,又;竿:竹竿。又前进了一步。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一鳞半甲yī lín bàn jiǎ成语解释: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成语出处: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说一不二shuō yī bù èr成语解释: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形容说话算数。成语出处:清·张春帆《宦海》第四回:“这个时候的邵孝廉,就是个小小的制台一般,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庄制军没有一回驳过他的。”例  句:穷苦人们起来,在村里说一不二!(梁斌《红旗谱》十八)百无一用bǎi wú yī yòng成语解释: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形容毫无用处。成语出处:清·黄景仁《杂感》:“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不经一事,不长一智bù jīng yī shì,bù zhǎng yī zhì成语解释:智:智慧,见识。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例  句:俗语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我如今知道了,你又该来支问着我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回)不拘一格bù jū yī gé成语解释:拘:限制;格:规格,方式。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成语出处:清·龚自珍《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例  句:不但体裁,风格,题材,表现手法可以鼓励勇于创新,甚至连主题,也可以是不拘一格的。(秦牧《“果王”的美号》)

表示大胆的成语

拔山盖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61323465世 盖世:超越天下人,世上第一。力能拔掉大山,形容力大勇猛,当代无比。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不避斧钺 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出处:《汉书·赵充国传》:“愚臣伏计孰甚,不敢避斧钺之诛,昧死陈愚,唯陛下省察。” 大胆包身 指胆量极大。 出处: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四折:“关云长雄略盖世,赵子龙大胆包身。” 胆大于身 犹言胆大如斗。指无所忌惮。 出处:语出《旧唐书·李昭德传》载丘愔劾奏李昭德语:“臣观其胆,乃大于身,鼻息所冲,上拂云汉。” 尔雅温文 尔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 出处: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生得眉清目秀,尔雅温文,且又性情蕴藉,聪颖过人。” 龙头锯角 比喻大胆冒险。 万夫莫当 形容非常勇敢。同“万夫不当之勇”。 出处:《东周列国志》第七三回:“吾闻公子庆忌,筋骨如铁,万夫莫当。” 温文尔雅 温文:态度温和,有礼貌;尔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陈锡九》:“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 无所畏惧 畏惧:害怕。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 出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了达到建设新中国的目的,对于什么困难我们共产党人也是无所畏惧。” 熊心豹胆 比喻非常胆大。 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三折:“老元帅!我有熊心豹胆,怎敢掩藏着赵氏孤儿。” 血性男儿 指刚强正直,勇敢热情的男子汉。 出处:明·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六回:“你小姐乃是闺阁中的须眉男子,我铁挺生也是个血性男儿。” 一往直前 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同“一往无前”。 出处:陶成章《浙案纪略》第四章第二节:“其行事也,常鼓一往直前之气,而不虑其他。” 一以当百 一人抵过百人。极言勇猛。 出处:清·李渔《比目鱼》第十四回:“楚玉也自领全军杀将前去。及至两不相对,真个人强马壮,一以当百。杀得那些山贼,抱头而窜。” 艺高胆大 形容大胆的手法来自高超的技艺。 勇冠三军 冠:位居第一;三军:军队的统称。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 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 勇猛果敢 形容处事勇敢决断。 出处:《汉书·翟方进传》:“勇猛果敢,处事不疑。” 勇往直前 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出处:宋·朱熹《朱子全书·道统一·周子书》:“不顾旁人是非,不计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说出人不敢说的道理。” 一身都是胆 极言胆大勇敢。 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云别传》:“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万夫不当之勇 当:抵挡。一万个人也抵挡不住。形容非常勇敢。 出处:元·施君美《幽闺记·罔害璠良》:“此子六韬三略皆能,有万夫不当之勇。”

百闻什么什么成语

百闻不如一见。

1、意思:

听到一百次也不如见到一次,表示多听不如亲眼见的可靠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3656635。

2、出处:

《慈禧太后演义》第三十六回:从前画师所绘的狮子形,统是全身有毛,我观这狮子并不是这么样子,所以百闻不如一见。

3、近义词:

耳听为虚:

意思:听来的传闻是靠不住的,亲眼看到才算是真实的。谓亲眼看见的比听说的要真实可靠。

出处: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五:“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听人说的靠不住。”

扩展资料:

百闻不如一见典故:

汉朝的时候,西边湟水一带,聚居着羌族人。自从汉武帝打败匈奴以后,西羌比较安定。汉宣帝时,朝廷派了官员渠安国去西羌视察。那里的一些部落请求朝廷放宽禁令,但问题没有解决,渠安国就回来了。 过了不久,西羌的一些部落联合起来渡过湟水,并派人与匈奴联系。

渠安国带了一批人马再去西羌,结果被西羌打得大败。 再派谁去呢?宣帝派人向老将军赵充国请教。赵充国说:”我去最合适了。”宣帝又派人问赵充国:“皇上请将军估计一下西羌的情况,他们的实力如何,该派去多少人马?”

赵充国说:”百闻不如一见。对方军事上的情况如何,在后方很难准确地估计,还是让我上前方了解了解再来制定策略吧!”赵充国到了西羌,先认真了解情况,又采取了分化瓦解的办法,团结了大多数西羌人,终于使西羌安定下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